新闻热点

香港四度出手为港元"灭火" 担心热钱催生泡沫 @ 2012-10-25T15: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热钱 金管局 资金 港元 香港 流入
概念:香港10月25日 , 金管局144亿港元
热钱持续流入,港汇再度触及7.75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继上周六买入超过6亿美元、沽出等值港元后,于昨天的重阳节假期,亦先后两次买美元沽港元,相关金额约相当于66.12亿港元,以稳定港元汇价。有
港元汇率近日上升也显示有热钱流入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3年来首度大举卖港元,买美元,以维持港元汇价。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从多家香港本地银行数据来看,市场对于港元的需求有上升迹象,但目前仍不能确定。目前香港本地银行整体持有港元资产总量有下降趋势,而外汇资产总量有所上升,这可能反映出客户对港元的需求有所上升。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周绍基) 热钱涌港,港元持续强势,金管局昨再两度出手入市,于市场合共沽出超出66.2亿港元,买入等值美元以稳定港元,令本周四银行体系结余将增至1,599亿港元。连同上周六入市,金管局已三度向银行体系注入过百亿元资金,但港元汇价仍强势,兑美元贴近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表示,会继续密切留意市况发展,并按照货币发行局的运作机制维持港汇稳定。市场人士指,QE3(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效应下,金管局还会继续入市,但相信总体规模及不上当年的QE1。
港汇就算没有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也绝不代表没有热钱流入,只是未需要到金管局出手阻止港元上升而已。事实上,金管局的数据早已显示资金加快流入,港元货币基础在九月底,按月增加九十五亿元,尤其在联储局宣布加码放水后起计至月底,趋势更明显,达七十亿元,两个数字均比今年其他月份要强。如果还说QE3没有导致资金涌港,便是罔顾事实。
金管局指出,目前港元市场稳定有序,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与欧洲市场略为回稳,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资金流入区内货币和股市有关,其他亚洲货币亦同样面对上升压力。由于短期港元银行同业拆息接近零,因此银行体系总结余进一步增加,对银行同业拆息应不会有实质影响。金管局会继续密切留意市况发展,并按照货币发行局的运作机制,维持港元汇率稳定。
【明报专讯】游资涌港来势汹汹,外围资金于重阳节假期两度触及联系汇率下的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要向市场接盘,买入美元沽出共达66亿港元,连同上周末在纽约沽出的46.7亿元,两个交易日已共沽出近113亿港元。但金管局入市后,港元继续贴近7.75水平,尽管昨晚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早段跌近200点,也未动摇港元强势,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金管局仍有可能入市接盘。
23日,香港金管局一天之内先后动用39.14亿港元、27.12亿港元买入美元以稳定港元汇价。加上20日的入市措施,四天之内香港金管局已累计动用近113亿港元买入美元稳定港元汇价。目前稳定港元汇价的最大压力显然来自于暗流涌动的海外热钱。由于热钱因素的不确定性,港元汇价后续仍面临不小的压力。
美国 QE3 效应及中国经济回暖带动,在炒人民币升值下,资金持续涌港推高港汇,促使香港金管局 4 日内 3 度入市“买美元沽港元”以维持港元稳定,昨 (23) 日更 2 度入市干预, 3 度入市涉及近 113 亿港元。市场人士指,在环球多国相继“印银纸”资金泛滥下,资金寻求出路,料港汇会一再被推高,金管局或须再度入市干预以维持港元稳定。
(综合报道)全球资金泛滥,涌去新兴经济体,热钱重临香港,金融管理局三年来首度大手买入美元来稳定港元汇价。有关方面除了要做好资产和物价上涨的防范对应,还要设法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作长綫投资。
美国月前敲定推出QE3,引动热钱流窜,港汇也反覆转强,上周六终于触及1美元兑7.75港元强方兑换保证,导致金管局出手干预。
    【香港商报讯】记者陈海潮、关据钧、周伟立报道:被形容为大印银纸的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作祟!环球量化宽松效应,令热钱大量流入本港,逼使金管局3年来再度入市作出干预,大手沽港元、买美元,维持港元汇价。金管局昨日表示,在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即1美元兑7.75港元,买入6.03亿美元(相当于46亿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下周三(10月24日)相应增至1533亿港元。银行界人士指出,热钱近日流入情况明显,主要跟QE3后新资金增加,而市场憧憬内地经济见底,以及人民币加快升值,令港元近两周来需求大增。
港元持续强势,据彭博资料显示,于上周五凌晨纽约交易时段,一度高见7.7498,截至20日纽约时段收市报7.7501。自1983年以来,金管局为稳定港元,将港元汇率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之后至05年5月18日将港元兑美元浮动空间限于1美元兑7.75至7.85港元,并将7.75水平名为“强方兑换保证”,7.85水平命名为“弱方兑换保证”。若超出浮动空间则会通过买卖货币干预汇价。因此,是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意味着有外来资金流入香港,对港元需求增加,刺激港元升值,迫使金管局沽出港元而买入美元,以稳定港元汇率。
2005年以来,国际热钱先后五次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在表现形式上均为港元汇率升值并触及7.75、香港股市及楼市等港元资产显着上行,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预汇市,注入港元流动性。若进一步探寻这几次热钱流入的动因,会发现其不尽相同。如果说2007年港元因香港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升温及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受到追捧还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港元强势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在全球避险情绪陡升的背景下,港府推出的100%存款保证措施,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避险资金持有和购入港元的信心,港元被看作避险资产而受到追捧。在随后的2009年及2010年,美联储QE1及QE2的相继推出,导致国际热钱两度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2009年港元汇率于7.75水平持续徘徊逾8个月之久,而2010年港元仅是瞬间触碰该水平,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时间点中美两国的经济与政策环境大相径庭。
【东方日报专讯】欧美央行九月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措施后,引起新兴市场关注的热钱流窜,终于杀入香港。金管局上周六香港时间凌晨在纽约市场,按联汇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即一美元兑七点七五港元)“硬食”逾六亿美元沽盘,相当于约四十六亿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是金管局近三年来首度开斋的干预行动。
多位交易员均指,港汇强势主要反映资金流入。然而,阮国恒表示,暂未见热钱持续流入本港的趋势,但见市场对港元需求轻微增加,而银行持有的港元资产总量微跌,显示银行有可能将港元卖给客户,同时九月底至十月上旬银行体系的港元存款总量增加○点六八个百分点,均反映港元需求上升,该局会继续密切监测资金流入情况。
金管局上周六承接6.03亿美元(约46.7亿港元)力撑港元强方兑换保证后,一如预期在周二再硬接大型美元沽盘,金管局公布两度入市向市场买入共8.55亿美元,即变相向本港银行体系,注入约66亿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令明天(周四)本港银行体系户口结余增加至1,599亿港元。即使过去几天金管局已合共注入逾百亿港元,但未阻港元强势,美电兑港元仍企于7.7498水平。以3年前大量热钱涌入港元的经验来看,金管局买美元沽港元的“注资”操作仍会持续,原因是美资热钱正涌入,近日逾14亿美元的规模不算大。
受追捧的4只中港ETF分别为安硕A50、富时中国25指数ETF、ISHARES MSCI香港ETF以及ISHARES MSCI中国ETF。彭博数据显示,安硕A50在10月份累计吸引资金12.94亿港元,其余3只在美国上市的中港ETF亦成为热钱追捧对象。其中,追踪香港上市中资股的富时中国25指数ETF最具吸金能力,自10月10日起,连续9个交易日获资金认购,共涉资67亿港元;而ISHARES MSCI香港ETF及ISHARES MSCI中国ETF也共获36亿港元购入。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四度向市场注资买入美元沽出港元,合计注资总额高达143.61亿港元,这与流入中资概念股的ETF总金额116亿港元仅有约27亿港元的差距。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