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全球央行行长将聚焦LIBOR是否有必要废除 @ 2012-07-19T11: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LIBOR 银行
概念: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利率
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丑闻一案,令一些市场人士开始反思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机制。市场人士指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在利率市场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LIBOR一样,SHIBOR也是由各银行报价形成,未来形成机制或需进一步完善。
最早被揭露出来的,是巴克莱银行的某些交易员,通过压低日元LIBOR的报价,让自营部门能以更低融资成本进行高杠杆倍数的日元利差交易。因为LIBOR形成的机制,是要英国银行家协会选取一批银行,那么这些交易员为了控制利率,需要事先了解各家银行的拆出利率,然后通过银行家协会把他们不希望选进去的银行剔除出去,这样就保证了最后计算出来的LIBOR和他们希望的保持一致。
巴克莱被指于2005至2009年操纵LIBOR,上月被英美两国监管机构罚款4.5亿美元(约34.9亿港元),但巴克莱员工不会因此逍遥法外。刑事及民事调查方向将集中于银行订出LIBOR的准则。美国一些城市、州份及市政府因银行操纵LIBOR蒙受损失,当中部分已入禀法院要求赔偿。
    英国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利率丑闻近日持续发酵。据报道,英国财政部高层9日透露,已有10至14家银行卷入这一丑闻。为保护储户利益不在投资银行交易中受损,英国议会9日呼吁政府立法,将综合性银行(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与零售业务分离。此前,美国政界在追究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原因时,也曾呼吁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即恢复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此呼声至今未止。在金融业丑闻迭出的情况下,欧美银行业混业经营40余年后,分业经营理念被迫重新浮出水面实属无奈,但却势在必行。
美国司法部正打算对那些卷入操纵利率丑闻的金融机构与员工提起刑事诉讼,目前调查重点集中在银行如何操纵 LIBOR,而巴克莱已经被罚款 4.5 亿美元,旗下交易员可能会被逮捕。
彭博资讯报导,各国主管机构调查银行业是否共谋操控伦敦银行同业拆款利率(LIBOR),英国和美国的主管官员发现,巴克莱“有组织地”的设法操控LIBOR与欧元银行同业拆款利率获利,艾吉亚士成为因本案下台的最高阶人事;65岁的艾吉亚士2007年1月起担任巴克莱董事长。
美英监管者6月27日曝光巴克莱曾在2005-2009年期间试图操纵和虚假汇报LIBOR和欧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EURIBOR),巴克莱因此被罚款约4.52亿美元。
巴克莱上月已同意就涉嫌操纵LIBOR案,支付英、美监管机构4.53亿美元罚款。但目前未有迹象显示巴克莱涉嫌操纵EIBOR。
英国银行集团巴克莱上个月底坦承操控 LIBOR,与美国及英国金管当局达成民事和解,缴付 4.53 亿美元罚金。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声明中给出了明确的判词:巴克莱银行的交易员试图操纵和虚假汇报这两项基准利率,以便在衍生品交易方面或者增加利润或者降低损失,这种行为频繁且普遍。此外,巴克莱银行的交易员还劝说其他银行一同操纵这两项基准利率。声明还说,在2007年8月至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在巴克莱资本高层授意下,这家银行常常人为汇报较低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此保护银行声誉,抑制市场和媒体对巴克莱银行金融状况的负面评价。
巴克莱甫于周三同意向英美监管机构,支付4.53 亿美元和解金,解决被控操纵LIBOR (伦敦银行同业美元拆借利率) 的诉讼;其余银行也都面临类似指控。
(中央社台北3日电)因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款利率(LIBOR)而遭重罚的巴克莱集团(BARCLAYS)正面临压力,得寻找1名外部人选,让这家英国第2大银行和刚辞职的执行长戴蒙切割关系。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