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巴克莱操作LIBOR丑闻发酵 利率形成机制引反思 @ 2012-07-05T1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巴克莱 丑闻
概念:英国巴克莱银行 , 巴克莱操纵LIBOR丑闻
丑闻遭揭发后,巴克莱被重罚2.9亿英镑(约35.2亿港元),下议院特别财政委员会已要求阿吉厄斯及戴蒙德出席本周的听证会,就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答辩。英国金融管理局(FSA)透露,巴克莱并非唯一涉案银行,英国《金融时报》更引述美国司法部声明指,戴蒙德2008年10月曾与英伦银行副行长塔克商讨利率问题,令巴克莱旗下经理“误以为”拥有特权提出较低的LIBOR。有传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调查14名巴克莱交易员。
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丑闻一案,令一些市场人士开始反思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机制。市场人士指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在利率市场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LIBOR一样,SHIBOR也是由各银行报价形成,未来形成机制或需进一步完善。
就在巴克莱高层纷纷辞职的同时,丑闻风向丕变,可能出现巴克莱与英国央行及财政部官员相互推卸责任的场面。巴克莱3日公布的文件显示,2008年在英国政府的施压下,塔克暗示巴克莱可以低报用来计算伦敦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 )的借款利率。
    据了解,在巴克莱被曝操纵和虚假汇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及欧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EURIBOR)后,博达文随即声明他与另外三名高管决定放弃今年的年度奖金,但表示不会辞职。不过,由于丑闻发生在博达文曾经掌管的巴克莱投资银行部门,因此议员和大股东等纷纷要求博达文辞职。
上周,英国巴克莱银行被曝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欧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EURIBOR),导致董事长马库斯·阿吉厄斯2日引咎辞职,英国政府宣布介入调查。这一事件会否进一步发酵,会否引发英国金融业改革,外界对此存在诸多猜测。
巴克莱同意支付巨款,摆平操控利率丑闻后,60年岁的戴蒙,与巴克莱3名高层已自愿放弃今年红利奖金,以示负责。这3名主管分别是营运长密斯那(JERRYDEL MISSIER)、财务总监鲁卡斯(CHRIS LUCAS)与投资银行主管芮西(RICH RICCI)。
英国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执行长戴蒙今天因利率操纵丑闻辞职下台,他也成为因丑闻落马的最受瞩目人物。巴克莱董事长艾吉亚士已于昨天请辞。
此前,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发现英国巴克莱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交易员试图操纵和隐瞒伦敦及欧洲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就此对巴克莱银行采取了罚款2.9亿英镑的措施。
英国第二大银行巴克莱集团7月2日宣布,集团董事长马库斯.阿吉厄斯将辞去职务,正式辞职日期为继任者公布之日。分析人士称,来自政治和投资者的压力导致巴克莱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丑闻进入责任“清算”阶段。
巴克莱上周因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款利率(LIBOR)被处以2亿9000万英镑(4亿5500万美元)破纪录重罚。LIBOR是逾360兆美元证券采用的基准利率。博达文1997年至2010年间担任巴克莱投资银行执行长,监督负责提报LIBOR的部门。
英国的大型银行巴克莱这一个礼拜以来饱受其操纵LIBOR(伦敦同业拆放利率)丑闻缠身。巴克莱执行长BOB DIAMOND为此辞职下台,而丑闻的风波似乎也开始蔓延至其他的银行。但是LIBOR到底是什么?还有,这整场风波究竟是怎么回事?
英国巴克莱银行主席阿吉斯,就操纵利率丑闻,引咎辞职。英国国会会就事件召开听证会。英国监管部门暗示,可能会有更多金融机构,会因为操纵利率丑闻被罚。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