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中国景区票价节前抢涨 @ 2012-05-01T1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景区 门票 票价
概念:大陆五一 , 旅游景区门票涨价
景区门票价格“逢节必涨”,已经成为难以治愈的痼疾。原因有很多,目前民众诟责较多的是“三年禁期”成了“涨价周期”。另外,景区运营维护成本上升也是一个原因。综合来看,景区门票涨价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附着于景区之上的各种利益化机制。
省旅游协会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过去6年的调整,已使我国世界遗产类景区门票的价格整体调高了65%,如张家界从158元调到248元,莫高窟从80元调到160元,黄山从130元调到230元。“景区属于一种准公共物品,国外许多景区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而我们实在高出太多。虽然景区也有通胀压力,但门票总体已偏离公益属性,超出了多数民众的承受能力。这显然会损伤民众的旅游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王 颖 周静文)
当初,发改委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景区门票价格过快上涨,现在看来,这恐怕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样的规定只能防止3年票价不涨,3年一过票价就可以涨了,而且在3年后一些地方可以选择大涨,把以前没有涨价带来的“损失”捞回头,所以很多地方在3年后都是大幅度的涨价,有的涨幅高达60%,有人称之为这样的涨价是“报复性”涨价。
当中国国内一些景区门票跨入“三百元时代”,专家呼吁走出“门票经济”怪圈、真正实现“旅游经济”时,让我们看看一些世界着名景点的票价水平如何?旅游大国在制定票价时有怎样的考量?
其实国家发改委推行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限制性政策以及公益性景区的涨价听证制度都是对公众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但听证制度在操作中往往是“只听不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实际落入“三年必涨”怪圈既有事实清晰表明一旦旅游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达成利益结盟社会舆论对景区涨价行为的影响几无实效。这就是为什么舆论连连喊打门票却节节上涨。
客观而言,发改委规定景区票价3年的调整期,本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而现在“3年解禁”似乎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有业内人士总结为景区票价“3年必涨”。真有非涨不可的理由吗?景区们及其代言者振振有辞:景区维护经费加码再加之有通货膨胀压力,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地主家也没余粮啊,门票怎能不涨?另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客似云来景区不堪重负,涨价控制人流。亦有A景区眼见同级的B景区涨价,醋意难平而跟涨。
如果旅游景区票价“三年必涨”,而很多服务设施很难跟上,势必会对我国旅游产业造成长远伤害。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这个三年调整期,本意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而现在似乎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由于景区运营维护成本上升等原因,票价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除了成本上升之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景区之间攀比涨价等,也是造成“三年必涨”的重要原因。
曾几何时,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拉动内需,国内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景点,纷纷推出发放免费旅游消费券、一卡通无限次游览、减免票价等系列优惠促销活动,但旅游价格叫涨的声音也掺杂其中。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景区门票每年竞相涨价,几乎都是由一些着名景区涨价引发。在每年“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之前,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因为,新一轮旅游景区门票涨价风或许即将刮起。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