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养老金入市 亟待透明操作 @ 2012-03-23T2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养老金入市
概念:广东养老金入市 , 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
的确,近来有关“养老金入市有利于培育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带动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的言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专家表示“养老金入市将开启中国股市的黄金十年”。在股民看来,这类言论很大程度影响到老百姓对于“养老金入市”的判断。
养老金入市一直难逃“救市”诓论,在很多人看来,将中国大陆百姓的“养命钱”投入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尽管收益前景值得期待,但更可能“血本无归”万劫不复。如今,广东养老金首当入市“试水”,堪称全国“表率”。但最后收益究竟如何,仍需“试目以待”。
由此可见,股市想要吸引养老金入市,还需先练内功。(记者武彩霞赵瑞希)
此次的地方养老金入市,并非将它完全投入到股市,只有部分资金进入股市。虽然投资股市是国际通例,但由于国内股市不规范,国际通例到了中国就得因地制宜。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数据显示,在2001年~2011年的11年里,全国社保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847亿元,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样的收益应当不错。广东地方社保资金也是交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打理,能否维持过去的收益,尚须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种尝试都是必要的。
【社保基金称养老金入市系误读】
对于市场憧憬的养老金入市问题,我想这个事情应该有个过程。从美国的实践经验看,一个庞大的养老金入市计划从提出到正式进场,花了五六年时间,我们所花费的时间也不会短。现在,我们刚提出计划半年时间,面对一大把问题,相信没那么简单就能搞定。所以,对于养老金入市咱们还是要冷静一点,多看少动。
养老金入市的是是非非
养老金入市宜早不宜迟
复华大中华中小策略基金经理人余文耀表示,近期大陆经济基本面与资金面偏弱,使得大中华股市呈现高档休息状况,但由于全球股市持续上升、欧债风险趋缓,使得投资人对于未来形势好转的信心不减,加上大陆政策态度积极,近日养老金入市计画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并可望带动大中华股市投资动能。以目前大陆国企职工养老金结余约人民币1.9兆元,而养老金入市的比例很可能参照企业年金的相关办法,也就是投资股市上限可达30%,推算最多将有人民币5,800亿元资金可望入市。
李迅雷:如果纯粹从学者的角度而言,养老金入市应该是合适的。首先,虽然是保命钱,但不通过资本运作难以实现保值增值。中国养老金最大规模只有3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7%,而美国养老金规模非常大,大概超过18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0%,美国养老金能够达到如此规模主要还是通过资本运作。其次,目前A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点,有很多估值偏低、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资。所以,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就应该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介入,而不是在市场高涨的时候介入。从上述两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养老金都应该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去。
");} ELSE {RANDOMSTR = NEW STRING (MATH.RANDOM());RANDOMSTR = RANDOMSTR.SUBSTRING(1,8);DOCUMENT.WRITE ("");} "); 中国股市收盘基本持平,地方养老金入市提振作用有限
对养老金入市这个问题的争论,正方观点是以美国股市为参照的,如果我们的股市也能像它们一样能够带来稳定的分红,那么引入养老金既有利于股市长期向上,也能够给养老金本身带来丰厚回报;反方观点则是基于目前中国股市不分红这个特点而言的,显得相当正确。但这两者都是典型的静态观点,忽略了投资者也会影响分红政策。养老金代表着一大批风险厌恶型资金,如果它们不入市,那么市场中的参与者大多是风险偏好型,他们就没有动力去要求上市公司分红;如果养老金入市,那么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结构就会发生转变,给上市公司的分红压力就会增加。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