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中国录得巨额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 @ 2012-03-12T1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出口 贸易逆差 外贸 中国 亿美元
概念:9年3月 , 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刘坤领 北京报道) 受去年基数较低及2月工作日增多的季节因素影响,中国进出口同比增幅双双上行。其中,2月出口停止1月(-0.5%)跌势,回升至4%。有专家指出,2月天数增加及内外需暂时回稳支撑进出口增速反弹。不过,今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放缓态势,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中国外贸形势仍然严峻。
勒卢什指出,导致法国外贸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法国的“去工业化”和法国竞争力的下降,有关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欧元坚挺的理由都是次要的,因为德国也遇有同样的困难,但德国贸易仍为顺差,况且欧元汇率近期也在下降。他表示对法国产品有信心,去年法国食品加工、航空和医药产品继续保持贸易顺差,但医药产品贸易顺差比2010年减少了一半。法国更加重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去年法国对韩国和南非的出口分别增长了30%以上,对中国出口增长了23%,对巴西出口增长了12%。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海关总署10日发布1至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称,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33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其中,出口2643.9亿美元,增长6.9%;进口2686.4亿美元,增长7.7%;累计贸易逆差为42.5亿美元。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中国1月的进出口双双陷入负增长,对今年外贸实现增长10%的目标仍有信心,但也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据商务部初步预测,2012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速均为7%左右。
2月份中国贸易逆差高达314.9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3月10日发布的2012年1至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了上述数据。海关总署的统计公告,以及当天新华社的相关新闻稿,并未“解读”这一高逆差数据的具体含义,但据分析,这一近31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创下至少近10年来的中国最大单月贸易逆差。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环球时报刊登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的文章说,随着中国外贸政策在2011年确定“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新原则,中国2011年全年进出口差额降至1551.4亿美元,同比下降14.5%,进出口差额明显收窄。可以说,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进入平衡期,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太多理由从贸易不平衡角度指责中国。
他认为,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公布的数据以及高盛全球领先指数最近数月的改善来看,出口增速疲软出乎意料,但由于缺乏进一步详细数据,现在还难以判断增速放缓的原因。出口增长乏力的下行走势倾向于令决策层更为担忧实体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并保持政策宽松。白明表示,未来商务部在促进出口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可能还是在三方面,一是提高出口退税率、二是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合作,对出口企业提供出口贴息的信贷措施;三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加大覆盖面。但他同时谈到,尽管政府希望提高出口退税率提振出口,但是恐怕提高的空间和力度相当有限。白明解释说,在08年金融危机出口回落的时候,中国曾6、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提振出口,但是当出口恢复正常水平后,出口退税率调低的幅度并不很大,这就直接导致现在再想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促进出口空间会很有限。他进一步表示,基于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稳定增长的需要,政策对于外贸企业将是有保有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给这类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会相对大一些,而对于资源出口型企业,中国的限制措施不会改变。
魏建国提醒说,中国要做好应对贸易大战的准备。现在各国都在保护自己,都在降低货币汇率以增加出口。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反补贴对象,预料2012年贸易战会更多。而且除了发达国家,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摩擦也在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及不断爆发的贸易摩擦,将使今年中国外贸形势雪上加霜。中小企业今年会遇到更大困难,政府应当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加大扶持力度。
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制造者是海外跨国公司。最近十余年,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很大程度上是外资企业拉动,尤其在出口商品与顺差中,外资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1年跨国公司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为18.3%,2002年提高到46.5%(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55.3%),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当年法国的这一比重为15.7%,美国为14.9%,日本为9.5%,印度仅为3.5%。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规模与贸易顺差是被跨国公司的进出口所放大,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进出口与顺差,中国的实际进出口与贸易顺差将足足减少一半以上。以2008年为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为14285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达790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3%,另外加工贸易出口67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7.3亿美元。2008年,中国出口商品的顺差为2954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商品出口的顺差为1706亿美元,占顺差总额的57.7%,另外加工贸易顺差达2968亿美元。也就是说,假如2008年没有加工贸易顺差,中国的商品出口将出现逆差。加工贸易的相当部分利润在海外的研发与物流。上述数据告诉我们,外资企业对推动中国商品出口功不可没,同时也给中国带来巨额贸易顺差,制造出巨大的贸易顺差表象。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正确理解扩内需和保外贸这一对矛盾,它们其实是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政策上,还是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稳定一些出口退市的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同时也提高外贸的服务水平。在保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等。这些方面如果能做到,我们就能在2011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实现10%的增长目标,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魏建国指出,中国应对之策包括加大进口力度,包括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并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他认为,在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内需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中国又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因此进出口一定要加强。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