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苹果陷IPAD诉讼泥潭:一错再错致孤注一掷 @ 2012-03-03T11: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苹果 IPAD商标
概念: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
而在中国市场,苹果与深圳唯冠公司的IPAD商标诉讼纠纷已经纠缠3年。2011年年底,深圳中级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苹果要求认定唯冠侵权的请求被驳回。而近日据媒体报导称,唯冠方面于2011年初向北京一工商分局进行了投诉,其理由是因为该辖区内有苹果在中国的5个直销点之一,而工商分局已经立案受理。由于商标侵权案的处罚要根据非法经营额作为计算依据,有媒体报导称,在去年6月份工商分局就确定了2.4亿元的罚款,但因为苹果提出异议,目前该罚单还尚未进入执行程序,该数字并没有得到苹果公司以及相关工商分局的确认。
可以通过代理公司事先去购买事关核心产品的商标,如苹果通过IP公司购买商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IPAD商标风波,苹果并没有直接现身去购买IPAD商标,而是通过一家名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IPAD)的公司去完成整个操作,其实这正是防止商标纠纷的手段之一。假如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自己出面购买相关商标,一方面可能会遭遇漫长的讨价还价过程,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会影响公司新产品的保密。试想假如苹果在推出IPAD之前就大肆购买IPAD商标,那估计当年的成交价绝不可能是3.5万英镑,各个对手公司也会相应调整产品策略,而通过IP公司,一切这样的麻烦就都解决了。其实,通过代理公司去进行商标交易,也正是大多数成熟企业的商标运作方式。
而回顾苹果与唯冠公司的争议,源于2006年,苹果透过一家英国纸上公司,以3.5万英镑买走了台湾唯冠手中的“IPAD”商标,但由于深圳唯冠才是中国IPAD商标的持有者,争议因此产生。本案已于2月29日上午正式在大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判决结果即将决定IPAD中国大陆商标权的归属问题,也将直接影响苹果IPAD在大陆市场的命运。简言之,如果苹果败诉,所有IPAD产品都将下架并禁止销售,并被追溯高达人民币300亿元的侵权费用,同时未来还将面临回购IPAD商标或是将产品改名的命运。
    有关苹果IPAD商标权因涉嫌侵权而被部分地方工商部门查扣或下架的消息成为了行业最热门事件。作为苹果的竞争对手,众多被苹果I系列产品压得有些喘不过气的厂商难免会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想法——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终于开始犯错了,即使只是在商标收购上出现的一点小小疏漏,就足以让苹果IPAD在中国市场惹出天大的麻烦,这是否会成为苹果走下坡路的征兆呢?可惜海外投资者好像并不这么看,受到IPAD3即将发布的消息刺激和再次创纪录的季度财报推动,本周一苹果公司的股价成功突破500美元关口,再度成为了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其市值甚至超过了微软+谷歌的总和。
早在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注册IPAD商标;2001年,唯冠旗下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在大陆注册IPAD商标。当时苹果尚未推出IPAD平板电脑。2009年,唯冠台北公司将IPAD全球商标以3.5万英镑价格卖给苹果。
就IPAD商标,唯冠深圳公司认为苹果公司在获取时有欺诈行为。曾有报导说,唯冠欲在美国索赔20亿美元。坊间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都认为唯冠狮子大开口,逮着个有钱的主,就要求若干若干。不过,后续报导称,唯冠方面“没有提出具体赔偿额”,唯冠“寻求的只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合作,即把唯冠所有的中国大陆IPAD商标权卖给苹果。”而有论者注意到,唯冠这个曾经的全球四大显示屏制造商之一,今天已经非常困顿,大部分资产已遭法院冻结,前主席杨荣山更是在2010年8月就被法院颁令破产。
据悉,惠州中院在一审判决中判定,顺电惠州分公司构成侵权,禁止其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这是IPAD商标纠纷开始至今,首例被法院判定败诉的苹果经销商。
唯冠创始人杨荣山昨表示,苹果曾使用欺诈方式使唯冠转让IPAD商标权,起诉苹果动作仅为依法维护权利,若苹果意图在中国使用IPAD商标则须付出赔偿。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