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世行行长佐利克:改革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 2012-02-28T1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中国 世行 经济
概念: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 , 2030年中国改革
尽管报告警告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迅速放缓,并称国有企业治理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对于巩固市场经济基础至关重要,但报告却将国有企业治理方式的改革留到了改革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或许是因为这一改革面临着最强大的政治阻力。
这次报告的题目是“2030年的中国”,从现在开始算到2030年还有18年的时间,报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时间跨度来审视评估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呢?沈骥如表示,中国现在面临一个改革开放、攻坚的阶段,在这18年当中要实现全面小康,要把中国逐渐发展成一个高收入的国家,党中央已经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战略目标:首先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要注重改善民生,加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同时要改变收入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这份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报告里面的许多内容是和中央已经提出的一些方针政策战略目标是吻合的。
沈骥如:就中国来说,我们改革了30多年,容易做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做了,现在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现在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继续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因为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以上,这是许多国家证明过的容易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也就是用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的投入来发展经济的动力已经不足了,而新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不是能找到,也就是说能不能够在高水平上继续发展我们的经济,这个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很好解决的。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停滞不前十几、二十年,原因就是找不到新的动力,因此中国要防范这样一个中等收入的陷阱。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攻坚的任务,因此在这样的时候,世界银行联手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这份报告就非常有意义了。
在过去30年里,中国推动经济繁荣一个重要因素是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中国劳动力整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根据中国人社部数据,1.4亿城镇企业职工中,只有半数可以归为“技术”工人类别。随着中国的产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世行教育专家建议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填补这一需求缺口。
美国《华尔街日报》昨日报导称,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国有企业产值占该国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45%左右。不过,世行建议中国应该缩减庞大的国企规模,使之在运营模式上更接近商业公司。
【新唐人2012年2月25日讯】世界银行和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合作撰写的一份《经济展望报告》对中国发出警告。报告说,如果中国不大规模改革国有企业的话,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30年出现严重危机。
就在“两会”召开前的敏感时点,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华访问并带来了一份“特殊礼物”。昨日(2月27日),佐利克在北京发表演讲,建议中国须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籍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与此同时,世行与国研中心联合推出一份报告,其最大亮点便是以六个战略支柱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改革建议。
在考虑上述因素并作有关测算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六大战略方向: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在谈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说,当前处于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面临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的关键在于改变中国现有的行政介入和国有垄断的模式。
这份报告由世行与中国政府高级智库周一联合发布,呼吁中国进行一系列改革,以确保中国可在未来数年乃至几十年里保持经济增长。报告建议,改革既要包括国企改革使之更加商业化,还要包括银行利率自由化改革,目前中国的银行利率由政府控制。此外,报告还建议中国应最终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国际资本进出。
佐利克在京期间还将拜会中国国家领导人,围绕全球议题、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与世行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交换意见。
此外,从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总裁任命一事上的经验来看,中国等国家在重要国际金融组织人事任命问题上的不满及呼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来自于法国的候选基金总裁拉加德女士在被正式任命前,正式访问了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等国也借此机会充分表达了重大利益关切。从拉加德上任后的举措看,中国及广大新兴经济体在基金份额改革上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的维护和保证。中国可以把这一经验复制到世界银行。(宋国友)
    【香港商报讯】世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需要加快创新步伐,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竞争压力激励中国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和参与全球研发网络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此外,还要通过市场激励、监管、公共投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等措施,抓住“绿色”机遇。鼓励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报告称,通过成为全球经济积极的利益攸关方、主动利用多边体系和框架并影响全球治理议程,形成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关系。过去三十年,中国从融入全球经济中获益良多。今后二十年继续加深与全球经济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中国还将会从进一步专业化、更多投资机会、更高资本回报以及互利的创意和知识流动中获益。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涉及开放资本账户等许多工作,需要稳步推进。不过,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关键步骤。此外,中国还应当在影响全球治理议程和应对全球紧迫经济问题(气候变化、全球金融稳定、更有效地启动较中国贫穷的国家发展进程的国际援助框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执行董事们对佐利克在任期内对世行集团的领导以及取得的成就表示“深切赞赏”。这些成就包括对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作出快捷、果断和有效的应对;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脆弱国家、社会性别平等和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通过启动气候投资基金)的支持力度;重新聚焦私营部门发展,包括创立国际金融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世行股份结构,扩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开展20年来首度普遍增资等等。
根据美欧之间达成的一项默契,美欧分别把持世行和IMF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最高领导人一职。60多年来,这一格局从未被打破。随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地位的上升,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不满这种与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相符的全球治理安排。在西方经济低迷、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的对比下,世界经济增长东移态势明显。
回顾中国现代的改革,自1949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人因为目标坚定和执着,已经有智慧、有勇气的与时俱进地掀起过并完成了两次彻底改变中国历史走向和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改革浪潮。这两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自1950年6月开始至1960年底的土地改革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第二次是自1978年开始至今的改革开放。这两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改革浪潮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改革浪潮,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这三个伟大的转折,促使中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且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也促使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金融危机进入新阶段,发达经济体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欧债危机深化,美债危机拖延,美国联邦政府举债度日,美、日等继续“超宽松”货币政策以贬值本币与转嫁危机,新兴经济体不同程度被“感染”,世行与IMF分别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调至2.5%与3.3%,IMF指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仅为8.25%。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接受采访称,他预计中国下届领导班子将采纳该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一共同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关于全面经济改革的许多建议。他预计下届领导班子将试验这些想法,并可能会开展试点;中国不会进行惊天动地的改革,但会出现尝试进化经济的一个过程。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