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日本GDP环比增长年内首度“转正”日股欢欣鼓舞 @ 2011-11-15T0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日本 经济 增长
概念: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内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1个百分点,外需的贡献为0.4个百分点。内需方面,随着震后消费的重新复苏,个人消费环比增长1%。外需方面,随着产品供应链的恢复,第三季度出口环比大增6.2%,进口也比上一季度增加3.4%。但是,由于灾区临时住宅的建设基本告一段落,第三季度公共投资环比下降2.8%。
    一是面临经济空心化危机。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步伐。近几年来,由于亚洲地区需求增加,加之日元升值、成本上涨等原因,日本企业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今年3月11日发生大地震促使日本企业加速进军海外市场。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遭受的第三次空心化危机。尽管地震灾区努力恢复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防止核泄漏实施的人口疏散政策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日本一次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日本经济的空心化可能加速。
经济学家们警告说,第三季度的提速实际上只是一种反弹,因为第二季度经济受到若干偶然事件的影响而骤然减速。这些偶发事件包括日本东部的强地震和海啸,以及英国王室大婚增加了一天公共假日。
日本2011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近4个季度的首次正增长,可见日本经济已从东日本大地震中恢复过来。但受日元升值及海外经济减速影响,眼下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显着,今年底至明年初陷入停滞不前状态的风险尚存。
据法制晚报10月19日报导,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第三季度数据增长为9.1%,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回落,也创下自2009年四季度以来八个季度新低。
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48.94亿美元,增长25.9%。其中,进口424.34亿美元,增长31.6%,快于出口增速12.5个百分点;出口324.60亿美元,增长19.1%。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1%、22.7%、17.8%和17.0%,合计出口占全市的54.4%;对澳大利亚、东盟、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44.8%、42.3%、40.3%和34.5%。
日本内阁府14日公布,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在四个季度内首次出现正增长,随着日本企业提高生产、出口增长,经济正从3月的史上最严重地震中恢复。日本三季度GDP季比增长1.5%,年化增长6%,轻松超过美国第三季度2.5%的GDP年率增速,证实日本经济稳步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本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与去年同比上涨了6.5%。此前的担忧似乎没有出现,印尼经济还未受到欧美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
尽管一些有望支撑第三季度GDP增长的经济数据可能只是暂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11年底。
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在今年春季受到一些特殊原因的拖累后,这些负面因素正在逐渐消退。首先,原材料价格的激增接近尾声,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物价已经从很高的水平开始大幅回落。第二,美国的汽车行业不再受到因日本地震导致的供应链损坏的消极影响,并且正在开始提升产能。
日本 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2011年3月起日本经济再现衰退迹象。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高出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近80%。与此同时,企业生产遭受重创,出口大幅减少。日本内阁府公布的GDP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为下降3.5%;二季度GDP比上一季度下降0.5%,比上年同期下滑2.1%。这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尽管如此,日本内阁府和日本央行对日本经济充满乐观情绪,预计下半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特别是生产和出口有望回升;个人消费方面虽然市场依然疲软,但是逐渐减缓了下降趋势,预计个人消费增长0.2%;企业资本库存恢复逐步导致内需增长。内阁府还预计灾后重建需求将带动2012年度日本经济复苏,经济增长率为2.7%-2.9%;个人消费预计为增长1.2%-1.4%。日本制造、建筑、银行和保险等领域的高级管理者也普遍认为,日本工业经济的复苏比预期要快。但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仍不看好。穆迪9年来首次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使其信用排名降至发达国家的最后一位,甚至低于财政不稳定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与日本首相频繁更迭,对有效实施长期财政政策造成障碍不无关系。IMF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2012年经济增长2.3%。
在经历了二季度的放缓之后,对美国出口在三季度实际上是有所回升的。据记者测算,10月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3.9%,是今年4月份以来增速最快的一个月。这也和美国三季度经济反弹是一致的,美国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5%,比二季度反弹1.2个百分点。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48.9亿元,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按新口径统计完成3406.8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05.1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9.1亿元,增长30.2%;税收收入完成370.1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25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2140元,增长14.7%。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仍在较高的区间内运行。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逐季回落,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受外需疲弱影响,当季GDP回落速度略有加快。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保增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我国经济增速尽管在主要经济体中仍首屈一指,但为了避免潜在的经济运行风险,局部经济领域的政策松动空间已经打开。专家表示,我国可采取减税、反垄断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可能面临适度微调,其中保障房、中小企业将成为定向宽松的主要目标。
日本内阁府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增长1.5%,折合年率增长6%,与此前5.9%的市场预期基本相符。这是日本经济4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宋宇对本刊记者表示,除上述宏观经济指标以外,电力和钢材等产品产量的环比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实体经济确实出现了明显反弹。这主要得益于二季度时出现的电荒和因为日本地震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在最近几个月得到明显缓解,使得经济增长不再受到供给层面的严重拖累。
自2005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持续较快增长时期。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迈上了1万亿美元的台阶。2008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自人民币汇改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随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一直不高。2009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短短数月后,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景象再度出现。受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影响,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到2010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
报告指出,受诸多下行风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银行业去杠杆化进程的延续、财政紧缩、商业和消费者信心下滑等将约束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报告认为持久难解的欧债危机将使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趋紧的金融环境和财政赤字的增加将影响其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虽然日本经济也受全球经济下滑和日元升值的困扰,但灾后重建有助于拉动其2012-2013年经济增长。而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刺激政策退出的滞后效应也将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下滑。
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我市也呈现出贷款增速稳步回落,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大的特点。前三季度,我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64.74亿元,同比增长10.36%,但较去年末下降4.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7.19亿元,同比增长33.12%,较去年末下降15.91个百分点。对保障房的支持力度上升,前三季度,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余额达312.5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