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商务部:坚定扩大进口 关注欧罗危机 @ 2011-11-12T0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出口
概念: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指出,10月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有所放缓,出口增长下降,进口增速加快,这是比较好的现象,对我们调整结构有好处,逐步使我国经济模式从外需型逐渐转为内需型,我们希望进口多出口少,减少贸易顺差,这对减轻外汇储备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有好处的。而出口下降,这与欧美经济不振尤其欧债危机有很大关系,当前欧债危机继续发酵,明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
经济参考报11月8日刊登评论文章称,从数据上看,中国正在顺利地沿着“减顺差”、“促平衡”的战略路径前行。然而,仔细探究发现,目前顺差减少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下滑、进口价格上涨。
路透社综合渣打、中金等21家金融机构分析师预测显示,2011年10月中国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但进口依然加速。出口方面,受欧债危机蔓延拖累外需及基数效应的影响,中国10月出口同比增速将温和放缓,预计会自9月的17.1%降至16.5%。分析指出,中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48.3,为最近两年来首次处于收缩区间,其他出口领先指标亦显弱势,预计未来数月出口增速可能继续放缓。进口方面,调查显示中国10月进口同比增速有望自9月的20.9%升至23.0%。分析称,得益于中国政府通过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稳的外贸政策,在中国经济活动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内需动力可能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贸易平衡方面,预计10月中国贸易顺差规模将扩大至249亿美元。(宋扬)
前几年我国出口增速大多保持在20%以上,而今年9月份,出口增长17.1%。对于增速回落,海关点评说:在前几期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中,基于海外经济疲弱、国内PMI出口订单指数表现乏力、出口部门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等方面的综合判断,我们已多次提及今年出口增速难以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而受益于扩大内需战略,进口增速将强于出口。据海关分析,四季度将面临较高的基数,同时国内及海外市场需求均不具备强的扩张动力,后续月份进出口增速仍有小幅回落的可能,维持今年出口增速15%左右的判断。
对于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做出过解释:其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对美顺差转移到中国。因为亚洲与美国的顺差没有太大变化,而日本、韩国等的部分加工贸易以及美国的一些加工贸易转移到了中国。其二是美对华贸易歧视,多年来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国的贸易法案。美国军用品禁止对华出口,军民两用中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从严审批。中方一直希望美国本届政府放宽限制,大量增加对华商品出口,以促进美国就业和对华贸易公平。但是2010年12月9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164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个”之外,此举显然不利于美国企业与经济发展。其三是中美双方统计口径不同,美逆差被高估。双方联合研究表明,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美方的实际贸易逆差应大幅减少。
1-10月的贸易数据中,机电类别商品出口增速的低迷尤为值得关注。1-10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6%,低于全国整体出口增速22%,其中电器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这两大类别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6.6%、15.5%。
数据显示,10月出口金额同比上升了15.9%,低于上月的17.1%和“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预期平均值16.1%,但与此同时,进口金额同比上升了28.7%,却高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预期平均值21.7%,并高于上个月大约8个百分点。由于进口增速大大快于出口增速,中国10月的贸易顺差报170亿美元,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38.9亿美元。
由于欧美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其经济的放缓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在年末继续显现。早前广交会上,欧美客商的人数已经大幅下降,我们预计10月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从9月的17%降至12%,四季度出口增速可能下滑至个位数。预计10月进口同比或增长24%,贸易顺差将达到173亿美元左右,全年贸易顺差预计将在1500亿美元左右。我们依然认为,人民币仍将维持稳步升值趋势,预计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值至6.25。
据中国广播网10月17日报导,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今日发布统计数据,2011年前3季度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674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5%,增幅继续低于全国总体水平,比全国24.6%的增幅低4.1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5.2%。其中:出口3919.1亿美元,增长22.2%,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1%;进口2824亿美元,增长18.3%,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2%。前3季度广东省外贸顺差1095.1亿美元。
由于中国大陆主要承接了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最终加工组装环节,而大陆在整个产业链中取得收益为较少加工费用,而美国则从大陆与美国贸易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大陆出口至美国的顺差,有很多是被美国在大陆的跨国公司所赚走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统计,1991年跨国公司商品出口占大陆商品出口的比重为18.3%,2002年提高到46.5%,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55.3%。大陆的外贸规模与贸易顺差被放大,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进出口与顺差,大陆的实际进出口与贸易顺差将足足减少一半以上。例如2008年大陆出口商品的顺差为2,954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商品出口的顺差为1,706亿美元,占顺差总额的57.7%。这也是美国51家行业组织联合表示,反对美国施压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原因。
今年10月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公布在即,作为第四季度的首月外贸数据,对今年进出口走向的反映至关重要,因此外界倍加重视。而其实日前在法国戛纳陪同胡锦涛主席出席G20峰会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隐约传达了对未来出口的判断:“今年1~10月,贸易增长24%以上,顺差却减少了15%,预计全年顺差大幅下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今年四季度对外贸易增速将继续回落,2011年进出口增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延续了2010年较快增长的走势。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77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其中,出口13922.7亿美元,增长22.7%;进口12851.7亿美元,增长26.7%。贸易顺差1071亿美元,收窄10.6%。
10月出口增速在9月回落基础上继续回落1.2个百分点,印证了此前业内关于四季度出口不乐观的预测。“出口回落是外部需求下降导致的。欧、美、日经济复苏艰难,欧债危机风波不断,新型经济体控通胀压力也带来增速放缓。外部需求下降是核心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而进口的较快增速得以维持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有意识的贸易平衡战略;二是国内经济依然颇具活力。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