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金融时报:意大利将欧元推向悬崖? @ 2011-11-10T1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欧元 意大利 危机 欧债
概念:
希腊局面正在好转,而意大利却有恶化趋势,成了欧债危机新的“风暴眼”。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出现问题,显示欧债危机已波及至欧元区核心国家,欧债危机发展堪忧。瑞银最新报告预测专家认为,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会陷入衰退,但德国不会。
同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一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本身也成为导致意大利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相比于希腊,拥有1.9万亿欧元巨额债务的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远超希腊。
意大利债务总额达1.9万亿欧元,占GDP比例近120%,债务总额超过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四国之和,被认为是大到救不了的国家。近日,全球最老银行西雅那银行也因持有大量意大利国债而陷入危机。但意大利领导人似乎没意识到意大利将会给欧盟带来的溢出效应,在上一轮欧盟峰会上,德国和法国提出让意大利总统贝卢斯科尼整顿国内金融状况的要求,遭到反对。分析人士指出,对意大利的担忧是欧盟计划对欧元区金融稳定机制EFSF进行杠杆化的主要原因,一旦意大利债务状况恶化,国债收益率攀升,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债务危机。
老贝言辞犀利,但却没有太多底气。毕竟,没有来自德法的支持,意大利将无法挺过这场危机;但过激改革,则可能导致执政联盟内讧,甚至让自己政权瓦解。贝卢斯科尼无疑也处于火山口。但他的困境,其实正是欧债危机的症结所在:欧洲富国云集,资金本不紧张,国家财政略微紧缩,渡过危机无虞。但国内的政治恶斗,对过度福利的依赖,以及欧洲邻居以邻为壑的心态,却使任何变革困难重重。由此,问题一拖再拖,危机愈演愈烈,按下了希腊的葫芦,却泛起了更大的罗马的瓢。
就香港股市而言,内外围股市均回软,港股下跌亦是情理之中。消息面来看,G20峰会不给力,欧债问题没有进展,可以预见的是,欧债问题依将是市场的焦点,左右全球股市的运行。目前的焦点放在希腊和意大利身上。希腊问题二、三段已叙,再看意大利的问题,同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一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本身也成为导致意大利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贝卢斯科尼在G20戛纳峰会结束时称已提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监督意大利改革计划的具体实施。但鉴于贝卢斯科尼此前在改革问题上一拖再拖的表现,外界对其推行改革的积极性无甚信心。另一方面,本月4日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达到6.4%,已接近希腊、爱尔兰等接受援助国的水平。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从今年8月开始,欧洲央行已经购买了约700亿欧元意大利国债,而未来一年内意大利仍需融资3000亿欧元左右。综合来看,欧债问题悬而不绝,没有理由乐观,短期内,或受益于内地股市靠稳,港股或将以震荡整理为主,强力支撑位19000。
联储会议结束次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在戛纳开幕,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是为期两日会议的主题。上周欧盟峰会后,欧洲国家就欧元区债务危机解决方案,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银行减记希腊债务规模以及欧洲银行一级资本金率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义大利总债务高达1.9兆欧元、占其GDP120%,远大于希腊的3000万欧元,尤其法国银行业手中握有超过4000万欧元的义大利公债,义大利政府债券的违约,将牵动法国银行业抛售及流通性停滞等危机,也让单纯的欧债事件,近而扩大到欧元区金融市场的安定。一旦处理不当,将引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危机,进而拖累到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形成新一波的金融风暴,这也就是IMF新任总裁拉嘉德担心全球经济恐将陷入“失落十年”的最大危机。
当前对欧洲金融稳定最大的威胁在于希腊对受援方案进行公投结果的不确定性。加上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使欧元区首脑会议取得的成果受到空前的挑战。德法已经商定,鋻于希腊局势的最新变化,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G20峰会举行之前再度会晤,以商讨解决欧债危机的最新对策。欧洲何去何从以及欧债危机将如何演变,全球仍在拭目以待。
亚洲汇市7日盘中,希腊达成新联合政府协议难消欧债危机担忧情绪,欧元和澳元兑美元回落,关注欧盟财长今日会议。
不过,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规模以及债务总量,缺少这两国的欧元区难称真正意义上的欧元区。因此,在可能的新欧元区之中,意大利、西班牙能否顺利融入成为关键,因此当前欧元区最关键的关注点应当集中在这两个国家方面。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班牙正在受到攻击,而在另外一条辅线上,欧元区银行业也遭遇攻击。显然,危机依旧四伏。
欧元/美元:意大利总统在与贝卢斯科尼会谈后宣布总理将在新预算方案批准后辞职,欧元/美元受此提振大幅反弹升至日内高位1.3850一线。从技术看欧元形成了上行的走势,走势相对稳健,昨日冲高受压1.3845附近,正好是回调线50 %的位置,目前交投于1.3825附近,短线仍有希望向上冲击,但是作为中期仍不看好欧元走势,意大利的消息只是短期的提振,欧元区的危机远远没有结束。
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攀升,促使欧洲央行入市购买其国债,因对欧债危机最新应对计划的乐观情绪减弱,且对
已蔓延两年之久的欧债危机近期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同时也将成为11月3日至4日二十国集团(G20)戛纳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G20峰会将针对欧债危机出台哪些措施?欧债危机最终出路何在?欧元体系走向何方?就上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陈新和汇丰银行欧洲首席经济学家詹尼特·亨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此次G20峰会将会从全球层面推进欧债危机的全面解决之道;从长远看,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出路仍在于提高成员国的经济竞争力,欧元区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已是必然之选。
在新一轮警告信号中,意大利借贷成本攀至进入欧元区以来的最高点,欧洲银行系统资本重组前景叵测,虽希腊公投闹剧匆匆收场,然新政府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欧盟承诺平添变数。尽管市场并非如08年金融危机般遭遇寒冬,然而当前诸多风险足以激发市场担忧。
昨天,欧元圈债务危机阴云重新笼罩市场,欧元大幅下跌。由于清算银行LCH.Clearnet SA要求上调意大利公债的交易保证金比率,债券市场意大利公债回报率飑升57bp(1bp=0.01%),最高达到7.33%。外汇市场欧元遭到猛烈抛售,对美元大跌330pips。由于意大利目前的状况,与之前不得不请求金融支援的希腊、葡萄牙以及爱尔兰极其相似,市场担忧意大利也会踏上同样的轨迹,恐慌情绪陡然升温。由于意大利为欧元圈第三大经济国,其债券规模也不能与希腊等国同日而语,市场目前非常怀疑如果意大利真的需要救援,欧元圈是否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时各种消息漫天纷飞,德法两国策划修改里斯本条约以便加盟国脱离欧元圈,甚至PIIGS(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中的某国已经开始印刷以前的货币等等。是不是欧元圈真的要踏上崩溃之路呢。
随着欧债危机恶化,欧洲政局进入多事之秋。三天内两个欧洲国家的政府出现了换届,周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将于反对党组建联合政府,但自己也将辞去总理一职。意大利尚未到期国债金额将近1.6万亿欧元(2.2万亿美元),债务规模比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希腊4国债务总和还大。若意大利债务失控对整个欧洲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若"悲剧"再次上演,欧元货币联盟恐遭遇重创。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