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新居屋补价政策惹争议 政府暂未定资助额 强调对旧居屋公平 @ 2011-10-17T0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新居屋 施政
概念:
曾荫权施政报告所说新居屋计划,却没有上述功能。他说,“新居屋计划的目的,是当私人住宅物业市场因为供求问题,以及内外的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环境以及其他地区的量化宽松措施,令本地楼市出现失衡时,提供缓冲”,按曾荫权这个说法,新居屋只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其出现或暂时隐没,由经济周期、更具体地说由楼价决定。新居屋具体操作尚待房委会厘定,不过,已经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合资格申请者(每月收入3万元以下)供楼负担比率,若低于收入的40%,政府就会停售或停建新居屋。
股市回升,但楼市仍乍暖还寒,将于下午公布的新居屋方案成为施政报告焦点。不过近月楼市气氛淡静,加上今年首9个月居屋注册量比去年同期大跌33.4%,更有机会成为8年来最低成交的一年。不过测量师学会就认为新政策对市场影响不大,而近日仍录得居屋买家于施政报告前偷步入市个案。采访:欧阳慧恩
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泛民党派对报告多表不满,认为复建房屋推出得太迟且数量不足。公民党批评,施政报告“太少”及“太迟”,多项措施犹如“煲呔请客,下届埋单”,忧虑有关措施能否落实。党魁梁家杰指出,社会多年来已酝酿复建居屋的诉求,惟曾荫权拖到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才落实,实属反应迟顿,而居屋复建数量每年仅限5千个单位,也是太少。街工的梁耀忠也认为,部分的措施来得太迟,担心现届政府任期完结后政策未能落实。立法会议员李卓人、何秀兰及张国柱则以工党筹委名义评论施政报告。李卓人抨击,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死不认错,过往一直拒绝复建居屋,导致贫富悬殊加剧,出现地产霸权,直至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才“临尾扮威”。人民力量黄毓民直斥,施政报告是垃圾,没有反省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地产霸权和贫富悬殊。陈伟业批评,房屋供求方面缺乏方向,复建居屋是在中联办官员开口后才“跪低”,而即使复建居屋,未来4至5年仍不能纾缓市民对住屋的需求,而新居屋订价介乎150万至200万属太高。
港岛区方面,中原高级分区营业经理林龙南表示,自《施政报告》公布后,北角城市花园的睇楼量有轻微上升。由于新居屋计画落成年期长,加上首推数量少,故有实际需要的买家仍然会四出睇楼。
有团体早上游行到新政府总部,抗议《施政报告》中漠视对基层的保障,政府总部派代表接收请愿信。街工10多名成员,今早由金钟海富中心出发,游行至新政府总部,抗议《施政报告》漠视对基层的保障。他们不满新居屋计划的出售方法,代表指出,新居屋购买5年后容许自由出售,是助长资助房屋成为炒卖品。代表又批评政府没有增加公屋供应量,但就考虑增加土地供应,形容是为发展商兴建私楼作储备。他们又要求废除单身人士计分制,放宽“广东计划”的申请资格,让65岁以前已移居内地养老的长者亦能受惠。另外,代表就政府展开研究标准工时表示欢迎,建议当局尽快立法,同时亦希望尽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以及提早检讨最低工资。
中新网10月12日电 综合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2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房屋政策,他表示,港府决定将推出新居屋计划。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关心的课题。经过港府和市民几十年来的努力,香港在房屋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香港商报讯】记者郭韵婷报道:《施政报告》即将出炉,当中“复建居屋”成为城中热话,支持与反对声音时有所闻。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接受本报访问时直言,支持政府复建居屋,冀特首曾荫权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切实可行兴建新居屋的措施。而各界对复建居屋的数量一致未有共识,陈鉴林认为,平均每年5000个居屋供应最为合适,同时亦要提高申请资格,以及将普通家庭的入息上限提高至3万元。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