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唐英年: 香港住屋问题非一份施政报告可解决 @ 2011-10-14T0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唐英年 复建居屋 公屋
概念:
唐英年不认为现时才提出复建居屋是太迟, 指以往不可以复建居屋, 是因为土地不足, 因此无论居屋、 公屋和私人楼宇的供应量都偏低 , 他相信 , 只要维持定期的土地供应, 居屋的供应可以维持.
    对此,有意竞选特首的唐英年表示,政府有责任满足基层市民住屋需要,而公屋扮演着重要角式。他认为,除复建居屋外,政府更要加建公屋。他指出,现时公屋轮候册上有15万人等候,轮候时间一般要3年,所以推更多公屋,能缩短轮候时间。另外,轮候册内的30岁以下单身申请者约3万人,他建议加快让他们上楼之余,以混合模式满足他们的需要--即让申请者可与父母同住在一个屋苑不同单位内,方便照顾,亦能回应年轻人希望有独立空间的诉求。
唐英年昨日在特首宣读《施政报告》后主动会见记者,赞成复建居屋可解决夹心阶层的住屋需要,但认为当局应同时增建公屋去满足基层市民的住屋需求,并特别关注青年人上楼的问题,指公屋轮候册内有3万名30岁或以下的单身青年轮候公屋,但由于单身人士单位供应量少而令轮候的时间极长,建议当局发挥新思维,包括考虑兴建混合式公共屋邨,即在邨内兴建一些单身人士单位。
唐英年虽未直接评价《施政报告》之优劣,却委婉表示“有优化和改善的空间”,并就房屋、扶贫和六大产业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在赞成复建居屋的同时,直言“政府要肩负更大责任”增建公屋,突显他深知房屋是市民头号关心的问题。他还强调“特别关注青年人上楼问题”,此乃“车毁人亡论”大失“80后”人心的亡羊补牢之举。扶贫措施方面,他认为政府“应该有更多长远政策”。另外,他认为应该深入发掘六大产业的潜力,在程序上研究拆墙松绑。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