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复建居屋 4年1.7万伙 @ 2011-10-13T0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新居屋 施政
概念:
(综合报道)(星岛日报报道)本报获悉,特首曾荫权后天发表的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将会宣布推出每年数千个的“新居屋”计画。新计画将改变旧居屋以市值折扣厘定售价的方式,改为锁定受资助巿民的家庭入息介乎一万六至三万元,并以他们的供款能力定价,每月供款占入息比例不超过四成;而新居屋转让时的补地价亦不以巿价计算,而以购入时的地价折让计算,使新居屋业主能享受地价升值的利益。消息透露,现有旧居屋转让的补地价安排,亦会有新的调整。
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下午出席记者会,回答记者的提问。曾荫权表示,将尽最大的努力,把握余下时间,做好工作,而个人明白很难事事尽如人意,最重要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香港人。曾荫权在下午的记者会上强调,施政报以“福为民开”为重点,在房屋、生活负担、社会老龄化等3个问题上花了不少篇幅,以提出短期、中期的应对策略,将把握余下的时间及机会做好手头上的功夫,评价则留给市民决定。他又说,明白难以事事尽如人意,最重要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香港人。他补充,从事40多年公务,没未做过一件违背良心或港人利益之事,市民对不同政策有不同意见,对于市民的批评,自己每次都有反思,但从未试过气馁。被问及先后“跳船”、筹备明年角逐行政长官的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及前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是否理想的继任人,曾荫权回应,不会评论任何准备参选行政长官的人士。至于建议的新居屋政策,曾荫权否认,是为了回应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访港期间提出的要求,强调是经过几十轮的谘询,发现解决住屋问题是市民的共同愿望,并在研究优化居屋后作出的回应。他重申,政府有责任令市民能安居乐业,新房屋政策既可攻又可守,能协助负担不起私楼的市民置业。他指出,楼价高并非单纯香港的问题,整个亚洲区都面对资金涌入,加上香港利率低企,内地客涌港购买豪宅,带动资产价格急涨。他承认,03年沙士后,若政府能够多提供土地,楼价可能不会上升得如斯厉害,若可以从头再来,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虽然应该早于6个月前提出复建居屋,但是房屋政策是重大的社会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必须小心行事,以免影响现时超过百万名的业主。
施政报告:新居屋予月入3万下首置人士
施政报告:新居屋最低价150万
每次施政报告出台前,特区政府总喜欢透过媒体或亲建制人士吹风,一来是看看相关内容是否获接受,二来,希望消息事前张扬,即使内容不被接受,但到正式宣布日也消化了,不致被批评得太厉害。日前,特区政府透过媒体放风,施政报告将建议兴建“新居屋”,但“由于土地难寻”,所以要三、四年才能建成;同时由于房委会有关兴建居屋的部门已经解散,所以不会由房委会去处理,可能由房协处理。这两种讲法,均显示曾荫权并没有诚意去解决港人居住问题,“土地难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土地拿出来拍卖,能卖给发展商盖豪宅,为何不能用来盖居屋呢?而房委会的问题,更显示政府思维倾向大财团。“复建居屋”的声音前两年已出现,房委会内重组此部门,有那么困难吗?为何要等到最后的施政报告,才提出这个问题?
今日政府公布2011至2012年度《施政报告》,当中以资助房屋政策着墨较多,如推出新居屋及优化置安心计划等。世纪21(香港)首席顾问兼注册专业测量师陈东岳认为,《施政报告》中提及的资助房屋政策与私人市场“上车盘”或有重疊,但相信港府已尽量取得平衡,避免影响私楼市场。他指出,由于政府推出的新措施主要协助中低收入家庭,新居屋政策计划对象为每月收入低于3万元,而置安心计划对象月入约4万元以下的家庭,而这一批受惠人士或会与私人市场上车盘的客源有所重疊,预期该批客源或会等待资助房屋的单位推出,暂缓其入市决定。他相信,两项房屋计划推出,中小型物业市场难免受到影响,其中新界区、市区单幢楼、二手居屋、公屋等市场影响较大,同时,现时准备购入中小型单位的买家,因选择性增加,令一班有意换楼的中小型单位业主更难出售物业。新居屋、置安心须明确区分此外,陈东岳认为,由于新居屋于2016至2017年起4年,提供逾17,000个单位,每年约2,500至6,500个,而置安心计划将于2012年底推出首批单位,较当初市场预期为少,因此预期对市场影响较温和,两项资助措施在协助上车的同时,亦有顾及私楼市场,避免构成过大冲击;但值得注意一点,两项资助计划的定位要有明显的区分,负责的机构应互相协调,否则会出现“左手打右手”的情况。
记者:曾先生,之前有两位记者已经问过你,但你始终没有解答,其实复建居屋的要求,在两三年前很多政党都有共识,立法会已通过动议。但你在前一年的《施政报告》、上一年的《施政报告》亦无做到,只做了“置安心”,而政党的反应也很差。到现在你快走了,才说复建“新居屋”。究竟你过往,你在接受电台访问时也说过,房屋政策是有缺失的,但你又说到好像是(因为)金融风暴,是上一届政府的事。究竟你在任内是否在房屋问题内,有没有应可以做的没有做到?可以复建居屋的又没有复建呢?去到现在最后才说复建,但几年后才做,但其实楼市已开始下跌,你是否后知后觉?现在才做,希望任内最后大家总结你的时候记得你复建了居屋?
施政报告其中一个重点是重推新居屋政策,而其中一个最大不同点的是价格与购买力挂勾。但施政报告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实行,只是说:“一个月入二至三万元的家庭,我们会把实用面积四百至五百平方尺单位的售价订在有关家庭可负担的水平,初步估算为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元左右。”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