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博纳批评人民币法案构成贸易战风险 @ 2011-10-13T0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汇率 人民币
概念:
第二,人民币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一直以来,一国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浮动还是固定,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例如,近日瑞士央行迫于过度的升值压力,宣布干预汇市保证瑞郎不强于1欧元兑1.2瑞郎。瑞士央行将浮动汇率改为半固定,便是根据自身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同样,南韩、印尼、菲律宾等外汇当局在欧元大幅贬值之时,也开始干预本国货币。可以想像,如若干预货币国家增多,诸多汇率干预国之间的相对汇率便无法由市场确定,再次上演货币贬值大战。如今中国仍然坚持着人民币浮动汇率,并通过适当管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这一汇率机制下,讨论人民币汇率价格,应该是经济问题,而非主权问题。近期,在避险情绪之下,美元不断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出现下跌,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却仍保持升值。因此,美国对于人民币升值过慢的批评是说不过去的。而其试图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范围进行限制,是将人民币浮动汇率拉回对美元固定之道,也是个退步。
美国国会每年都会有议员提出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同以往类似法案相比,这次的法案的新意是直接将“操纵汇率”与“贸易补贴”挂钩,使美国公司更容易开打贸易战。
在国会针对人民币汇率举行的听证会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傅强恩 (John Frisbie)对于美国各界针对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估算多次提出质疑,认为应该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价值。傅强恩指出,美国商界对这份汇率法案非常担心,因为它将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新华社报导指出,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约30%,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则从7%升到9%,可见美国失业率上升与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明显关联。
立委指出,台湾内部有非台商及台商阵营,盯紧美元或人民币势必伤及一方,彭淮南认为,美国汇率监控法案虽无指名中国,从中国进口至美国的商品,美国几乎并无自产,法案能否真正落实,美国内部也未有定论。
美国参议员Sherrod Brown周四(9月22日)表示,希望参议院通过一项有关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惩罚性议案。Brown表示,此项议案将视中国操作人民币汇率为不公正补贴,这意味着美国企业将能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参议员认为中国汇率政策导致美国损失了数百万就业岗位。
大陆分析师指出,人民币中间价的大幅回调,显示中国当局不会因为美国而改变当前汇率政策,这是一种明显表达“抗议”的举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回应说,中国政府从未通过所谓的操纵汇率,从环球贸易中图利。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不应把美国内部经济问题,变成人民币汇率问题,“原因不在人民币汇率,而是中美投资贸易结构。”
就连美国自己已知道,人民币汇率稳定实际上有利于美国,无论从美国从中国进口低廉日用品而言,还是中国赚取的外储大部分再低息借给美国,一旦这样一种局面打破,不知要哭的是中国还是美国。而且不少经济学家都曾表示,如果不是人民币变相盯住美元,美元早就不知跌倒哪里去了。
但与同一百年前的排华法案,是对美国标版的民主、人权的肆意干扰和破坏,这次所谓的“人民币汇率惩罚法案”同样是践踏美国的普世价值和自由市场观念,是在走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老路,最终对美国就业和经济无助,反而易引发贸易战和美国国内就业机会散失、通胀上升,更是对全球经济规则和中美战略互信的造成巨大损害!
受到境内外人民币汇价差价扩大触发套利活动,以及境内购入美元需求上升等,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至停板水平至6.3916元。今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598元,按中间价上下0.5%的波幅计算,6.3916元为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下限。美国参议院通过涉人民币汇率法案后,中国人民银行随即发表报告否认,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因在于人民币汇率,并表明对人民币汇率的无端指责可能严重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进程。人行重申,中国将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渐进稳妥地实现汇率均衡,而人民币汇率也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而中国外汇储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不等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人行指出,过去10年,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根据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出口由2001年192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919亿美元,增长了379%,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仅增长了67%。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幅远大于美国对中国进口增幅。人行强调,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报告认为,“像上次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样,人民币继续扮演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锚角色。按照现在的渐进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结构调整措施逐步见效,中国将渐进、稳妥地实现汇率均衡”。
尽管美国财政部一再避免在每半年向国会提交一次的汇率报告中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但却持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以更快的步伐升值,并让人民币根据市场情况更自由地浮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经济学家也支持人民币更快升值,呼吁中国执行更灵活的货币政策,认为这有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再平衡”,摆脱过去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转向更多的由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部分作为对上述压力的回应,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国内因素的考虑,自2005年中期以来,中国已允许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约25%。尽管如此,对于制造业正面临日益激烈的来自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的美国和其他欧洲和拉美国家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仍过于缓慢。
本周二(11日),美国参议院将就《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最终投票。目前面对对国内压力,特别是“占领华尔街”已经蔓延到多个城市,旧金山、华盛顿、洛杉矶等多重要城市,甚至攻陷全美,而为此,美国参议院很可能于本周二历史性地通过一项汇率政策监督法案,其中一些内容如付诸实施,将令美国有关政治集团更易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活动提出质疑,并能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丁栋)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1日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破6.35大关,达6.3483,创出汇改来的新高。5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0%。就在当天,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试图将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挂钩,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此,专家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指出,强迫人民币升值是“美国生病,让中国吃药”,美国这种逃避国际责任的做法应该引起警惕。
据报导,美国参议院11日以63-35票投票通过了旨在迫使中国令人民币升值的议案,该议案将送至众议院。这项名为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议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该法案在得到参议院批准后,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才能成为法律。
但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分析称,当前境内外市场人民币走贬,是香港市场人民币套利行为在牵动境内人民币贬值,这是一个短期波动,并不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央行逆市维持人民币中间价强势,也是在表明中国有能力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此外,这也可能也是在回应美国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目前来看,人民币应该仍处于升值通道之中。
美国参议院11日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