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内银暴泻 温州促勿抽资引爆高利贷 @ 2011-09-30T18: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温州 企业
概念:
央行温州支行今年7月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其中,规模高达1100亿元。今年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24.5%,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
先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少925.2亿元。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了20%至30%,高的甚至达到60%。这组数据带来的后果是,浙江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一些在银行难以贷到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不得不转而求助民间借贷。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说中小企业寻求民间借贷是因为正规金融渠道满足不了他们的资本需求。
“一位企业家朋友告诉我,最近他为贷款的事急得寝食难安。他的企业被温州市政府部门确认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了加快发展,去年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6月底有500万到还贷日期,银行的领导答应让他还贷后重新给他放贷。这位企业家通过民间借贷,还了500万贷款,结果银行领导客气地告诉他:‘很抱歉,现在银根收紧银行已没有贷款额度了。’企业家一下子傻了眼,民间借贷高利息,根本无法承受,且已承诺短期拆借,马上得归还,另外银行的500万很快也到还贷期限了,怎么办?资金链一旦断裂,意味着企业就将停止运转。”周德文讲的这个事例,似乎在温州越来越具有普遍性。
(综合报道)(星岛日报报道)疑因资金链断裂,浙江温州市火爆的民间借贷濒临爆煲。继眼镜大王胡福林之后,东瓯鞋业、祥源钢业等二十多名温州私营企业的老板,也被指因还债困难,选择卷款失踪,涉及金额或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下同),当地政府近日展开金融风险检查行动,强调要严厉打击逃债行为。
近日,一份有关温州老板的“跑路清单”在互联网广为流传,在这些因无法如期还清民间高利欠款而“跑路”的老板身上,折射出的是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艰。
目前温州坊间传言,在8月份跑掉20多个老板,大多牵扯到民间借贷。周晓康告诉本刊记者,除了少部分温州老板出逃到海外,大部分老板还是在国内,躲避在上海或者北京等大城市。
这些年,由于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加上今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企业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难上加难,无奈之下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进一步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推大了民间借贷的规模,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之间。在利润的诱惑下,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据最近一些监管机构透露出的信息,温州民间借贷大约达1200亿的规模。民间借贷,确实为一些中小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它的高利率给企业加大了融资成本,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仅资金难归,甚至引起突发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
据悉,今年4月以来,温州多家知名企业倒闭,老板潜逃,如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老板出逃,就欠下几百万元民间高利贷借款无法偿还;温州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突然失踪,涉及的资金约有五六千万之巨。
28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方证实,前天温州市再发生两起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跳楼的事件。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位企业主均为当地鞋厂老板,欠债上亿。今年4月至今,温州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失踪、公司关门、员工讨薪事件,仅9月以来,就有高达25起。目前,温州已成立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工作领导小组,该工作组由温州市委市政府牵头,包括市纪委、法院、劳动保障局、金融办、银监会等14个部门(《经济参考报》9月29日)。
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便对本报记者表示,有些老板深夜也会接到电话,不是供货商便是贷款公司打来:“就是看你还在不在。”而黄伟健直言,过去当地的民间融资之所以没规范,因为大家都是讲“信”字,当资金链从企业老板开始断裂,带来的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或资本问题,而是信心危机爆发,人心惶惶,社会不稳。
“温州多家企业断资金链,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本身问题,而是民间借贷超出小范围直接借贷,”马津龙说,民间借贷超范围的正常管道应该是向银行借贷,而目前金融系统满足不了民企借贷的需求,“银行的资料显示能满足当地60%多的中小企业借贷,那么还有30%多的中小企业就无法从正常管道获得贷款,而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超出1000亿元,不能说他们全都是不合法,这之间就包含有很多亲戚、朋友、熟人之间的借贷。”
银行存款利率和现实市场中贷款利率的价差导致民众不愿将手中的闲散资金存进银行。而现实中那个小企业又有强烈的资金需求,这就使得一些人或机构打着担保公司、寄售行等旗号,做起了高利贷的生意。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在最新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中称,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业主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同时,支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温州民间借贷规模为1200亿,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在张震宇看来,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机构利率介于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大力发展这些机构也是减少民间借贷、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事实上这些机构目前发展速度过于缓慢。此外,对于现有的变相从事高利贷业务的一些寄售行、典当行、担保公司,也要想办法疏导,使其浮出水面。
【新唐人2011年9月15日讯】年初至今,中国温州起码有超20起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的事件发生,这股风潮正向邻近地区蔓延。大陆经济学者綦彦臣指出,一般企业难以从银行借到钱,只好转向民间借贷,而担保公司的高利贷逼倒很多企业。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温州市银行报告称,2010年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各银行为抢夺贷款市场份额,使一些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负债过重,超过了其实际承受能力,有些企业负债总额竟超过了其年产值规模。
【明报专讯】在温州,高利贷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叫做“老高”。从龙头企业的死因、企业主的出逃方式,以及星级担保公司的盛极而衰来看,“老高”确是压断民企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温州老板在夜奔之时,还不忘绞尽脑汁,上演一出挪移大戏。
由今年4月份开始至今,温州企业倒闭潮和老板走佬风越来越猛。本月27日温州正得利鞋业有限公司老板沈某跳楼身亡,初步判断沈某是由于借了民间贷款以偿还银行贷款,希望银行继续放贷而不成功,迫于资金压力而跳楼。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自年初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后,市场流动性吃紧,市场上对融资需求旺盛而引出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使得资金供需不平衡。正规的银行贷款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了民间放贷的产生,催高了民间利率。
黄伟健直言,温州民间资金之所以充裕,与银行过去借贷宽松有很大关系,但现在银根收紧,企业自然没盖可再用。他不讳言,大家其实都是拿银行的钱来放贷,现在企业先倒下,但这副骨牌最终还是会倒在银行身上。
《上海证券报》引述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有关报告,温州89%的家庭个人以及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资金规模在人民币1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报道引述温州担保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当地企业、个人相互担保、资金拆借的情况十分普遍,往往一个倒下的企业背后可能有三家或更多的企业因为其担保而陪绑。
“更多老板只是把企业作为一个融资平台,才让它活着。”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直言,当地打火机企业鼎盛时有4000多家,如今只剩110家,大都开始“多元化”了。
但如今,温州已经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提供基地了。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
难以盈利是普遍现象,温州经信委报告显示,许多企业年前接的订单还没做完就已经亏损。情况稍好的行业企业还能够全身而退、停产关门,或减产停工勉力维持,成为“僵尸”企业;本来就利薄的行业比如制鞋、不锈钢、人造革等,更是已发生多起老板跑路的事件。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7月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目前处于阶段性活跃时期,估计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民间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温州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