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页

新闻热点

朱民:大陆通膨会是长期现象 【19:40】 @ 2011-09-16T0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朱民
概念:
第五届夏季达沃斯于9月14日-16日在中国大连召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说:“关于经济会不会进入二次探底,我个人认为不会,全球经济在降速,特别是整个发达国家的速度下降的很厉害,比如说美国的经济从以前的预期大概今年会增长3%左右,现在可能在1.5%到1.8%左右,所以整个降幅很厉害。同时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下调,比如说印度、中国,但是经济还在增长,只是增长的比较慢。”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显得相对乐观。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在降速,但他个人认为,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IMF 副总裁朱民在夏季达沃斯論坛上称,全球经济增速在降低,但不会二次探底;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在增加,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來防止未來可能发生的危机。他表示,新兴经济体应该收紧货币政策,降低通胀压力,而财政政策则应中性。他并指出,全球现在处于危机中一个非常关键和危急的阶段,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果断的有效措施的话,滑入衰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我认为世界经济不会进入二次探底,但现在确实是处于危急阶段”。在达沃斯论坛一场关于二次探底的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是,只有发生连续2个月负增长,才表明进入深度衰退和危机,目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出现这状况,仍在保持增长,只不过增速普遍降低。
朱民说,全球经济合作非常重要,各国经济互相依赖,新兴经济体应该帮助欧美发达国家解决目前的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表示,目前市场的两大担忧分别是欧元区债务危机是否会进一步蔓延到银行业,以及美国经济是否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险。短期内,全球市场可能维持振荡态势。他表示,欧洲银行业必须调整资本结构,欧洲政府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确保银行业健康与稳定。(su/u)阿思达克财经新闻传真:85221868286电邮:newsroom@aastocks.com网址:www.aast...... 请在这里发表您个人看法,发言时请遵守法纪注意文明。
多位专家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经济复苏期,虽然复苏周期较长,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全球各国须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更应承担起责任。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体,也应通过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等起到经济复苏“引擎”的作用。
作为媒体明星,在大连参加论坛的国际国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引起更多关注。朱民提出业界普遍存在三点担忧:第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不会进一步蔓延到银行业?第二,美国赤字危机会不会进一步蔓延、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能力,会不会有第二次探底的危险?第三,会不会有严重的紧缩,去杠杆化的过程会不会停滞不前。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大。世界经济动荡的背后,是全球经济失衡深层次逆向调整,原有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表示,全球不会发生第二次大紧缩。对中国而言,施瓦布认为,中国能够调整对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将投向硬件基础设施的财力转向其他经济领域,如教育、科研、技术等“绿色”基础设施,不会出现硬着陆。
而就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提出,并不会出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他表示,全球经济在减速,如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原来的3%降到现在的1.5%到1.8%,新兴经济体也在降速,但经济还在增长,只是比较慢。通常,一个经济体出现两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才叫进入衰退,但现在哪怕是发达经济体也不会进入两个季度负增长,因此,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现在非常关键,如果政府不采取果断有效措施,经济滑入危机的可能性仍存在。
朱民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比较严重,不稳定性包括三方面:其一,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可能让银行业遭遇冲击;其二,美国高赤字问题可能拖累经济复苏能力,导致全球二次探底风险加大;其三,去杠杆化的进程可能停滞。单看标普500强总市值已经下降了20%左右,这些不稳定性显而易见。尽管如此,朱民认为,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他指出,表面上看,全球经济在降速,特别是整个发达经济体下滑幅度较大。虽然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增速下调的现象,但印度和中国经济仍然在增长,它们的经济并没有受到巨大的结构性冲击。“按照探底标准来讲,如果一个经济体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的话,我们称之为进入衰退。现在来看,哪怕是发达经济体也不会出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局面。所以,我认为全球不会陷入二次探底。”但朱民也强调,这个“不可能”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政府不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世界经济滑入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朱民表示,与发达经济体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不够、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失业率下降缓慢、消费增长缓慢等一系列经济难题不同,新兴经济体面临最大的宏观紧急挑战就是“通货膨胀”。目前新兴经济体已经进入了一个可能会经济过热的阶段。此外,食品在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CPI中所占比重都很大,全球范围的食品、能源、资源价格上涨是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的主因。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