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要求严打地沟油 @ 2011-09-15T2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地沟油
概念:
地沟油泛滥餐桌,香精包子堂而皇之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多家冒名“蒸功夫”包子铺被查处,曾经“味美肉鲜”的包子不过是披着“香精“外皮的伪劣食品。
据估计,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等6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生产销售“产业链”。
据东方今报9月15日报导,这厢“地沟油”频频上餐桌,市民叫苦;那厢靠“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企业天天“喊饿”,省内一家企业处于基本停产状态。面对此尴尬处境,昨日有生物柴油企业呼吁,政府能全程介入监管餐厨垃圾的处理过程,并希望全省推广郑州集中处置餐厨垃圾的做法。
油锅里的油是黑色的,锅旁边的油品包装粗劣,没有任何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识,里面盛的油颜色暗淡、浑浊,底部有块状沉淀物,经区质监局工作人员认定均为地沟油。在油锅旁边的台子上,盛放着刚刚炸好的黄花鱼和小泥鳅,粗看上去跟平时摆在餐桌上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颜色更为鲜亮。
公司拥有自主发明专利,利用橡胶籽、小桐籽等植物果籽油及废弃动植物油(地沟油)为主原料,可实现75%的出油率,即每回收1000吨地沟油可产出750吨生物柴油,较好地解决了地沟油污染、重回餐桌的问题。国际上,使用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案例并不鲜见,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日前即宣布,今年9月起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的航班将“喝上”从地沟油中提炼的生物燃油,江苏省一家地沟油处理加工企业还为此出口提供了部分原料。
新华网石家庄9月10日电(记者巩志宏、范世辉)一边是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屡禁不绝,另一边是合法餐厨废弃物加工企业遭遇“原料荒”,多数处于半停产状态。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由于地沟油地下加工链条的存在,一些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正规军”面临原料“吃不饱”的困境,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地沟油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地沟油流向,斩断地沟油制售黑色利益链条。
    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在本次案件中,地沟油又是如何被“证实”的?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相关人士今天透露,本案发现的地沟油检测样本委托给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进行检测,该中心已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为地沟油“验明正身”起到了关键作用。
“地沟油”问题持续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安,餐厨垃圾通过“黑作坊”加工回流餐桌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在哈尔滨采访发现,当地正规废油脂处理企业因抢不过“黑作坊”面临原料困境,处于半停工状态,这个市至少九成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去向不明令人担忧。
公安部历时四个月行动,在山东、浙江、河南等地捣破特大地沟油(坑渠油)供应链,拘捕32人。警方发现,一家打着高新能源幌子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已将上万吨地沟油简单处理后,卖向粮油市场。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专家称,食用地沟油,轻则腹泻,重则可能致癌。
“地沟油”如今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因为“地沟油”从外观上和正常油并无区别,所以,即使食客再小心谨慎,只要不是每天都出入高档餐饮场所,就难以保证不受“地沟油”之害。制造“地沟油”可以牟取暴利,即使当局三令五申,“地沟油”仍然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阴魂不散。很多“地沟油”制造商都是把“地沟油”销到外地,因为和当地的官方有勾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被发现。
中广网昆明8月26日消息(记者李健飞)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地沟油流回餐桌危害公共食品安全,黑作坊经营下屡禁不止。而在昆明,一家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达标生物柴油的企业却处于困难境地。该企业生产的生物柴油每吨低于市价千元仍难寻销路。
通知强调,餐饮企业要加强采购管理,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把餐饮服务入口安全关。加强原材料使用管理,严防不合格食材上餐桌。严禁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料;严格按照规定,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严禁使用地沟油等餐厨废弃油脂;严禁火锅类餐饮企业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食用油和添加剂。
公安部破获的这起特大利用潲水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不仅是官方首次证实了潲水油流向餐桌,更首次向大小制售窝点宣告,生产销售潲水油已经不再是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而是着重严打的违法犯罪事件。三鹿事件后,有关部门终于打算追究违法犯罪了。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那么,对于同样罪行的地沟油呢?显然,我们需要更有力的法律惩处手段。但是,要从根本上防止潲水油回流餐桌,只能从食品安全如今所面对的困局谈起。归根结底,小小地沟油之所以成为治理难题,凸显的正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
大陆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浮现,警方在浙江、山东和河南等地,破获一起利用“地沟油”为原料,假冒“食用油”贩售消费者,大量黑心油已流向餐桌,甚至被消费者吃下肚。为了避免黑心油被发现,不法商人除拥有整套生产、销售方式,还有反侦查措施及规章制度。
新华网福州8月28日电(记者来建强)目前,各地仍在为“地沟油”回流餐桌伤透脑筋,而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连续自动生产设备,从1吨“地沟油”中提炼出980公斤的清洁液体燃料——生物柴油。
针对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收购“地沟油”炼制、销售食用油问题,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
·地沟油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林勇胜表示,目前废弃食用油脂来源一般分为5类,包括:老油(多次煎炸后不再使用的油),地沟油(经厨房下水道、油烟机等渠道排入市政下水管网前经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分离处理后产生的油脂),潲水油(餐桌剩余食品中的含油脂废水、废物等,又称“泔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油脂,以及集贸市场产生的废弃动物油脂。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页指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责声明 : 88iv设立此一网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公众人士提供清楚准确的最新资料,但在整理资料及编写程式时或会有无心之失。故88iv特此声明,此一网站所载的资料如有任何不确之处、遗漏或误植错字,并引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亏损,88iv概不负责,亦不会作出任何赔偿(不论根据侵权法、合约或其他规定亦然)。此外,88iv并不保证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乃属正确无误及完整无缺,亦不担保可以及时将资料上网及内容适合有关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