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及棉花期货,中国棉花收储机制
2013年12月31日
周一纽约期棉续扬,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美国棉花的需求预期持续强劲,且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为四年来最少,故在供需不均的前景下,激励投资性买盘进驻,而投机客亦随技术性讯号买入。分析指,尽管期棉价格从上月低位76.65美分反弹了逾10%,美国棉花每周的出口步伐一直十分强劲。
中国将取消具有争议的大豆及棉花收储机制,改以直接补贴棉花农户。棉花收储放宽标准,无疑是对市场的一大刺激,棉价连续两日大幅上涨,但从当前棉花市场的格局来看,市场还不构成转势的基本格局,因此棉价回落的概率较大。近期建仓的多头谨慎持仓,不宜追高,上攻乏力时可择机放空。棉花期货受到政策性利好,延续了前几日的上攻态势。交易量较上一个交易没有明显变化,而收盘价出现了新高,后市上涨空间不大,需谨慎做多。
目前棉花产业陷入困境,产业多个主体都没能获益。目前棉花产业问题的焦点就是棉花原料成本太高,需求又不旺盛。近3年国家收储政策导致中国棉花、纺织和服装行业陷入困境,国内棉花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棉花行业是在走下坡路。分析指,政府将结束棉花收储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导致国内外棉价脱钩,而且还造成政府的棉花库存庞大。
2011年,棉花价格一度暴涨至每吨3万元左右,政府出台棉花临时收储的政策,以控制棉花价格暴涨暴跌带来的风险,政府宣布以每吨1.98万元的价格收购国产棉花,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防范价格暴涨暴跌对农民造成冲击。
2013年,承担国家收储计划的中储粮总公司全面完成一系列粮食调控任务。 1-11月,累计完成各类政策性收购和轮换收购超过1亿吨,收购量占全国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32.6%,为近年来收购量的最高水平。而自2011年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国家累计收储棉花1000万吨左右,这占到了全球棉花库存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