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應對中國競爭 歐盟擬利用泛歐洲補貼刺激電動汽車需求 @ 2025-02-01T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盟 關稅 電動車
Concept:特斯拉對歐盟 , 挑戰歐盟電動車關稅
路透社23日報道稱,提交至歐盟普通法院的文件顯示,比亞迪、吉利和上汽集團三家中國車企均就歐盟去年對中國制造電動汽車征收反補貼關稅提起訴訟。法院暫未提供案件的進一步細節。歐盟中國商會表示,代表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行業機構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22日也提出申訴。歐盟委員會表示,已了解相關案件,歐盟方面有2個月零10天的時間准備辯護。
12月是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後的第二個月,此前歐盟發現國家補貼為所有中國產電動汽車帶來了不公平的優勢。
歐盟委員會星期一(1月27日)表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和德國汽車巨頭寶馬已在歐盟最高法院就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的進口關稅提出異議。
歐盟先前針對在中國制造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包括調查中國政府的支援是否對歐洲車商構成不公平削價競爭。其後在去年10月底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征關稅。
目前,歐盟和中國仍在就歐盟的汽車關稅進行更深入的談判。之前有歐盟高官認為,歐盟可能用最低價格來代替關稅。中外6家車企的訴訟,而且未來幾天可能還會有其他車企加入陣營,將有推動歐盟反思其關稅政策,敦促歐盟與中國達成取消關稅的協議。
去年 10 月底,歐盟在完成反補貼調查後,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加征額外關稅,其中比亞迪稅率為 17.0%,吉利 18.8%,上汽 35.3%,這三項關稅均在歐盟原本 10% 的標准汽車進口關稅之外。
內地汽車市場環境惡劣,車廠扭盡六壬開拓利潤率高一截的海外市場,偏偏歐盟以加征關稅「斷人米路」。已獲「從輕發落」的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跟隨德國寶馬(BMW)、上汽集團、比亞迪股份(01211)等車廠,把歐盟委員會告上歐盟司法法院。
歐盟中國商會24日刊文稱,盡管去年10月份歐方加征關稅,但去年12月份中國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電動汽車出貨量仍「大幅增長」。懲罰性關稅的負擔或終將轉移至消費者,而中歐在電動汽車市場及產業鏈上的合作更迫在眉睫,業界急切期待雙方磋商談判的破局轉圜。
盡管去年10月開始征收了關稅,但去年12月,中國向歐盟27個成員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大幅增加。在經歷了兩個月的大幅下滑後,中國出口同比增長8.3%。
缺乏充分證據,未能合理認定中國車企存在補貼行為。其次,歐盟的關稅政策被認為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一種保護主義反應。數據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已從2019年的1%上升至2023年的8%,預計2025年可能達到15%。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份額讓歐盟本土車企感到壓力,但通過關稅手段限制中國車企的做法並未得到廣泛認可。
特斯拉起訴歐盟:該品牌就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提起訴訟。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針對歐盟委員會的案件將在歐洲普通管轄法院審理,可能持續六個月。特斯拉對歐盟提起訴訟的原因是歐盟對中國組裝的電動汽車進口征收高達35.3%的關稅。對於美國品牌電動汽車,這一稅率降至 7.8%。
寶馬已聯合中國生產商向歐洲聯盟法院(CJEU)提起訴訟,抗議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EV)征收的關稅。歐盟在10月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實施反補貼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