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倘中國限制進口將成歐洲豬肉業界噩夢 @ 2024-06-17T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國 歐盟 關稅
Concept:歐盟加征中國電動車關稅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如果歐盟加征20%的關稅,將讓中國出口歐盟的電動車銳減25%,價值40億美元左右,不過歐盟的消費者也將為他們購買的電動車支付"明顯更高的價格"。
歐盟執委會是在去年10月針對中國輸入歐盟市場的電池電動車(BEV)展開反補貼(ANTI-SUBSIDY)調查,依規定須於13個月內調查完畢,啟動調查9個月後並可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車施加暫時性的反補貼關稅。
張俊華指出,歐盟加征的關稅在中國車商看來十分溫和,尤其歐洲人,如忌憚中國的德國人,再加上,極右翼政黨在歐洲議會中影響力大增,此新關稅未來幾個月能否持續不無疑問,因此,中國人正為即將大舉進軍歐洲市場而慶祝。特別是,歐盟宣布加稅的隔天,中國和香港股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6月13日紛紛上漲,絲毫未見悲觀情緒,頭部企業、如比亞迪的股價更一度飆升7%,張俊華認為,這顯示中國車商自認很快就能找到方法來彌補歐盟加稅造成的損失。
但與美國汽車制造商不同的是,歐洲的幾家汽車制造商與中國市場有著緊密聯系,它們在中國生產的汽車也將被征收更高的關稅。他們批評歐盟將關稅從10%上調的舉措,擔心會引發中國的報復,以及整個市場的價格上漲和對電池動力汽車的需求下降。
綜合外電和港媒報導,歐盟6月12日宣布將向中國大陸電動車加征關稅,最高達38.1%,措施可能會在7月實施。歐方的決定勢將引起北京強烈反彈,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2日就強調,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大陸商務部12日晚間回應,中方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將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12日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有關歐盟將從下月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一事時表示,中方已多次闡明了有關立場,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的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的利益。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將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以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對寶馬集團來說,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
此前,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在其研究報告中估計,如果按照30%的稅率計算,比亞迪這樣的公司仍有實力在歐盟市場攫取份額,其SEAL U 車型(即中國市場的宋PLUS)在中國的售價為20500歐元,在歐盟的售價為42000歐元,預計其在國內市場的利潤為1300歐元,而在歐洲每輛車的利潤為14300歐元。即使加征30%的關稅,該車型在歐盟市場也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不到一個月前,華盛頓把對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提高了四倍達到100%。不過,路透社報道說,布魯塞爾肯定會將進口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定得更低一些,包括中國廠商比亞迪(BYD)和吉利(GEELY),以及西方的廠商,例如特斯拉從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電動車。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