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沖擊2.0」不同於以往 @ 2024-04-14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國 產能過剩
Concept:中國產能過剩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新能源產業通過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優勢,其產能與需求端的巨大潛力相比遠未「過剩」。西方資本利益集團鼓吹「中國產能過剩論」旨在為其升級綠色保護主義措施造勢,是遏制中國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又一話術。全球化時代,西方資本利益集團應秉持市場經濟原則和價值規律看待產能問題,與中國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讓世界各國受益於發展優質產能。
對於被耶倫點名的電動車等行業,是否「過剩」,各方存在爭議,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接受美媒采訪時說,質疑中國產能過剩「是一個偽命題」,並說從全球范圍來看,優質產能不是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
【大紀元2024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在中共宣傳和誘導下,部分中國人對歐美批評中國產能過剩存在普遍迷思與爭議,甚至誤認為外國在圍堵和阻礙中國發展;尤其是中共黨魁提出中國產「新三樣」後,一些人認為西方對中共發展高新技術存在不公平對待。那麼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耶倫:強調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並非出於「反華情緒」或「脫鉤意願」
耶倫: 中國產能過剩禍害全球 中方: 為貿易保護主義找借口
耶倫說,她和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都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不過,她又說,強調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並非是因為有反華情緒或是有與中國脫鉤的意願。
  從相關主要指標來衡量,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也站不住腳。法國企業家阿諾·貝特朗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從產能利用率、庫存水平以及利潤率這三個關鍵指標分析,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產能過剩」,「寧願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別人,也不願面對現實」,「產能過剩論」再一次證明了西方糟糕的領導力。彭博社近日發文認為,美歐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抱怨缺乏數據支持。首先,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增加的同時,價格也在上漲,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平均售價大約是中國國內的兩倍,這一方面說明西方所謂「傾銷」的說法站不住腳,另一方面說明市場需求正在增加,何來「過剩」之說。其次,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出口占生產的比例遠低於德國、日本和韓國等汽車生產國。彭博社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指出,西方擔心中國新能源產品沖擊世界,但相關技術產品在中國出口中所占的份額仍然相當小。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訪華行程落下帷幕,但圍繞中國產能過剩的爭議依然沸沸揚揚。受訪學者認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確存在產能過剩,但成因與後果均有別於10年前鋼鐵等建材的產能過剩。
2024年4月8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北京的記者會上指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耶倫會晤李強,再提中國產能過剩,並表示美中需進行「艱難」對話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