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今日信報- 理財投資- 今年雙11不太冷消費行業可尋寶- 信析-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 2023-11-12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消費 中國 雙十一
Concept:消費者雙十一購物
貝恩公司表示,宏觀經濟因素迫使中國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而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對未來家庭收入的擔憂,嚴重影響消費者的信心。
中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將在今天(11日)午夜落幕,但隨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放緩,今年消費者顯然沒有被巨額促銷與折扣吸引。 由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構思的「雙十一光棍節」是在2009年推出,後來發展成為一年一度零售盛會。今年的購物節持續超過一周時間,根據顧問公司貝恩(BAIN)近期的報告,去年雙十一的銷售額達到1.1兆人民幣(1,530億美元)。 但貝恩今年的調查顯示,7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不打算在促銷期間花費比平常更多的錢。 23歲的應屆畢業生張楚文(ZHANG CHUWEN,音譯)告訴法新社:「現在人們的消費減少了,人們並沒有太多購物欲。」 張楚文說她的朋友們轉而利用促銷季來購買「日常必需品」。 其他民眾表示,今年的雙十一優惠不如往年,有些網站提前漲價,到了節日才降價。 21歲的官永浩(GUAN YONGHAO,音譯)告訴法新社:「價格與其他時間相比並沒有太大不同。」 官永浩補充說:「所以我沒有買任何東西」,「我們會節省一點,因為我們賺的錢變少了。」 北京電商諮詢公司WPIC MARKETING AND TECHNOLOGIES的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庫克(JACOB C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中國的消費者似乎比較願意揮霍。 2019年的雙十一期間,消費者24小時內就在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上花費了380億美元。
日報道,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一邊是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的各路電商,一邊是經濟疲軟大環境下缺乏購物欲望的中國民眾:走過十余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似乎已經不再具備以往的光彩。
中共統計局周四(11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下降0.2%,再度陷入通貨緊縮;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持續下降。這凸顯了中國經濟難以通過提振內需,進而支撐經濟增長的困境,也增加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反彈的質疑。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更多消費者趨向「理性消費」,京東人員透露,「高價商品還是有許多消費者願意買單,但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成為消費趨勢。」對比各大平台找出購物的最優方式,讓雙十一從「爆買」走向「精打細算」。
內需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毋庸諱言,但對體量如此之大的中國,如何促內需卻是一個復雜問題。「雙11」對國民經濟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激發全體居民消費熱情的更簡單抓手。在傳統經濟時代,很難想像在短時間內發動數億消費者參與一場集體消費活動,但數字經濟時代則可以輕易做到,對經濟形成實際性拉動。
我們工作室本身是做原創動漫IP形象,IP產品除了可以觸摸到的產品之外,消費者也會有一些治愈的情緒。今年「雙十一」的話,10月31號,(11月)1號、 (11月)2號,相比上個月,照平日的銷售額來講增長了500%,店鋪整體一天賣掉1000只公仔,「雙十一」(活動)當天的話,(銷售額)大概六七萬塊錢。
中國消費降級沖擊,雙十一最大的贏家可能是拼多多?市場專家最新解讀
每年「雙十一」,各電商平台「交戰」火熱。諸如低價、滿減促銷、立減優惠等讓利措施,在刺激消費者下單、激活消費活力的同時,也難免產生退貨換貨、物流包裹賠償等問題。在此時間窗口,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相關騙局,及時且必要。一方面,消費提示有利於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消費者提提神、醒醒腦;另一方面,相關提示也壓縮了詐騙者的「發揮」空間,盡量減少可能產生的詐騙損失。
在各大電商平台上,記者注意到,國貨品牌都備受消費者追捧。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這個消費旺季,全品類統計中,網絡零售額排名前20的品牌中,國產品牌占據11席。
在雙十一,血拚的不只是消費者。如今,雙十一不止從「購物狂歡節」變成了「購物狂歡季」,各大電商平台、商…
數據更為直觀揭示了這一趨勢。普華永道發布的《2023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51%的中國消費者正在減少非必需品支出,而對於必需品,人們開始選擇更低價的購買途徑。
艾媒咨詢在去年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雙11”網絡口碑指數為65.9,中國網民對 “雙11”的態度較為平常,整體評價並沒有非常高。調研數據顯示,49.9%消費者比較不喜歡 “雙11”的各種玩法,希望“雙11”增加更多的創新游戲玩法和加大滿減力度的消費者較多,分別占比47.5%和44.7%。
從雅詩蘭黛到CANADA GOOSE,再到蘋果公司,都已受到中國消費者減少開支的影響。
就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而言,報告認為,本屆消費者變得更「追求商品價值感」,這也導致了品類的兩極分化——消費者更傾向於在「雙十一」集中購買紙巾、洗手液、方便速食和寵物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但減少了家電、家具等單價較高的非必需品的消費。同時,外出就餐、旅游等領域的消費有所增加。
在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看來,商家開展各種促銷活動無可非議,但所有促銷活動必須依據一個公平合理、公開透明的促銷規則,不能通過“格式條款”方式減輕或免除自身責任、限制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
下午下播之後,吳小芳又開始忙碌地和團隊開會復盤,對消費客戶做分析從而選定更適合客戶的商品,以為下一次的直播做好准備。「今年的雙十一和往年的有點不一樣,銷售壓力甚至比去年大一點。」曾是資深銷售的吳小芳對市場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雙十一研究報告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消費者計劃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減少消費支出或維持去年水平。於是吳小芳也及時調整銷售策略,決定拓寬直播平台,同時在抖音、快手、京東、微信視頻號等多個平台直播,以獲取更多的流量。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