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華為Mate60 Pro︱專家:整體基本實現國產可與衛星通話拋離對手 @ 2023-09-07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華為
Concept:
富瑞相信,中國暫未具備能力以高良率量產7納米晶片,即無法百分百以國產7納米晶片支援全數MATE 60 PRO生產,甚至要支持300萬至500萬部MATE 60 PRO的生產,對華為已甚具挑戰性。MATE 60 PRO的供應可能因為晶片而受限制,部分旗艦手機現時所采用的晶片,是華為以往向台積電購買並囤積的5納米晶片。
在晶片拆解潮之初,不少人認為這批晶片是2020年9月華為被美國正式制裁之前,由海思(HISILICON)設計、台積電(TSMC)制造出來的庫存。然而,MATE 60 PRO的GPU(圖形處理器)是全新設計的,便不可能存在著使用2020年麒麟9000存貨的可能性。內媒「虎嗅」則從MATE 60 PRO的CPU(中央處理器)架構研判,這是「一枚此前未曾公布的自研晶片。如果情況如此,這也意味著華為的這枚晶片一定基於國內芯圓廠的14納米或7納米制程工藝代工」。
大陸華為推出最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種「中國不畏美國打壓」、「中國重返5G行列」的輿論甚囂塵上。但專家指出,華為新手機是否具備「真正意義上的」5G技術還有許多疑問,如華為發布新機卻異常低調,手機規格參數也十分隱晦,其搭載的中芯國際7奈米晶片也被指制造工藝過時,缺乏商業性。
目前還有很多謎團待解:例如第一,中芯和華為開發晶片進展到何種程度?第二,他們是否有能力以合理的成本來量產晶片?第三,華為計劃生產多少MATE 60 PRO也不得而知,目前MATE 60 PRO幾乎一上架即銷售一空,可見產量相當有限。
華為上周開賣MATE 60 PRO,聲稱這款手機具備撥打衛星電話的功能,但未提供內建晶片組的任何資訊。根據中國買家在社群媒體張貼的拆解影片及網速測試,MATE 60 PRO下載資料的速度超越其他頂尖5G手機。
華為新機MATE 60 PRO忽然發售兼大賣,引起外界關注其性能到底有何突破,是否可以克服美國近年的技術打壓。央視訪問專家分折,MATE 60 PRO的晶片麒麟9000S及其他零件,基本已國產化,如實現全國產意味突破「卡脖子」問題。而華為新手機的衛星通話功能亦是遙遙領先的,即使連馬斯克的星鏈也沒能實現。不過,承認在晶片制程上,距離最先進5G晶片還有3到5年差距。
華為MATE系列手機是華為多年前就熱賣高階手機,但受到美國禁令影響,5G庫存晶片斷供,銷售量慘滑。不料,8月29日華為突然在華為商城等平台上線開賣MATE 60 PRO手機,售價人民幣6999元(約台幣3萬585元)起,引起市場矚目。
小編今(7)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華為上周突然推出全新5G旗艦手機MATE 60 PRO,並搭載由中芯國際制造的先進晶片「麒麟9000S」,一舉震動全球業界。MATE 60 PRO連日來在中國大陸引爆熱銷潮,機構認為,華為新機恐將讓9月稍晚上市的IPHONE 15,損失38%的中國銷量,加上傳中國禁止政府官員工作時使用IPHONE,2大利空夾殺,拖累蘋果股價重挫3.6%,創下一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華為近日開售的最新手機MATE 60 PRO,搭載由中芯國際以7納米技術制造的晶片,引起市場關注。事件被指反映即使中國在美國制裁下,仍能生產先進半導體。
華為推出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表示,MATE 60 PRO自8月29日開賣後需求強勁,下半年出貨計劃已提升約20%,至介乎550萬至600萬部。 他指出,對比舊款機型,MATE 60 PRO的需求顯著強勁。按此市場趨勢,MATE 60 PRO在發售12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預期至少將達到1,200萬部。 郭明錤指,排除潛在非商業風險後、受惠於MATE 60 PRO的市場需求及影響力,華為手機今年出貨量將按年增長65%至3,800萬部,展望明年出貨量至少達到6,000萬部。 華為MATE 60 PRO需求強勁,他相信華為供應鏈中,受惠中國廠商眾多,例如在半導體方面,從事晶圓代工的中芯國際(00981.HK)、L-PAMID的唯捷創芯(688153.SH)、負責電源的聖邦股份(300661.SZ)及南芯科技(688484.SH)、無線充電的美芯晟(688458.SH)及進行封測的長電科技(600584.SH)。 此外,光學板塊中,受惠廠商料包括負責鏡頭的大立光、負責模組的舜宇(02382.HK)等。(CY/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
中國手機品牌華為日前無預警開賣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在美中科技戰的晶片封鎖下,仍突破重圍推出5G手機備受關注。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明亮看世界》中分析,華為新款旗艦機運用中芯國際提供的7奈米9000S晶片,恐會壓抑到台廠的某些訂單,美國目前也對制裁華為出現2派意見;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則說,華為突破重圍確實是對美國對中發起科技戰的打臉。
IPHONE 14系列機型的銷情差不多,而假如華為MATE 60 PRO銷量達到500萬部,則可能會讓IPHONE 15損失38%的潛在中國銷量。華為新手機不僅吸引華為擁躉,還對將其視為中國戰勝美國制裁標志的更大客戶群產生吸引力。不過,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計劃出貨量可能是1000萬部,在這情況下不太可能全靠國產的7納米芯片,預計會將國產芯片和之前囤積的台積電代工芯片混用。
台灣一向以半導體產業自豪,尤其台積電更被視為護國神山,其技術目前領先全球。過去大家認為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在設計方面落後台灣三年,制造則差距五年,但目前看來有必要重新評估。尤其中國大陸原先就已具備制作中階晶片的能力及設備,從現有的基礎向上發展到高階並非無中生有,進行改良相對容易。尤其在晶片的表現上,除了透過提升制程技術來創造更高階的晶片,也可用「設計」及「封裝」上的創新來彌補不足。此次華為新手機以其技術達到5G的速度,就證明中國的技術能力已可成功使用替代方案達成高階表現,實力不容小覷。
遭美國封鎖,時隔三年再出新機MATE 60 PRO的華為,受到各方關注。近日,有傳言美國將邀請任正非赴美參加人工智能大會,遭華為拒絕。傳言在網絡被各大自媒體帳號轉載,今日(5日),華為回應表示,網傳信息純屬造謠。
美國華爾街日報昨天(9/6)報導,中國疑似為了反制美國,下令公務人員在工作中不得使用蘋果手機,剛好華為最近推出新機MATE 60 PRO,時間點很巧,而華為新機用中芯國際晶片,也讓美國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質疑,中芯可能違反商務部的貿易限制。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中國電子設備生產商華為推售全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被指采用了7納米晶片,顯示華為疑似成功突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先進晶片制裁。富瑞預計,新手機或導致蘋果尚未面世的IPHONE 15未來在華銷量大跌38%。另一邊廂,美國表示會了解華為新機內含的中國制晶片詳情,表明應繼續對華實施「小院高牆」式技術限制。有美國議員認為,有必要對中芯國際(00981)展開調查,因為相關公司似乎違反了美國的制裁規定。 投行富瑞的供應鏈渠道調查顯示,華為正准備付運1000萬部MATE 60系列新機。盡管MATE 60 PRO支援5G網絡,富瑞指其所內置的「麒麟9000S」處理器,表現僅與2017年面世的IPHONE 8所采用的「A11 BIONIC」處理器相若。不過,富瑞點出MATE 60 PRO的吸引力在於它是華為遭美國制裁後首款5G手機,且可能采用了國產7納米晶片,象征中國或已戰勝美國先進晶片禁令,故新機所吸引的對象不限於華為現有粉絲。 富瑞:象征戰勝禁令添吸引力 富瑞相信,中國暫未具備能力以高良率量產7納米晶片,即無法百分百以國產7納米晶片支援全數MATE 60 PRO生產,甚至要支持300萬至50
華為上周起推售的全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被指采用了7納米,甚至是5納米晶片,意味中國或已成功突破美國所施加的先進晶片制裁。
華為上周發表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後,引發不少大陸愛國民眾亢奮,舉國浸淫在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狂喜之中,但也導致美國可能進一步緊縮對中國科技輸出管控等負面效應。為此,大陸官方媒體開始為華為新機所掀起的熱潮降溫,北京經濟日報6日就發表評論文章稱,「說輕舟已過萬重山,或許還為時尚早」,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才可能實現突破。
華為8月29日無預警開賣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搭載麒麟9000S處理器,網路多項實測顯示,MATE 60 PRO支援5G網路速度,意味華為與中芯國際攜手突破美國的5G晶片封鎖,但華為拒絕證實,表示要等9月發布會。
不過,該行認為,華為低調推售MATE 60 PRO的策略十分明智,可引起大量消費者興趣,並指若MATE 60 PRO售價達7000元人民幣以上,或會影響IPHONE 15銷情。
華為新手機MATE 60 PRO周一(4日)開售,內地多間手機門店大排長龍,市場關注華為是否已突破美國5G芯片禁令,華為意氣風發之際的同時,創辦人兼總裁任正非再發表「熱血」內部講話,稱華為儲備人才不儲備美元,「我們要建立一個自己的高端人才儲備庫」。
美國正在努力查明中國華為在晶片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的全部細節。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二(9月5日)表示,政府想知道華為MATE 60 PRO處理器的精確組成。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