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香港8月私營經濟持續收縮但走弱幅度收窄- RTHK @ 2023-09-05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經濟 中國
Concept:中國制造業
周四官方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五個月萎縮。不過,隨著新訂單回升,制造業下滑拖累中國經濟的局面或有望結束。
本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31日發布,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上升,顯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分項指數變化顯示,市場需求穩中有增,生產增長加快,大中小企業協同向好運行,市場價格聯動上升,企業預期較為樂觀,經濟向好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是搶抓數字經濟戰略制高點、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機遇期。應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機遇,充分運用前沿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傳統模式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系統化改造升級,推動制造業全產業鏈實現生產模式、運營模式、企業形態的根本性變革,構築「中國創造」新優勢。
中國經濟再顯疲軟跡象:制造業和消費者支出均萎縮
中國經濟疲態繼續 制造業、消費雙萎縮
【財新網】隨著高溫多雨影響消退、穩增長政策陸續出台並逐漸落地,2023年8月,中國制造業景氣再度升至擴張區間,但服務業擴張減速,經濟修復動能仍然偏弱。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央行(BOK)發文指出,德國經濟低迷,恐使其從歐洲成長引擎轉變成「歐洲病夫」,而德國當前的經濟困境對南韓具重大意義,因為「南韓制造業的高占比以及對中國的依賴,與德國經濟類似,此外,因人口高齡化導致的勞動市場明顯變化也有明顯相似之處」。
在7月短暫跌至收縮區間後,8月中國制造業重現擴張,供需改善。《財新網》公布8月底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1,高於市場預期的49,較7月回升1.8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 從分項指數看,8月制造業供需均恢復擴張,制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反彈至榮枯線以上。在市況改善、銷售回暖的拉動下,雖然部分企業因氣溫偏高而減少開工天數,但整體產量仍有增長。當月消費品類和投資品類制造業的產量和需求上升,中間品類產量大致持平。外需依然疲弱,8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收縮區間小幅回升,三大品類出口需求均下滑。 供求好轉帶動制造業就業情況明顯改善,8月就業指數六個月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且為2010年4月來最高。在7月輕微收縮後,8月制造業采購活動同樣重現擴張,但原材料庫存指數降至收縮區間。 企業生產大於銷售,同時部分企業發貨延誤,導致8月產成品庫存繼續增加。8月金屬等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4月以來首次回到臨界點上方。制造業企業家對未來一年的增長仍保持樂觀,但8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降至近11個月來最低。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8月中國制造業景氣度改善,除出口不振,供給、需求、就業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但內部需求不足和弱預期的問題或在更長時間形成負面循環,疊加外需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恐不斷加大。當前,穩預期和增加居民收入仍是施策重點。內外部經濟環境形勢日趨復雜,相關支持政策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加。(T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拉緊互利共贏的合作紐帶」「強化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習近平主席在視頻致辭中宣布四個方面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充分彰顯了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大國擔當。新征程上,我們將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提升服務貿易標准化水平,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強同各國的發展戰略和合作倡議對接,培育更多經濟合作增長點,加快培育服務貿易數字化新動能,支持服務業在綠色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服務貿易與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以中國大市場機遇為世界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服務。我們堅信,各國各方同中國一道攜手,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融通、以服務創新培育發展動能、以服務共享創造美好未來,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新動能、作出新貢獻,就一定能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走穩走實。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是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中國制造業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2022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GDP比重為27.7%、占全球比重達30.38%。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任何產品都能在中國找到合適的供應商、制造商,外商在中國制造業投資的供應鏈綜合成本優勢無可替代。在制造業規模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同時,中國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
美國改寫貿易規則,加上其他經濟變化,已導致中國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占比下降,同時,來自越南和墨西哥等其他低成本國家的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占比上升。拜登政府還加大了刺激力度,推動國內的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美國制造業的建設已經加快。
借著「印尼制造4.0」,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目標是成為制造業強國。振興後的印尼經濟是否有助於結束德國對貿易巨頭中國的依賴?
在國際方面,歐美及中國制造業PMI指標雖持續低迷,但美國及中國新訂單指標已出現反彈,中國因華北風災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而沖擊其經濟活動,增加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國內制造業因科技產品即將進入銷售旺季,備貨需求增加,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指標皆較上月回升,推升需求面指標表現。國內股市雖出現震蕩小漲,但成交值明顯放大,加上制造業廠商看好本月景氣表現較上月調查時增加,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