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7月財新制造業PMI降至49.2 時隔兩個月景氣再度萎縮 @ 2023-08-02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經濟
Concept:內地經濟 , 財新中國制造業
展望未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要精准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接下來,各類宏觀政策會朝著提升經濟復蘇動能方向全面發力。其中,銀行信貸投放會提速,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快水准,各地各部門促消費力度將明顯加大,特別是房地產支援政策會大幅加碼。這將對制造業供需兩端形成比較明顯的提振作用。「我們判斷8月制造業PMI有望升至50%以上的擴張區間,並將在9月延續。」王青說。(記者 張莫)
本報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齊志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3%,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平穩上升,制造業景氣水平持續改善,顯示經濟趨穩向好運行。
從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各分項數據看,6月制造業需求疲弱,供給隨之同步收縮。當月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分別錄得1月和2月以來的新低。調查企業反映,近期市況疲弱,客戶需求相應下降,新訂單在連續增長兩月後重現下降;受此影響,制造商產出也輕微收縮。外需是拖累制造業需求的主要因素。由於海外經濟衰退風險增加,外需明顯不足,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降至2022年10月以來新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上半年,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取得較快增速,與實體經濟穩中向好密不可分。富有「含金量」的半年報,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的信心。
財新周二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活動持續收縮,此前兩個月的擴張步伐也顯得疲軟,產出和新訂單均出現減弱,進一步證實中國經濟復蘇步伐放緩的跡象。8月1日公布的7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2,跟上個月相比降低了1.3個百分點。這個指數高於50表示擴張,低於50表示收縮。
PMI數據給亞洲的前景蒙上陰影,亞洲在防疫限制和供應鏈瓶頸緩解後依靠制造業復蘇來推動經濟增長。但中國的反彈令人失望,加上美國和歐洲的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正削弱對該地區商品的需求。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7月制造業景氣度降至收縮區間,宏觀景氣度低、經濟下行壓力大仍是不爭事實。中央政治局定調目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政策層面保就業、穩預期、增加居民收入仍是重中之重。目前貨幣政策對供給端提振效果有限,針對需求側的積極財政政策更應成為優先選項。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金融業加大力度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既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也有助於推動自身轉型升級。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多措並舉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效,為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穩定的低成本資金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近期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落實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國經濟】內地7月制造業PMI升至49.3 非制造業PMI回落至51.5遜預期 ING:服務業將與制造業同陷收縮(第二版)
▲ 【中國經濟】內地7月制造業PMI升至49.3、連續4個月低於50 非制造業PMI回落至51.5遜預期
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低迷 7月制造業PMI來到49.3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