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財新中國5月制造業PMI重返擴張3個月來首次改善- RTHK @ 2023-06-02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中國
Concept:內地經濟 , 中國財新制造業
【明報專訊】財新昨日公布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按月上升1.4點至50.9點,是4月收縮後再次重返50點的擴張區間,亦好過預期的49.5點,走勢與周三(5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制造業PMI按月再跌0.4點,連續兩個月跌入收縮區間的走勢分歧(見圖)。由於出口型和中小企在財新PMI比重較大,分析認為數據顯示出口企業表現較佳,但也可能由於財新過度調節季節性因素所致。
內地5月制造業PMI報48.8 按月小幅回落|中國經濟
招商局港口公布,今年首4個月碼頭吞吐量4293萬個標准箱,按年下跌1.5%;大中華區碼頭吞吐量則跌0.6%至3218萬個標准箱,海外碼頭吞吐量跌4.1%至1075萬個標准箱。 董事總經理徐頌說,目前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和政治局勢等因素影響,各地經濟表現有差別。他指,歐美港口表現有所下滑,但斯里蘭卡及巴西等地吞吐量仍有良好增長,期望今年總體吞吐量能保持低單位數的平穩增長。他認為,雖然近期航運價格波幅較大,但港口業務相對平穩,相信隨著內地持續推出措施帶動經濟復蘇,對今年業務前景平穩樂觀。 副主席嚴剛則指,內地恢復對外通關後,外貿要到農歷新年後才開始恢復,港口吞吐量跌幅已經逐月收窄,相信今年全球經貿往來會逐步恢復,加上中國經濟回復向好,以及東盟貿易規模持續擴大,相信有助下半年業務表現。 集團提到,今年的海外投資計劃,會重點關注東南亞參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的地區,以及經濟增長較快的中東和拉美國家,會特別留意制造業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投資,期望今年能有進展。
相關報道【財新周刊】社論|青年就業系於經濟內生動力【財新周刊】財新周刊|特別報道:化解就業難財新PMI分析|制造業重現擴張 就業和企業預期明顯走低5月統計局制造業PMI降至48.8 連續兩月位於收縮區間青年就業「疤痕效應」來自何處【就業觀察】應屆生求職持續承壓 中小企業主導招聘市場4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收窄至18.2% 采礦業降幅擴大、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
美國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最近通過了債務上限法案,並支持市場的樂觀情緒,因為執政的民主黨在參議院占主導地位,現在可以輕松避免違約。值得注意的是,樂觀的中國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黃金的上行勢頭增添了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財新制造業PMI 3個月來首次突破50.0,表明經濟活動有所增加。中國5月財新制造業PMI升至50.9,高於預期和前值的49.5。
中國在5月31日發布的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處48.8的收縮區,惟翌日發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卻重返擴張區,達到50.9,並超出市場預期。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指,當中原因有兩個原因,造成2個PMI數據有差異。
盡管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令人憂心,但是周四一份民間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5月份呈現擴張局面。5月份財新/標准普爾PMI指數從4月份的49.5,向上攀升至50.9,超過經濟專家預期的49.5。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說:「始終這些是軟性的PMI指標,會跟硬性的實際經濟活動指標存在一定分歧,若看整個制造業或工業生產,我們覺得今年都會保持擴張的趨勢,但復蘇力度未必真的會有改善。服務業方面,跟去年比較或會出現一個較強勁反彈,亦是今年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
伴隨新訂單增加、產出擴張,5月中國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優預期升至三個月高點,重返擴張區間,顯示供需有所改善。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制造業PMI升至50.9,創三個月新高,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49.5。周三公布的官方PMI則顯示活動萎縮。
財新制造業PMI高於預期,重新點燃了人們對中國主要經濟增長動力復蘇的希望。
【財訊快報/陳孟朔】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的制造業活動意外增長,以及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暫停債務上限的議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周四六大基本金屬只有期鉛示弱。GMT 1603,指標期銅急漲1.9%,至每噸8,241.5美元,5月月線急跌5.9%。荷蘭國際集團(ING)預計,未來幾天銅價仍將波動,對中國的任何政策變化作出反應,2023年均價料達到每噸8,500美元。「近期,銅價可能繼續被中國經濟復蘇步伐以及美國聯准會(FED)加息路徑所左右。」伴隨新訂單增加、產出擴張,5月中國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優預期升至三個月高點,重返擴張區間,顯示供需有所改善。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制造業PMI升至50.9,創三個月新高,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49.5。周三公布的官方PMI則顯示活動萎縮。在取消從LME新加坡注冊倉庫交割3,175噸鋅的倉單後,LME有倉單鋅庫存降至78,650噸。對LME市場有能夠快速交割的鋅供應的信心,推動現貨鋅較三個月期鋅貼水在周三收盤時達到每噸18.75美元,為2022年3月中以來最大。期鋅漲1.6%,至每噸2,284美元;期鋁漲1.7%,至2,285美元;期鎳急漲3.
《經濟通通訊社1日專訊》民間數據顯示內地5月制造業供需小幅擴張,供應鏈繼續恢復,今日公布的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9,較4月回升1.4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重回擴張區間,市場原預期與上月持平。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制造業PMI並不一致。統計局公布的5月制造業PMI為48.8,較4月低0.4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低於榮枯線。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冷熱不均:市場供求大幅改善,企業采購和補庫亦較為積極;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就業惡化、價格水平下跌,以及樂觀預期淡化。這種分歧反映出目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市場主體信心不強的事實,更加凸顯擴大和恢復需求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嚴峻,通縮壓力累積,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改善預期應是政策優先選項。
盡管財新5月份制造業PMI數據不錯,且該指數的制造業生產分項指數升至去年7月來最高,但是這項數據也顯示,制造業企業主對未來一年的預期明顯下滑。5月制造業信心指數降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低於長期均值。不少企業擔心經濟不穩定性仍將持續,尤其是海外市場,不利於生產經營。
內地5月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9點,按月升1.4個百分點,繼兩個月後回升至擴張區間,相反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5月中國PMI,反映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按月走弱。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在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前或後,政策加碼時點可能提前。
亞洲經濟大幅仰賴中國大陸復蘇的強度,目前看來中國大陸成長疲弱將對當地貿易伙伴造成負面影響。標普全球財財智主管表示,中國大陸、歐洲及美國等關鍵出口市場的需求下滑,拖累了制造業的表現。
財新中國5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9,高於4月的49.5,重返50以上的擴張水平,亦是3個月以來首次改善,受惠於市場供求同步回暖。雖然PMI改善幅度小,但已超過疫情後的平均水平。 上月生產加快擴張,分項指數回升至近1年高位,受惠於新訂單增加,新出口業務量亦輕微加快擴張,反映客戶需求轉強。 采購量及投入品庫存亦上升,而供應商產能進一步改善,交貨速度加快,成本壓力紓緩,平均投入成本連續兩個月明顯下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制造商普遍下調產品售價,讓利客戶。 不過,反映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看法的企業信心跌至7個月新低,由於擔憂全球經濟仍有不確定。企業對增加人手保持審慎,5月就業規模持續下行,並創2020年2月後最大跌幅。 財新表示,4月經濟數據普遍差於預期,後疫情時期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存疑,5月財新制造業數據參差,反映目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市場信心不強,突顯擴大及恢復需求的重要性。就業形勢嚴峻,通縮壓力累積,透過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改善預期,是優先政策。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