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今日信報- 要聞 - 中國制造業PMI報48.8 連續兩月收縮 建築服務業齊減速 勢推措施谷消費- 信報網站hkej.com @ 2023-06-01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中國
Concept:財新中國制造業
中國制造業PMI數據出爐,顯示持續收縮。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報48.8,較4月收縮0.4個百分點,比市場預期的49.5差,連續兩個月收縮。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冷熱不均,市場供求大幅改善,企業采購和補庫亦較為積極;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就業惡化、價格水平下跌,以及樂觀預期淡化。這種分歧反映出目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市場主體信心不強的事實,更加凸顯擴大和恢復需求的重要性。當前,就業形勢嚴峻,通縮壓力累積,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改善預期應是政策優先選項。
內地經濟數據遜預期,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兩個月陷盛衰線以下,國家統計局指,5月PMI報48.8%,按月減0.4個百分點,連跌3個月兼見今年新低,亦較市場預期為差。而非制造業PMI報54.5%,按月下滑1.9個百分點,亦連續兩個月走低。
反映中小企制造業經營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上月出乎預期回升至50.9,較之前一個月升1.4,市場原本預期指數只會連月維持於49.5的收縮水平。
【明報專訊】恆指昨日跌361點,收報18,234點,成交金額近1710億元。內地PMI數據遜預期,制造業細分指數幾乎全面陷入收縮,服務業也回落且遜預期,外資本就對中國信心低迷,數據公布後港股也快速跌穿周二低位。上證指近期不斷即市失守3200點,但繼續有神秘資金護盤。與中國相反,美國經濟依然偏好,樓市在高利率下依然維持韌力,創科實業(0669)股價回到低位,昨日逆市向好,可留意。
【明報專訊】內地5月份制造業及非制造業PMI均遜預期,再一次令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感失望,在岸人民幣繼續貶值,兌每美元一度跌穿7.11,拖累A股及港股同步向下。恆指昨午後一度大瀉550點,與國指、科指陷入技術熊市。恆指尾段跌幅收窄,但仍逾九成藍籌股向下,總計「五窮月」恆指累跌1660點或8.3%。有證券界人士認為,目前港股陰跌,加上成交偏淡,難以估底,恆指短期看17,600點。
【橙訊】內地5月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50.9點,勝市場預期的49.5,按月回升1.4個百分點,為兩個月後重回擴張區間。財新指,數據反映內地制造業仍具韌性,但就業形勢持續惡化,企業信心亦明顯下滑。而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5月制造業PMI錄得48.8,按月跌0.4個百分點,兩者走勢不一。
基本上,內地居民手上仍未到缺錢的地步,內部需求減緩但不至於停滯,只是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可能沒有像樣的資本市場,要解決當前的危局,盤活資本市場,讓企業有合適的平台融資,緩減債務與制造業的壓力,並帶動服務業和資產財富效應,提振消費與信心,為內部需求給力,並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是一舉多得之舉。若然國際地緣政治環境未有急速惡化,得耐心期待中國當局如何優化財政及貨幣政策,配合振興民營經濟,打好「資本市場」這張王牌,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同時,也能穩定人民幣資產價值,增加與美國角力的籌碼。
5月中國PMI再遜預期,引發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復蘇停滯,抑壓股市表現。匯豐從工業、房地產、出口3方面分析內地經濟近況,並指出中央沒有快速解決方案來恢復信心。
內地經濟出現強預期,弱實現,主要系市場低估左3年清零防疫對企業與消費所造成慨創傷,令內部需求無法重返疫前水平。再者疫情期間資產投資「國進民退」慨現象,加上科技業備受嚴厲監管打擊,致令民營經濟活力受損,至今未見復原。而由2018年爆發中美貿易戰至今,中美關系不斷惡化,大大影響外資在華投資,且歐美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全球制造業不穩下,中國亦無可避免受到牽連。
中國制造業活動持續收縮,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8,較4月下降0.4,遜於市場預期的49.5,為5個月低位;非制造業PMI則按月降1.9到54.5,為4個月低點。市場分析指出,PMI走勢不及預期,反映內地經濟依然沒有太大起色,預計當局將有穩定經濟的一系列措施出台,並會集中於提振消費,但上半年未必會減息降准,或會使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刺激經濟。 或用政策貸款 暫不減息降准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5月中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落,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仍需鞏固;制造業產需兩端有所放緩,市場需求仍顯不足,企業產能釋放受到抑制。 5月份制造業PMI繼續位於收縮區間(50以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1個行業PMI位於擴張區間,行業景氣呈現一定程度分化。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為49.6,比上月下降0.6,表明制造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新訂單指數為48.3,比上月低0.5,反映制造業市場需求繼續回落;從業人員指數為48.4,比上月跌0.4,顯示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下降。 綜合市場分析,國內信心低迷,導致消費及內需持續疲弱,進而引發居民資產負債
香港和中國內地股市周三收跌,今日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萎縮幅度大於預期。
今日公布的內地5月官方制造業及非制造業PMI均遜預期。官媒《中國證券報》文章稱,近期部分經濟指標出現波動,反映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需繼續夯實。文章引述專家表示,為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他指出,中國4月制造業弱需求凸顯並拖累生產、價格和投資表現,在這背景下,5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第3個月回落,已回到2013年以來25%分位水平,指向制造業投資信心不足;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5月份制造業PMI報48.8,遜於市場預期的49.5,較4月份的49.2進一步下滑,已經連跌3個月。自從去年底解除「動態清零」防疫限制,內地經濟迎來一輪強勁反彈,今年首季GDP猛增4.5%,被寄望重新扮演全球經濟「火車頭」。惟踏入4月至今,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反彈持久力成疑(官媒形容為「弱復蘇」),尤其是大宗消費(買車、買樓等)深陷低迷,各行業裁員消息不絕,青年失業率突破20%,近日貴州、雲南、武漢等省市政府更傳出「庫房干塘」,地方債問題有機會爆煲。
內地5月制造業PMI為48.8,低於預期的49.4,也低於上月的49.2,連跌3個月,並跌至近5個月低位,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亦跌至4個月低位。
這次港股急插,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4月經濟數據遠不及年初預期,反映內地復蘇動力緩慢,人民幣貶值推低中港股市。另一方面,美國債務危機下避險需求上升,加上聯儲局官員放鷹下,美國6月加息預期升溫,美匯轉強再進一步推低人民幣匯價跌破了「七算」,「中特估」概念股票高位回吐,資金傾向流入近期強勢的日本股市,港股亦因此受累。
中國經濟重開的反彈近期呈明顯乏力跡象,制造業活動重回榮枯線以下,消費增速也低於預期,出口形勢趨嚴峻,青年失業率創新高,更多經濟學家預計當局要出台更多政策措施,以支持經濟增長。 (ST)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