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陸羽仁- 中特估概念非一日建成|金融High Tea @ 2023-05-11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特估
Concept:
「中特估」概念股指的是大型央企,這類公司往往在戰略產業有重要作用,好似三桶油或者電訊公司,這些公司甚至因為特殊身份,在地緣政治中被針對。從中央角度,其他國家要針對的公司,就應特別受到保護,所以好似中移動(941)在被美國財政部制裁後,中央就安排回A,股價仲屢創新高。過往這些戰略公司因為要履行國家責任,有時要向社會讓利,好似中移動有寡頭壟斷優勢,所以不斷被要求減費,但如果國策要做大做強這些公司,就要在賺錢和履行責任間調整,令其成為優勢企業,這是中特估概念股估值提升原因之一。
伍禮賢認為「中特估」現時處於高位水平,長線可看好,但短線並不看好。加上恆指於周二回吐幅度較大,個別「升得急的中特估都要抖下氣」,現時不是買入「中特估」的好時機。
康︰「中特估」概念股回吐,恆指亦連跌兩日,畢竟科網股沒有上升動力,「中特估」已成為市場焦點所在。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港股昨跟隨A股進一步回調,宜守於19,500點的初部支持位,「中特估」之前升幅不少,乘機回吐,但他認為「中特估」有著低估值及高股息支持,短期不會彈完散,相反科技股雖稍見喘定,但未見資金大手入市,暫未見其轉勢跡象。對於昨天大市再試250天線,他提到其實過去兩個月已第四次於250天線穿梭,顯示市場仍在觀望大圍方向,可能要過了第二季,才看得比較清晰。
好消息未見下,港股卻連升3日並持續企穩在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昨處19,714點)以上,當中功臣是連續3日大升的內銀股,並以工商銀行(1398)3日累飆12.3%最亮麗。對於中資金融股升勢,市場歸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翻炒,中信證券更發報告推薦20只中特估概念股。
分析師表示,中特估中的高息股性價比已經減弱,投資者目光需回歸股票的內在價值。國泰君安於指出,「中特估+類債高股息資產,經過一個多月的上漲後其純股息價值已經回落(定價到了正常水准,或者超額的部分目前被定價抹平),那後面不能再僅關注高股息,還是要重點回歸其內在價值能夠改善的企業,關注國有經濟改革與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相關的資產。」
「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續回吐,當中內銀及內險股沽壓尤重,成跌市元凶,工行(01398)及中行(03988)同挫3%,報4.47元及3.27元,國壽(02628)跌2.7%報15.08元,平保(02318)走低1.8%報57.7元。對息口敏感的內房及物管股亦捱沽,龍湖(00960)挫3.9%報20.7元,中海外(00688)跌3.3%報19.92元,為表現最差的兩只藍籌,華潤萬象(01209)則下滑1.9%報38.55元。
中特估熱|大摩料中型內銀下月接力 中資尋寶潮未完 券商股揚
▲ 【中特估】內地首批3只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下周開賣
【明報專訊】中港股市的「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概念啞火,科網消費未見起色,結果雙雙結束反彈掉頭向下。既然升也中特估,跌也中特估,若想趁跌市撈底,還是以強勢的中特估為妙。
雖然煤炭價格的回落,導致業內公司一季度業績承壓,但仍有多家機構表示全面看多煤炭板塊。中信證券指出,目前煤炭板塊具有安全邊際,估值和股息率具備吸引力,後續待催化劑共振,板塊依然有明確的反彈空間。此外,煤炭行業作為國企集中行業,在「中特估」行情的帶動下,也進一步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資金熱捧「中特估」股份,盡管部分股份呈回吐,但現職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的洪灝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中字頭」國企股重估的趨勢明顯,相信國企股重估的行情未完。
【明報專訊】恆指昨日跌429點,收報19,867點,成交金額1221億元。港股昨日早市窄幅上落,但A股午後插水式下跌,港股走勢也急轉直下。筆者昨日指中特估就算見頂也不會急挫,結果卻是立即下跌。但以近期的升勢和升幅,昨日沖高回落,暫時只宜當作正常整固,若說轉勢言之尚早。中特估昨日普遍受壓,但一些落後板塊仍偏強,建材股就逆市上升。
中港市場追捧「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股份,其中內銀紛破頂,包括建行 (00939)及中行 (03988)等藍籌內銀。對於內銀的前景,建銀國際認為內銀在盈利好轉的潛在催化劑,雖然今年首季度內銀盈利按年增長2%,但預計盈利增長將在2023年逐步改善。
【青姐話】中特估 有段古
上交所擬於5月11日舉辦「發現央企投資價值,促進央企估值回歸」業務交流會,主旨為進一步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在「中特估」概念下,建設銀行(939)曾急漲,建行昨日曾高見5.7元,欲追強勢可留意建行認購證14791,行使價5.71元,2023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9倍。
近期,「中特估」行情持續演繹,中字頭股及高股息股表現強勢。多只煤炭股在行情共振下創下了階段新高。
泉基金基金經理曾萬平表示,現在買入銀行股肯定沒有大漲之前劃算。對於「中特估」先前一波的大漲行情,曾萬平認為,公募基金配置「中特估」並不多。在經濟弱復蘇、其他行業也不太好的情況下,「中特估」股票的高股息凸顯相對的性價比。「銀行存款利率、保險負債端成本都下降,凸顯『中特估』高股息的特點。」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達成和解,大家對『一帶一路』更有信心,從而利好基建和央企。
港股上日挫429點後,今日再質過百點,險守250天牛熊線(現處19704),係咪低撈中特估好時機,杜比為大家拆解。
正當投資者在大利是機,望著自己的心頭好如ATMXJ、港交所(0388)及當炒賭股或AI股在「瞌眼訓」之際,在冷不提防下,國內A股部份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如中國石油、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居然都會漲停。對上一次國內出現這種極為罕見的現象是發生在2020年的牛市中,因而令市場認為會出現救市有力的方案。令在港上市的中字頭亦突然落鑊,過去曾是股民至愛中國銀行(3988)、交行(3328)、農行(1288)、建行(0939)及工行(1398),突然創下五年新高,連帶股民的多年蟹貨中國人壽(2628)等,突然有脫胎換骨之感,帶動港股看似在20000點樓上企穩。
港股焦點集中於中特估已維持約兩個月時間。早前已跟各位分享兩頭部署: 一邊高息保障的中特估類,另一邊是成長類股份。成長類中的科技股已跌至一僕一碌,就算季度數據理想亦助力不大。今日再與各位分享另一個成長故事。對,這是一個故事。真正要看基本面發展亦有待時間驗證,高偉電子 (1415.HK) 就是故事主角。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破冰前,投資者對風險有所警惕;另一方面,市場靜候美國本港時間今晚公布的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以揣摩美息路向,港股焦點落到「中特估」概念的內銀、內險和券商股等先行獲利回吐。
五月港股以一眾「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相關股跑出,當中一眾基建股已創逾三年新高。摩根士丹利看好板塊在「中特估」、「一帶一路」及穩經濟的三重驅動下,板塊中線續具重估機會。
對於近日「中特估」概念回調,有機構認為,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國企價值逐步與其內在價值匹配,國企改革新行動蓄勢待發,後續隨著國企ROE改善預期下,「中特估」行情仍有長期機會。
近期A股的「中特估」主題在通信、石油石化、建築等板塊演繹較為充分,而港股相關行業和個股漲幅相對溫和。具體而言:通信行業受數字經濟和「中特估」雙主題的提振表現亮眼;石油石化企業具有高估值、高分紅的屬性,也是「中特估」的重要投資線索;此外,建築行業也是「中特估」的受益方向。
至於港股,在內銀股及「三桶油」發力下,恆指曾突破20,300點水平,最終收市亦升247點或1.24%,收報20,297點。多只成份股創至少一年新高,當中便包括油股及中資金融股。A股亦有理想表現,在「中特估」憧憬下,滬綜指逼近3,400點關口。若A股能延續近期升勢,港股亦有望受惠。
周樂樂:市場結構性行情明顯 關注中特估及AI板塊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