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出口降溫,預示全球貿易疲軟 @ 2023-05-10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出口
Concept:中國出口
如果按月計,4月出口下跌6.4%,進口下跌9.7%。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不少進口貨物是用於制造出口產品,因此進口下滑暗示未來數月出口將進一步受到影響。半導體出口於4月已錄得按年8%的跌幅。
中國4月出口增速放緩,進口降幅擴大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0日電)今年4月,中國出口年增8.5%,優於市場預期,然而進口則大幅衰退,年減7.9%,貿易順差較去年同期擴大82.3%。分析指出,進口低迷主要受到原油價格下跌、汽車進口替代的影響。
中國想挑戰美元霸權,邀巴西等加入人民幣好友圈,但中國民眾卻處心積慮想把錢潤到國外,五一長假在香港銀行排隊開戶,人民幣如今就像圍城一樣,外面的人想攻進去,里面的人卻拚了命想逃出來。 中國新冠疫情清零封鎖早已結束,但習近平的資訊鎖國卻變本加厲,以反間諜法之名限制對外資訊流通,央視報導指控向外商提供盡職調查等服務的跨國諮詢產業凱盛融英,淪為替境外勢力刺探與收買情報的幫凶,所雇用的中國專家遭到判刑。財金資訊平台萬得(WIND)最近切斷海外客戶訪問權限,中國學術期刊等線上資料庫也限縮美國學術機構的查詢權限。 中國公布4月出口降溫,進口衰退幅度擴大,日前公布的制造業PMI也意外萎縮,而過去防疫清零政策對消費信心造成陰影,導致五一長假中國民眾報復性出游卻不敢花錢,而連假結束後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增溫,廣東東莞重啟核酸檢測更加深人民恐慌,可見習近平雖然宣布清零結束了,但清零政策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長尾效應仍然久久揮之不去。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
中國海關總署9日發布4月的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進出口總額達5006.3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兆元),年增1.1%。其中出口額2954.2億美元,年增8.5%;進口額2052.1億美元,年減7.9%。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國今(2023)年4月出口年增8.5%,但進口進一步收縮,年減7.9%。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與3月相比,中國4月出口月減6.4%、進口月減9.7%,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愈來愈明顯,由於不少進口貨物是用於制造出口產品,因此進口下滑暗示未來數月出口將進一步受到影響;其中,4月半導體出口已年減8%。
路透報導,由於內需疲軟,中國四月的煤炭進口從上月十五個月高點下滑,銅與天然氣的進口也是如此。做為中國進口先行指標的南韓對中國出口四月重挫二十六.五%,是連續第十個月下滑;保銀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中國進口萎縮,主因在於全球需求放緩,造成中國減少加工出口與進口零組件」。
▲ 【中國經濟】內地四月出口按年升8.5%勝預期 進口跌7.9%
今年前4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94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進口8227.6億美元,同比下降7.3%;貿易順差2941.9億美元,同比擴大45%。
中國出口連續兩個月正成長,4月出口年增8.5%,略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進口則年減7.9%。這使得貿易順差從3月的882億美元,增加到4月的902.1億美元。
根據中國大陸最新進出口統計,大陸四月出口達二九五四點二億美元,年增百分之八點五,略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當月兩岸貿易持續大幅衰退;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五九點二三億美元,年減百分之十四點四;自台灣進口一五二點九六億美元,減幅更達百分之廿六點七。前四月,大陸自台灣進口五九七點二五億美元,大減百分之廿七點五。
華創證券投資顧問部總經理屈慶表示,4月單月數據比較一般,出口高增長不可持續,因中國大多數出口還是去歐美,如果歐美經濟不行還是會對中國出口形成壓力。4月進口數據比較差,顯示內需相對較差。
中國 A 股市場三大指數周二(9 日)收盤齊跌,滬指跌 1.1%,利空是最新數據顯示,中國 4 月出口成長放緩至 8.5%,進口也寫下 1 月以來最大降幅,顯示經濟復蘇面臨更大壓力。
大陸多家法人機構預測,受到低基期及外貿需求回暖或支撐中國大陸4月出口增速維持在正增長區間,但在大宗商品價格走弱、進口需求偏弱的情況下,4月進口增速的降幅或有所擴大。
大陸海關總署網站9日消息,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3.32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5.8%。其中,出口7.67兆元,增長10.6%;進口5.65兆元,增長0.02%;貿易順差2.02兆元,擴大56.7%。
事實上,中國出口面對多方挑戰。首先是外部需求疲弱,這源於歐美經濟衰退,以及美國針對中國的種種制裁行動,令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持續改變,不少廠商為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選擇將部分在華生產線轉移至區內其他地區,自然會影響中國的商品出口。歐美央行持續加息,內部經濟持續下降,對進口商品需求減弱,亦令中國的出口面臨下行壓力,且預計這股逆流將於下半年變得更大更激!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中國發布的4月份月出口數據好於預期,出口按年增長8.5%,而進口按年下降7.9%,出口好於預期,反映了環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意外穩健。
澎湃新聞報導,對於4月中國大陸出口增速,按美元計價,中金宏觀、興業研究宏觀研究部、華泰證券研究所的預測值分別為7.8%、6%和10%。海關總署9日公布的4月出口數據是成長8.9%,略優於外界預期。
【FOCUS】繼3月意外終結「五連跌」後,中國4月出口再接再厲放閃。背後除了去年上海封控的低基數效應,更有非洲、俄羅斯、一帶一路的加持。不過,鑒於領先指標制造業PMI的新出口訂單分項重回收縮,全美零售聯合會(NRF)大幅下調上半年消費品進口預測,出口業逆風恐依然當頭勁吹。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以美元計價的4月進口明顯不給力,出現意外衰退,再次突顯中國經濟動能疲乏的現實,加上中間價滑落到八周新低,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周二盤中連袂示弱,同步游走在6.92元上方。其中,CNH一度失守6.93元支撐。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期間,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年增10.6%,進口年增幅只有0.02%。單就4月而言,出口年增16.8%,進口下降0.8%,貿易順差人民幣6,184.4億元。今年前4個月期間,以人民幣計價對東盟貿易總值年增13.9%,對歐盟和美國分別為增長4.2%和下降4.2%
1. 內地公布四月進出口數據喜憂參半,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中國4月份進口同比下降7.9%,遜於市場預期的持平或微跌,跌幅亦較3月的下降1.4%擴大。4月份出口則同比增長8.5%,優於市場預期的增長8%,惟增幅亦較3月的增長14.8%回落。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貿易順差716億美元,擴大82.3%。有分析認為,4月單月數據比較一般,出口高增長不可持續,因中國大多數出口還是去歐美,如果歐美經濟不行還是會對中國出口形成壓力。4月進口數據比較差,顯示內需相對較差。此外,4月中國對東盟的出貨量放緩,相比之下,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基本保持穩定。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