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消費帶動中國首季GDP升4.5%勝預期- 20230419 - 經濟 @ 2023-04-20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國 經濟 首季 預期
Concept:中國經濟首季增長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認為,今年零售增長雖未必會維持雙位數的強勁增速,不過近期內地通脹相當溫和,有助保持居民購買力,為零售和服務營造有利環境,認為內地消費增長可以持續。雖然外貿環境不利,但3月出口表現平穩,反映內地出口有一定韌力和供應鏈優勢,該行維持今年內地經濟6%增長的樂觀預期,只要內地服務業增長,能如2021年疫後首年達高單位數增速,就可達到以上目標;高盛亦指中國首季GDP增長勝預期,但維持全年6%GDP增長預測,並將次季的按季增長預測由原先的5.5%下調至4.9%。
不久前,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測第一季經濟成長率4.1%左右,這跟市場上普遍的看法相近。為何第一季度經濟會超出市場預期?
如果觀察中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數據的細節可以發現,優於預期的成長主要是由消費所帶動。《彭博》指出,中國3月的零售數字明顯優於預期,較去年成長了10.6%,比經濟學家預測的7.5%高出許多。
匯豐環球研究報告指,中國內地首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生產總值按年增4.5%,增速是近一年來最快。匯豐指,首季經濟數據的良好開局,為內地經濟復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環球需求或將繼續放緩、勞動力市場壓力上升,加上房地產市場尚未完全回復穩定,內地仍需保持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延續復蘇勢頭。
中國首季GDP按年增4.5%,超出市場預期,大行瑞銀亦上調今年內地GDP增速目標至 5.7%,其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卻認為,內地GDP按季增長動能或見頂,料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放緩。
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數據昨日出爐,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8499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超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經濟學家預計,經濟恢復向好態勢仍會延續,預計二季度GDP可實現6%以上增長。
【明報專訊】內地周二(18日)公布首季GDP按年增長4.5%,好過市場預期的4%,多間大行昨日上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其中摩根大通上調增速0.4個百分點至6.4%,為各間大行中最高。摩通報告指,多項因素帶動首季經濟活動表現強勁,包括旅游相關的消費和服務顯著反彈,出口表現強於預期、前置宏觀經濟支持政策,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恢復也早過預期。花旗亦指服務業和房地產市場正在改善,上調經濟增長預期0.4個百分點至6.1%。
中國首季GDP超預期 汪濤:按季增長動能可能見頂
投行摩根大通發報告指出,中國鐵塔首季EBITDA及盈利分別超出市場預期的5%至8%,雖然中國鐵塔與電信營運商續簽約塔類租賃合約及調整定價,導致期內鐵塔收入按年微跌,但其「兩翼」業務增長仍保持強勢。摩通指出,市場預期其純利仍有上調空間,將利好股價表現,但投資者或會擔心中國鐵塔收入增長前景不明朗,以及未來幾季EBITDA不確定性。該行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0.8港元。
而復蘇不均衡,恰恰意味著復蘇或仍有很大空間。目前企業仍處於去庫存階段,對應於工業弱復蘇。但工業產銷率已經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位,工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降至2017年以來(除2020年首季外)最低位,繼續下降時間可能已不長久,一旦這些指標觸底企穩,預計會對工業構成利好。再加上3月出口大超預期,而出口領先於庫存周,因此下半年企業可能進入補庫存周期,對應於下半年工業復蘇可能比上半年更強。鑒於首季GDP已經大超預期,信達證券上修全年經濟預測,預計第二季GDP將達到8%以上,全年GDP將奔向6%。
英國消費物價指數增幅續處於雙位數,重燃市場對通脹的憂慮,美股道指曾跌161點,收市跌幅縮至79點或0.23%,標指微挫0.01%,納指反覆升0.03%,金龍中國指數下滑1.68%。NETFLIX首季訂戶增長遜預期,股價插3.17%;特斯拉業績出爐前宣布本月二度下調美國MODEL 3及MODEL Y售價,股價跌2.02%。大摩首季盈利大倒退,股價曾挫3.73%,收市轉升0.67%。
2023年中國第一季度GDP為28.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4.5%,高於預期的4%及前值2.9%,國家統計局更指出︰「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顯加快。」雖然首季GDP勝預期,但港股在連升3日、累升472點後有獲利回吐,恆指低開139點,報20643點,早市跌幅曾收窄至40點,高見20742點,其後再度受壓,午後更跌穿早市低位,最多跌223點,低見20559點,收報20650點,跌131點或0.6%。
隨著嚴厲的「清零」防疫封城封控去年年底解除,中國經濟今年首季的成長率高於市場預期。不過,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的逆風將為中國經濟帶來嚴峻的挑戰。
【明報專訊】內地去年底取消了大部分與疫情相關的管控措施,市場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將會出現明顯反彈,因內地居民的「報復式消費」會帶動零售業有強勁增長。故此,在去年11月港股大反彈中,消費及零售板塊也成為資金追捧對象。而事隔接近半年,內地經歷了新春假期及第一季後,消費品板塊到底能否達到投資者的預期呢?個別上市公司發布第一季業績概況,可以從中了解內地經濟復蘇的情況。
國統局發言人付凌暉指,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考慮到去年第二季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速或較首季明顯加快,但隨第三、四季基數上升,增速會有所回落,若不考慮基數影響,總體全年經濟增長有望逐步回升。他說首季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及下階段都不會通縮。
一、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本(2023)年4月14日發布的預估報告顯示,星國本年首季的經濟成長不如市場預期,年比成長率為0.1%,低於去(2022)年第四季的2.1%,是自2020年第四季以來最疲弱的季度成長。經季節性調整後,首季經濟季比萎縮0.7%,逆轉前一季的0.1%成長。其中,制造業年比從去年第四季萎縮2.6%擴大至本年首季萎縮6%,主要是受電子業拖累,為自2015年第四季以來最疲軟的表現。
去年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中國已推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於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為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4.5%,創過去4季度以來最高。分析說,首季經濟數據略超預期迎來開門紅,顯示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但3月各指標按月顯示復蘇走勢略下降,內需不足制約明顯。
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勝預期,紓緩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憂慮,惟個別美企業績未如理想,拖累美股道指周二反覆受壓,早段曾回吐近200點,收市挽回大部分失地。
中國經濟增長數據較預期佳,抵消美國聯儲局加息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國際油價變動不大。
【16:15】人民幣匯價影響高息中資股吸引力,而在中國公布優於市場預期的今年首季GDP數據後,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博士(DR IRIS PANG)最新報告預計,人民幣應在GDP數據公布後走強,因比較中美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今年會愈走愈強,而美國經濟較大機會持續放緩,料此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會在第二季浮現。
消費帶動 中國首季GDP升4.5%勝預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內地今年首季經濟增長好過市場預期,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昨表示,內地及香港受惠於經濟活動正常化,復蘇勢頭良好,預料內地經濟能達到全年增長5%的目標,香港經濟可望按年增長近4%。
較早時,中國公布的首季經濟增長4.5%,優於市場預期。交易商稱,中國經濟前景較美國佳,資金從美匯流走,消息利淡美匯。人民幣兌美元升0.02%,至6.8824元。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內地3月份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但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5%,超過市場預期,反映內地重新開放後復蘇非常強勁。至於3月內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3.9%,略低於預期;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10.6%,主要由於對疫情敏感的餐廳銷售額增長顯著改善。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