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稱美國晶片法案「護欄」條款是徹頭徹尾的科技封鎖 @ 2023-03-23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晶片 中國 補貼 美國
Concept:美國補貼 , 中國晶片
為避免中國間接受益,美國晶片與科學法規定,領取補貼的企業未來10年進行使其在中國等受關注國家的產能得以「實質性擴張」(MATERIAL EXPANSION)的重大交易時,必須全額退還補貼。細則將「實質性擴張」定義為產能的量化增長,界定「重大交易」的金額標准為10萬美元以上。
美國商務部公布為晶片商提供520億美元補貼的《晶片和科學法案》擬議細節,限制申領資助的企業在受關注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地擴張晶片業務。十年內,先進制程晶片產能增長不可以超過5%,傳統制程晶片不可以超過10%,因技術進步令儲存容量增加則不受限制,違反的企業需全額退還補貼。
美國因顧慮國安問題,禁止晶片廠商和設備商出口先進產品和技術給中國。為了合法出口到中國,美國半導體廠商輝達(NVIDIA)修改了原本的旗艦晶片H100,開發出中國專用的H800,傳輸效能大概只有原本的一半。《金融時報》報導,為加強半導體產業,中國計劃無上限補貼少數表現優異的晶片公司。
根據路透社,美國監管機構以國家安全憂慮為由禁止英偉達向中國顧客出售其最先進的2款晶片A100和H100後,英偉達21日稱,他們已開發出向中國出口的H800晶片,它與H100類似。
但歐布萊恩本人已對此辟謠,表示是惡意媒體扭曲其在安全論壇上的發言,原話應是 :「若中國犯台,台灣的晶片設施恐難完好無損」。歐布萊恩當時回應時稱:「任何指控美國將摧毀或攻擊台灣的說法,都是中共的宣傳與假訊息。除了習近平與中共,沒有人想毀掉台灣或入侵台灣。」
在美國希望以25%的投資抵減稅額吸引各國晶片廠投資後,美國政府21日發布實施細則,適用范圍僅限晶片制造相關支出,並限制在中國大陸等地的先進制程產能擴張幅度上限為5%、28奈米制程等成熟制程產能擴張幅度上限為10%。彭博資訊指出,這些限制將讓台積電(2330)要擴大南京廠營運時,面臨更多挑戰。
美國除了向本地晶片企業提供大量補貼外,還限制美國公民、企業或組織必須取得許可證,才能將晶片技術、產品帶往中國,更迫使其盟友如荷蘭、日本停止向中國供應晶片設備。其整個戰略說白了就是不公平競爭,無所不用其極來保持霸主地位。中國晶片業短期固然捱打,但美國亦不一定會是贏家。
在美國商務部公布有關限制受補貼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的護欄規定後不久,施密特表示,「護欄將加強國家安全」的半導體法保護美國及其盟友再次強調這將是有益的。針對《晶片法案》21日做出的詳細規定,美國商務部匿名官員指出,若企業違反護欄措施,將會要求退回補助款項。
在新管制中,美國禁止中國獲取美國的晶片設計技術、設備,不准中國用美制零件制造半導體設備,也不准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參與中國晶片業發展。
隨著美國加強對先進技術准入的控制,《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國將放寬部分晶片制造商獲取補貼的條件,並讓它們在國家支持的研究項目中擁有更多的掌控力。
各界對近年美中角力加劇的起源,多指向川普政府發動貿易戰。其實兩國關系由緊密至生出嫌隙的轉變,可追溯至二○○八年金融危機,使中國對美式繁榮產生質疑,及一三年南海爭議與「一帶一路」倡議,讓美國對中國不信任感大增。同時,中國不單經濟持續擴張,更在電子商務、資通訊、新能源、生技、航天科技等諸多領域展現耀眼成果,使美國備感威脅。拜登政府遂藉由《晶片與科學法》等法案,將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等新世代科技必備晶片,拉回美國本土生產,並限制廠商在中國投產及限制美裔高科技人才為中國業者所用;鼓勵生技和制藥業、電動車電池及零件業者在美國當地生產,亦是要降低對中國相關產品依賴。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宣布已經將旗艦產品修改為可以合法出口到中國的版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中國科技大廠都將成為客戶。 去年美國監管機關以國安考量為由祭出新規,禁止輝達向中國客戶出售兩款最先進的晶片—A100和更先進的H100。這類晶片對於開發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至關重要。 去年底路透社曾報導,輝達透過降低A100晶片的某些功能設計出名為A800的晶片,以符合美方對於出口中國的管制規范。 輝達周二表示,已同樣開發出一款能出口中國的H100版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中國科技公司的雲端運算部門都將采用這款名為H800的新晶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亞洲時間周三上午表示,許多年輕的新創公司正在構建大型語言模型,也有很多新創公司正投身於生成式AI技術革命,他們可以期待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在輝達AI技術支援下擁有出色的雲端運算能力。 一名中國晶片業內消息人士表示,H800主要將晶片對晶片的數據傳輸速度降低到旗艦版H100的一半左右。 輝達發言人拒絕透露針對中國市場的H800與旗艦版H100有何不同,僅表示「800系列產品完全符合出口
美國商務部21日發布新規定,限制申請晶片補貼企業的投資范圍,以避免關鍵晶片制造技術落入中俄等國;晶片計畫辦公室主任施密特(MICHAEL SCHMIDT)21日表示,將派官員訪問南韓、日本與台灣,進一步討論強化集體安全與全球供應鏈等作為。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中國不可能坐以待斃,微軟老板比爾蓋茲曾說,美國種種打壓中國的手段,不能阻止中國取得半導體晶片。目前已傳出中國針對半導體龍頭中芯、華虹、華為補貼無上限,全力擴充成熟制程再來發展先進制程 ,如果中國政府砸大錢補貼,將殺成紅海市場。
美國的科技封鎖持續擴大,中國強化扶植本土半導體企業力求突圍。外媒報導,中國將加大對中芯、華為等企業補貼,除擺脫對國外的依賴、加速復蘇,同時藉此增加對企業的控制力。
美國政府加強管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迫使北京檢討支持晶片行業的方式,改讓少數最成功晶片制造商更容易獲得補貼,並加強管理國家支持的研究。
根據外媒報道,目前全球最大和第二大記憶體晶片制造商,分別是南韓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間公司都在中國設有生產線。南韓貿易部回應指,不會迫使受美國資助的公司,關閉在中國境內的工廠,雖然只容許受資助公司在中國先進晶片的產能擴大5%、老舊技術產能提高10%,但不限制對技術、流程升級或現有設備更換的投資,預計南韓公司在中國營運的生產設施,可繼續部分擴建及技術升級。隨著技術升級,每片晶圓的晶片數量可以增加,進而促使企業擴大生產。南韓政府計劃在60天內與當地產業溝通,研究美方計劃草議的規則,並與美方磋商。
美國加強先進晶片出口至中國的管制,迫使中國正調整支持半導體業的做法,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正在讓少數最成功的晶片公司更容易獲得補貼,並對國家支持的研究進行更多控制。
知情人士透露,隨著美國加強先進技術管制,中國大陸正在放寬對境內最成功晶片業者的補貼條件,並將「無上限」補貼這些公司生產並布建在地化的晶片生產設備。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國政府22日指出,美國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中,限制拿到美國補助款的業者,不包括強迫受惠者必須要關閉設在中國大陸的工廠。 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21日,提議要箝制領取美國晶片生產與研發補助款的公司,包括限制在中國大陸以及俄羅斯的擴廠計畫。全球最大以及第2大記憶體制造商三星電子以及SK海力士,兩者在中國大陸皆有設廠並生產晶片。 三星正在德州興建2號晶圓廠,或將花費至少250億美元。SK海力士的母公司SK集團,去年宣布要投資美國晶片產業約150億美元。這兩家韓國晶片雙雄,都可以向美國政府申請補助。 韓國政府表示,這次所提議的規范是限制領取輔助款的廠商,在未來10年大陸的晶圓產能成長率,最多只能到5%。同時,對於比較舊的傳統制程晶片,則不能超過10%。 韓國政府補充,至於那些對科技以及制程升級的投資,或者現有機台運作時必要的設備汰換,則不在此限制中。對於在中國大陸設廠的韓國業者,現行的制造裝備,還是可望維修或部分擴充。同時,技術再升等也是可以進行的。 科技日新月異下,每片晶圓內的晶片數量會增加,根據不同的合作策略,有可能還會擴產。韓國政府將利用60天的時間,先與
美國商務部21日公布該法的細節,受聯邦資金補貼的晶片企業不得在「關注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擴大先進產能,在涉及28奈米和更精密邏輯晶片產能時,投資支出不得超過10萬美元,或將相關產能擴大5%以上;不能將傳統晶片的產能擴大10%以上。
南韓當局則認為,美國對晶片投資所設下的新「護欄」,將允許晶片業者對在中國大陸的晶片廠部分提高產能與升級技術,因為並未限制對升級晶片制造制程的投資,也未限制替換晶片設備的投資,因此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能升級在中國大陸的產線。
至於赴美投資設廠的台積電是否有申請美國晶片法補貼,商務部匿名官員表示,不便討論個別企業狀況。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