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金融核爆】瑞信1350億債券淪廢紙余波或沖擊全球銀行 @ 2023-03-23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瑞信
Concept:銀行瑞信
雖然瑞信危機解除,不過在這場收購中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投資人相當不滿,那就是價值160億瑞郎(約新台幣5288億)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注銷,也就是說,持有人手中的債券瞬間化為壁紙。在這場財務風暴中,不僅債券持有人有所損失,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甚至是瑞士監管機構通通都是輸家。
是的。瑞信的COCO債價格在瑞銀與瑞信宣布交易前的數小時已經大幅波動,投資人權衡兩種可能性,一是監管機構把部分或全部瑞信國有化,這可能讓瑞信的AT1債券價格減記,或是瑞銀收購瑞信,債券持有人可能不會有損失。最終在政府介入促成瑞銀與瑞信合並後,瑞信的COCO債現在是被完全減記,而非轉換成股票。
【明報專訊】經過周日的密集談判,在瑞士監管當局促成下,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終於以換股方式,等同作價30億瑞士法郎(約254億港元)出售予瑞銀集團,試圖化解近期的銀行信心危機。交易獲得瑞士央行和政府支持,瑞信和瑞銀可獲1000億瑞郎流動性支援貸款,亦擔保瑞銀只會為瑞信資產承擔最多50億瑞郎潛在損失。不過,政府支持措施,同意讓瑞信總值160億瑞郎(約1357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完全減值,拖累昨日銀行和保險股急跌。有分析認為,市場將重新評估AT1的價值,將推高未來銀行集資的成本。
瑞銀集團(UBS)收購瑞信(CS)案,瑞士當局要求瑞信AT1(額外一級資本)債券持有人全額撇帳,反而瑞信股東仍能以折讓價格換取瑞銀股票。有關行動令全球投資界質疑銀行債權人賠償順序混亂。繼歐洲、英國央行出來澄清後,金管局最新也發聲明回應,按香港處置機制,金融機構所發行的資本票據,股東會先於AT1和二級(T2)票據持有人承擔損失。
【財訊快報/陳孟朔】瑞銀(UBS)落實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後,評級機構標准普爾(S&P GLOBAL RATINGS)隨即將瑞銀的信貸評級展望降低至「負面」,預期瑞銀整合瑞信的投資銀行業務時,將為瑞銀帶來重大執行風險。標普同時確認瑞銀的發行信用評級為A-。 外電報導,標普指出,相信瑞銀管理層會謹慎地執行與瑞信的業務整合,交易提供非常強大的財務支緩,加上瑞士央行提供大量流動性,相信可充分紓緩及有效抑制新風險出現。 另一評級機穆迪也將瑞銀長期存款及優先無擔保的評級展望降至「負面」,認為瑞銀即使完成收購瑞信將面臨重大挑戰,但瑞銀的債權人保障料仍強勁,相信收購可大幅增強瑞銀財富管理業務的潛力。 瑞士政府承諾,為瑞銀接管的瑞信資產提供90億瑞郎,幫助其收購瑞信資產時可能承擔的潛在損失,而將總值160億瑞郎的AT1債券減記,將有助於強化合並集團的核心股權基礎。 不過,標普考慮到瑞信的規模、疲弱的信貸狀況,以及關閉投行業務的復雜性,合並集團恐面臨競爭力下滑,或無法實現財務目標的前景,此外,重組牽涉到的訴訟成本或很高,標普預計,合並集團出現客戶流失情況,特別是財富管理和銀行業務,因這
對此,國泰金控李長庚也已表態,第一時間他就跟法律界友人商討,「在瑞銀跟瑞信合並的記者會上,強調瑞信資本跟流動性都還是達到監理要求,憑什麼把AT1歸零?假設機構有賣出這樣的債券,應該要協助投資人去向瑞士當局爭取權益。」
但隨著硅谷銀行的倒閉,市場猶如驚弓之鳥。瑞士方面的監管層、瑞銀高管、瑞信高管,都在指責美國當前的銀行業危機「催化」了瑞信的危機。
瑞信將總值160億瑞郎的AT1債券全額撇帳,令全球AT1債券價格暴跌。外電報道,瑞信部分AT1債券的1美元票面值跌至0.03美仙,不少大型對沖基金及不良債務投資者遂趁低吸納,目前已有數億美元的債券成交。報道引述6名交易員指,這些對沖基金正押注瑞銀及瑞信並購可能不會進行,或瑞士監管機構可能改變其決定。
瑞信(CREDIT SUISSE)信心危機惡化,在瑞士政府、央行SNB等介入下,瑞銀集團(UBS)最終同意合並。在香港時間周一凌晨2時30分,瑞士總統ALAIN BERSET親自主持記者會,瑞銀宣布同意以每股0.76瑞郎、總額30億瑞郎(折合254億港元)代價收購瑞信,較瑞信上周五收市價折讓59%,交易將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來完成,而瑞士央行同意向瑞信提供最多1000億瑞士法郎流動性援助。
瑞士政府促成瑞銀、瑞信合並,以防止銀行信心危機波及全球金融系統。不過,合並方案下,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債券—AT1債券將全額撇帳。換言之,持有瑞信AT1債券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做法令投資者重新審視銀行AT1債券風險,引發另一重金融沖擊。
【11:04】【瑞信危機】瑞銀同意30億瑞郎「4折」收購瑞信 金管局:瑞信客戶可如常存款及買賣港股(不斷更新)
根據彭博資料,瑞信在市場上發行13批AT1債,總值173億美元,並以瑞郎、美元和新加坡元發行,AT1債占瑞信總債務比率高達20%。由於上述交易觸發市場對這些AT1債券信心危機,導致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及後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強調,歐盟對於AT1債券的債權人排序,將不受瑞士影響。英倫銀行亦表示AT1債權人地位,將高於股票投資者,並後於二級資本地位,將高於股票投資者,並後於以及資本T2債券。
消息人士指, PIMCO持有將會撇帳成「廢紙」的瑞信AT1債,涉資3.4億美元將「清零」。不過,有關損失已被PIMCO持有瑞信其他債券的收益所抵消。目前PIMCO持有的瑞信債券價值超過40億美元,而這些債券在與瑞銀合並後已升值。
      瑞銀集團(UBS)救助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的事件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經歷了2008年雷曼危機後加強管制而一直被認為安全的大型金融機構也隱藏著經營風險。瑞銀同意收購瑞信之後,瑞信的「AT1債券(應急可轉債,可使銀行強化資本)」一夜清零。金融市場的AT1債券受到了嚴厲的審視,擴散到全世界的流動性擔憂正在暴露出金融管制的盲點。
額外一級資本債也被稱為應急可轉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 即COCO債券),在金融危機後被引入,是將銀行風險從納稅人轉移到債券持有人身上的一種方式。這些債券也成為一種流行的投資產品,投資管理機構和銀行——其中包括瑞信——將其作為一種相對安全的提高債券組合收益的方式推銷給客戶。
陷入經營危機的瑞士信貸,在瑞士政府強力介入下,以32.3億美元,下嫁給瑞士銀行,不過瑞銀也開出條件,要求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全部注銷,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經過緊急清查後,台灣金融機構曝險1565億元,但都不是投資這個債券。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