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外貿表現】本港1月出口連跌九個月近七十年最差進出口均遜預期 @ 2023-02-28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月出口 香港 本港
Concept:香港經濟 , 月出口貨值按年跌幅擴大至
政府發言人表示 ,即使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在短期內繼續為本港出口帶來嚴峻挑戰,但預期內地經濟加快增長,加上香港與內地跨境陸路貨運限制已撤銷,應可緩減部分壓力。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出,1月整體出口差過市場預期,主要是今年農歷新年提前來臨所致,出口到內地占整體出口近一半,按年下跌43.7%。該行認為,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疫後經濟活動逐步復常,預料內地需求或有改善,但美國聯儲局等主要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抑制外部實質需求,若內地經濟未能進一步加快,外圍經濟又更疲弱,估計本港今年整體出口下跌約5%。
丘應樺指,內地是本港最大貿易伙伴,其次是東盟、台灣、歐盟及美國,香港需多元化,加強與不同經濟體合作及貿易往來,以開拓更多商機,包括印尼、泰國、柬埔寨等東盟國家,令本港商人可「走出去」,亦令外地企業引進香港,再走進大灣區。他又提到,本港去年1月已申請加入成為區域全面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由於審批期需時18個月,港府正等批最終結果。
在出口方面,2021年香港出口387億元產品至俄羅斯,創近10年最高,主要是「機械及運輸設備」。去年戰爭爆發,出口額急跌至187億元。不過,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量卻在去年10月已恢復至戰前水平,每月平均有20多億港元貨值,以電訊設備的占比最多。本港去年10月出口28億元「機械及運輸設備」,「電訊及聲音收錄及重播器具及設備」占逾12億元,較上一個月增加5倍。
194. 利得稅及薪俸稅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過去幾年的預算案都提到基於疫情和當時經濟情況,暫不調整有關稅率。雖然社會步入後疫情階段,香港與內地及國際全面恢復往來、社會氣氛轉趨樂觀,但外圍經濟仍然疲弱、風雲幻變,情況可以瞬間逆轉,本港經濟復蘇的勢頭仍須鞏固。
東亞銀行(00023)今日發表2023年經濟及市場展望,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表示,預期今年美聯儲在全民就業狀況下將可能再加息2次,聯邦基金利率將上調至5至5.25%,維持高利率環境直至年底,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0.5%左右。能源危機對歐元區沖擊低於預期,但地緣政治仍是最大不確定性,預測今年歐元經濟增長為0.3%左右。蔡永雄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料可達5.7%,盡管外圍環境充滿挑戰,但車廠、房地產市場回應及政策推動需求後,將推動內地經濟加快復蘇。內地將邁向雙循環和高質量發展,及發展高科技產業。本港方面,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5%左右,今年不明朗因素料將紓緩,內地與香港通關將推動訪港旅客人次出現V形反彈。(LF)#加息 #通關
《財政預算案》公布後遭各界怒轟,普羅市民批「派糖」孤寒,舉辦「 開心香港」活動做騷就疏爽。官員昨日再為預算案解畫,指出本港主要面對三大問題,包括土地房屋、人才和勞動力不足,制約本港經濟增長,並稱當局正設法推措施處理房屋問題,政府亦會研究輸入外勞,填補部分行業空缺,解決勞動力不足,又說會透過提升生活質素,包括改善郊野環境,挽留人才。但學者認為預算案提出的方案未能針對問題根源,促用錢應用得其所,提供更佳發展藍圖予人才及減稅。
香港過去長期有盈余,所謂財赤大都是「狼來了」的伎倆,今年真正面對千億財赤,減少派糖自是理直氣壯。但正如財爺自己所說,整體公共財政並非看一年兩年,而是整個周期全面地看,本港經濟前景隨著中港全面通關而變得正面,預料全年經濟會回復正增長,增幅介乎百分之3.5至5.5;而且目前的零售及出口市道仍然較差,派消費券有望提振經濟,利多於弊。
數據顯示,因亞洲區內制造業和貿易增長見減慢,加上本港與內地之間的跨境陸路貨運因疫情持續受阻,去年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實質顯著下跌百分之13.9;服務貿易方面,運輸服務輸出及金融服務輸出均見下跌,整體服務輸出全年跌約百分之一;私人消費開支全年計下跌百分之一,受經濟前景疲弱和借貸成本上升影響,整體投資開支下跌百分之8.5;樓價全年下跌百分之15.6,交投量大幅縮減近四成至約4.5萬宗的低水平。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