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新冠疫情財力受影響彭博:北京或暫停晶片扶植計劃 @ 2023-01-06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晶片 疫情 中國 投資 暫緩
Concept:疫情財力 , 中國暫緩投資晶片
彭博資訊報導,由於席卷中國大陸的新冠疫情給經濟和財政帶來壓力,北京將暫緩沖刺晶片業發展以與美國抗衡的大規模投資。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全國疫情的再度暴發遏制中國經濟和財力,迫使中國政府暫停對國內晶片產業的巨額投資計畫。
《彭博通訊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因中國爆發新一輪疫情打擊經濟及造成財政壓力,中國正暫停對晶片業的大規模投資。據悉,官員正在討論如何取消昂貴的補貼,因這些補貼帶來的成效有限,並助長貪污及美國的制裁,因此...
中國大陸高額晶片投資或將按下暫停鍵 因新冠疫情制約政府財力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此前有傳中國將為半導體行業制定一個超過萬億元人民幣的支持計劃,以發展國產晶片產業,計劃最快於2023年第一季實施,不過未待政策落實便傳來壞消息。據外電報道,由於新冠疫情席卷全中國,對經濟和財政帶來壓力,中國將暫停旨在發展晶片產業以與美國抗衡的大規模投資,及討論如何取消高昂的半導體產業補貼。
報導指出,這反映出中國態度上發生變化,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動蕩削弱其財力,並重挫其晶片行業發展雄心。 報導中引述消息指出,中國最高層官員正討論高額補貼的替代方案,因有關補貼不但一直沒有產生多少成果,而且亦導致美國制裁等問題。消息人士指出,中國部份官員仍力主實施至多1兆元的激勵計劃,但其他決策者則對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以及對依賴投資主導的發展方式失去興趣。 報導中並指出,中國官員轉而尋求其他方法扶持其本土晶片企業,例如降低半導體材料成本,或調配其他領域資源支持晶片業發展;目前仍未清楚會考慮哪些晶片行業政策,或最終放棄投資依賴型道路。
來勢洶洶的疫情巨浪令中國的經濟及財力受到掣肘,原本擬斥巨資打造本土晶片行業的計畫可能生變,據悉一些決策者對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投資依賴型發展道路失去興趣。房地產行業則可能迎來更多政策暖風,中國金穩委據悉要求對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開發商加大融資支持。
中國在冠病疫情期間的封鎖政策,以及中美在半導體等領域爭奪主導權的地緣政治風險,似乎化為陣陣東風,讓追求供應鏈多元化的投資者再次把目光轉向印度和越南。
美國去年10月加強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技術後,外媒引述消息指,內地曾經討論投資晶片業最多1萬億元人民幣,抗衡和緩和相關影響,但由於疫情限制經濟和政府財政,加上不滿行業曾經有貪腐問題,所以近期轉向討論其他支援方式,包括要求半導體材料供應商減價。
-疫情拖累?據報內地擬暫緩晶片巨額投資。
北京政府取消清零政策後染疫人數飆升,陸媒日前報導全中國染疫人數已破6億人,美國財經媒體指出,中國受新冠疫情影響重創經濟,北京先前正研擬提供晶片業超過1兆人民幣(折合約4.4兆台幣)的補助計畫恐喊卡。
分析師指出,中國大陸全面重新開放和美國聯准會(FED)放慢升息步調,將是帶動MSCI亞太指數迅速彈升的關鍵因素,投資人也預期今年的亞股表現將優於美國,至於台灣和南韓等以科技股為重的市場前景,市場將密切關注晶片下行周期的觸底反彈時機,但日本銀行(央行)的鷹派行動也可能牽動整體亞股表現。另外,投資人也審慎看待地緣政治緊張的發展。
大陸此前傳出計劃為晶片行業提供人民幣1兆元的扶植基金,以抗衡美國。據外電引述消息指稱,當局將暫緩該巨額投資,因為疫情重燃為經濟及政府財政帶來壓力。
持續近3年的全球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正隨著中國走出疫情而邁向後疫情時代。期間中美博弈轉趨激烈,更隨著俄烏戰爭爆發而演變成東西分裂,疊加疫情下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改變,造就了全球數碼化、去全球化,更重視可持續發展,以及政府和監管轉型等新趨勢。無論是經濟體、企業或個人投資者,也得認清疫後世界已不一樣,在全球經濟重塑新常態的過程中積極求變,尋找合適的定位,免被時代洪流吞噬。
報導提到,美國有兩個目標,首先是希望限制中國發展國內晶片產業的能力,從而限制中國的軍事以及監視能力;此外,美國也與歐洲一樣,正在試圖扭轉對東亞長達數十年的投資趨勢,台積電的亞利桑納州廠就是例子,顯示美國想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打造晶片重鎮。
據報因疫情影響,內地擬煞停巨額晶片投資。晶片股個別發展,華虹半導體跌0.5%,中芯升0.8%,而ASM太平洋亦升0.5%。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