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回望2022:中國經濟大滑坡 零售業遭重創 農民工收入減九成 @ 2022-12-25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中國
Concept:中國經濟
疫情剛開始中國經濟受到重創,但很快受到控制。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使供應鏈在疫情期間表現出很強的穩定性。同時中國政府將營商和信貸政策向制造業傾斜,填補產業鏈中的弱項和短板,以圖保持並提高制造業水平。這些原因使跨國企業們做出最符合利益的決策——讓訂單回到已經全面復工的中國。換言之,由於當時中國的供給能力要遠高於國外,出口產生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回顧過去中國經濟問題,習近平一意孤行推動嚴格的封控措施,封城與停產停工的結果,導致生產力脫落,以及市場消費的疲軟現象,連同過去經濟增長仰賴的房地產行業,都陷入斷頭的危機。除此之外,過去兩年,中共加強對內經濟監控的力道,無論是網路、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字經濟等都面臨多重的打壓,可以說,中共已從「政府輔助經濟」的角色,轉為「政府控制經濟」的方向前進,這不僅削弱了民間動能,更逼迫外資從中國潤出去,原本帶動消費的人口紅利也發揮不了作用。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召開了新一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布局。會議內容在本周受到輿論關注。
中國經濟今年負面消息不斷,經濟增長率被持續看淡。然而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尹艷林周六(24日)表示,中國經濟已挺過了最困難時刻,明年雖然仍面臨很多困難,但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他又指,近年來的經濟下行是疫情帶來的短期擾動,不足以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石。
同時,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經濟發展。路透社報道稱,中國將成為明年全球經濟的亮點。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國明年將占全球總增長的30%。《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加快,將有助於抵消其他經濟體給全球經濟造成的頹勢。
不過,中國股市(上證指數)星期五(23日)一下跌至3,045.87。鞏勝利表示,為什麼在中國經濟會議以後,央行這麼表態的前提下,中國股市還是回到了3000多點呢?這就說明了人治的經濟是沒有未來的。
與此同時,中國房地產業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危機,而該行業歷來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房地產與建築業占到中國GDP的四分之一強。自中國政府2020年采取減少企業債務的控制措施以來,房地產業持續受到影響,在經歷多年超高速增長之後,中國現在眾多城市房地產銷售都在下降。房地產開發商正在為生存而掙扎,波及整個建築業及其數以千計的公司面臨困境。
易方達基金副總裁胡劍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上表示,2023年不僅是二十大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後疫情時代的新開局,雖然整個金融體系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但資本市場整體上認為中國經濟是見底回升的。
管濤認為,明年經濟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比方說疫情的持續沖擊,有可能會對我國的潛在產出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另外,全球主要央行以美聯儲為首明年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特別是今年年底,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擴大了收益率曲線的調整空間,預示著有可能明年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也會進行調整。這對中國經濟將會帶來直接和間接影響。發達經濟體貨幣集體轉向對中國的影響,將會從今年的金融沖擊為主,演變為金融+實體經濟的雙重沖擊。
絕對的經濟規模損失難以在短期內彌合。疫情之前中國經濟年增速大約在6%,而疫情這三年的復合經濟增速僅約4.4%左右,折合成經濟規模,這三年共計約有5萬億元的直接GDP損失。此外,這三年里被計入GDP的數以萬億元計的核酸檢測支出、「大白」勞務、方艙投資等防疫支出,實際上並未給公眾帶來生活改善和福利增進,卻帶來了額外的、不被計入GDP的機會成本和福利損失。因此,三年抗疫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價值或可能接近10萬億元,超過了中國整個金融業或房地產業一年的GDP增加值。若想利用此後三年的經濟增長來彌補疫情期間的經濟損失,需要實際經濟增速達到8%左右,而哪怕最樂觀的經濟學家,也不敢做出這麼大膽的預測。
我們對未來世界經濟三大判斷:第一大判斷,歐洲有可能爆發全面經濟金融危機,提防歐債危機重演,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可能也難逃一劫;第二大判斷,全球經濟正在開啟新一輪深度衰退,美國經濟也難以幸免獨善其身;第三大判斷,如果作出科學應對,中國經濟有望重新引領全球,關鍵是科學防控、新基建、新能源、民營經濟重獲信心、平台經濟發揮創新作用、穩樓市房地產軟著陸等。2023年中國經濟將再度歸來!
中國動力在於經濟韌性強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際局勢復雜多變,中國經濟也受到不小沖擊。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引擎,中國如何化解風險挑戰、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回望這3年,從2020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到2021年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再到今年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中國經濟一次次頂住壓力,展現了強勁韌性和十足後勁。未來,風險挑戰依舊不少,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明年有望在世界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的情況下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形成一個獨立的向上運行軌跡,這對中國自身發展、於世界經濟復蘇都是巨大利好。意大利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教授安東尼奧·馬約基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更加脆弱,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本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提振中國經濟活力與市場信心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在經歷過連續三年的嚴厲疫情防控與各種內外因素沖擊導致經濟嚴重低迷的壓力下,經濟重建與信心恢復似乎成為了未來中國政府更關注的工作。
「不論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一年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不斷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展現澎湃活力與光明前景。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