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彭博指日本荷蘭將聯同美國 限制對華出口晶片制造設備|兩岸|商業電台 881903 @ 2022-12-14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出口 中國 晶片 美國 日本 設備 荷蘭 限制
Concept:日本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設備
除了美國外,日本與荷蘭均是制造先進半導體晶片所需設備與技術的主要供應者。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日本和荷蘭原則上同意加入美國陣營,加強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制造設備的管制,並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宣布至少部份采納美國於10月推出的大規模對華限制措施。
路透社今天(13日)報導,3位消息人士稱,中國正在為其半導體產業制定超過1兆人民幣(1,430億美元)的支持方案,這是中國朝向晶片自給自足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為了對抗美國目的在減緩其科技進展的舉措。 消息人士稱,北京計劃未來5年內推出迄今最大的財政刺激計劃之一,主要通過補貼和稅收抵免,來支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生產和研發活動。 據消息人士說,這項計劃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實施,在先前未有相關報導。 其中2位消息人士表示,大部分的財政援助將用於補貼中國半導體制造廠購買國內的半導體設備。 3位消息人士稱,這些公司將能獲得20%的采購成本補貼。 對於美國的封殺,北京計畫端出明確的政策讓該國晶片產業獨立。 在此之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8月簽署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晶片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發提供527億美元的補助,並為晶片制造廠提供稅收抵免,估計總金額達240億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利用這項財政刺激計畫,北京的目標是要加強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支持力道,以建造、擴大或現代化國內晶片設施的制造、組裝、封裝和研發。 消息人士表示,北京的這項最新計劃還包括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中
就在中國向世貿組織(WTO)提出訴訟,指控美方實施晶片限制等不公平貿易措施之際,日本政府也宣布與美國相同措施,限制對中國出口晶片領域的相關產品。先前態度搖擺不定的荷蘭也表示,原則上已同意加入美國行列,加強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制造設備的管制,新措施細節會在短期內公布。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日本與荷蘭原則上同意加入美國行列,加強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制造設備的管制措施,以削弱北京的野心。 據報,兩國可能在未來幾周內宣布,將禁止向中國出售可制造14納米或更先進晶片的設備,措施與美國看齊,亦意味著中國取得必要先進設備的能力已被封鎖。拜登政府曾表示,這些措施旨在阻止北京軍隊獲得先進的半導體。 美國拜登政府今年10月公布一系列的限制措施,阻止晶片制造技術,包括透過美國設備在世界其他地方生產的晶片,出口到中國。美國頒布禁令後,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科磊(KLA CORP.)三間公司都已停止向中國半導體企業出貨及提供服務。不過華府亦需要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TD.,TEL),以及荷蘭的AMSL加入才能令制裁有效。日本經濟產業省及荷蘭外交部暫時未有回應。 原文你或許有興趣【馬斯克旗下】傳SPACEX以每股77美元出售內部股,估值將升至約1400億美元 【研究實驗】PNAS報告:財富再分配能夠促進幸福感【全球首富】馬斯克不再是全球首富!全球首富之位被誰取代?【加密貨幣】F
10月初,美國商務部宣布,限制向28家大陸公司提供用於生產超級電腦和半導體的產品。除此之外,根據《路透社》12月12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正與日本和荷蘭協商如何拉緊限制晶片出口大陸措施。而當天,大陸商務部宣布,中方已就美國祭出晶片和其他產品出口管制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爭端解決機制申訴。
半導體產業儼然是美中緊張局勢的主要導火線,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和電腦制造商,但大部分晶片技術仍掌握在美國手中。拜登政府此前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取得先進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且試圖拉攏盟國跟進制裁中國。
【NOW財經台】市傳日本及荷蘭准備加入美國行列,收緊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生產設備,美國政府承認正就相關議題,跟日、荷等國家進行溝通。此外,中國就美國管制對華出口晶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
即使美國收緊對華出口晶片設備限制,而且日本和荷蘭亦據報原則上同意加入美國陣營,但似乎未有打擊中國拓展晶片行業的雄心壯志。據路透引述消息報道,中國正制定一項規模高達逾萬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產業扶持計劃,最快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實施,以朝著實現晶片自給自足邁進,並對抗美國減緩中國技術的進步。
1. 日本宣布加入美國對中國的新晶片出口管制行列:美國在 10 月初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禁令,今日日本也宣布加入對中國的出口管制行列。日本表示將根據每個國家的法規采取措施,限制對中國的相關出口。目前除了日本,荷蘭也已加入向中國出口晶片制造設備實施新的管制措施,包含管制能制造 14 奈米或更先進的半導體設備。
美國在10月初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並積極拉攏盟國一起加入。據外媒報導,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今(13)日表示,將根據每個國家的法規采取措施,限制對中國的相關出口。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政府十月實施對中國大陸的晶片設備出口管制措施後,日本和荷蘭原則同意加入,未來幾周可能宣布禁止對陸銷售可生產十四奈米以下晶片的設備,幾乎掐死中國大陸購買先進晶片設備的管道。象征美國抑制中國大陸晶片野心的努力達成重大里程碑。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12日表示,美國已與盟友,包括日本及荷蘭,商討收緊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有外媒透露細節,指美國打算限制國內幾間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向中國出口生產高端晶片的機械,而日本和荷蘭已同意加入行動,令制裁生效。
報導續指,日本在半導體產業上已落後台灣和韓國,近年試圖迎頭趕上,並和美國建立合作關系。不過,如果日本也對中國祭出類似的出口管制措施,勢必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另一方面,荷蘭也持續和美國討論相關晶片限制事宜,傳出雙方最快可能在2023年1月達成協議。艾司摩爾可能會禁止部分成熟制程設備出口至中國,沖擊中國14奈米晶片制程。
外電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和荷蘭原則上同意與美國一同加強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制造機械的限制措施,兩國或於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星期一(2022年12月12日)證實,美國已經與包括日本與荷蘭等國的伙伴們討論了如何收緊對中國的芯片及相關設備的出口,但沒有提供更多的細節。
拜登政府的管制措施不僅禁止美國企業和美國人向中國提供尖端芯片技術和服務,同時也限制非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售使用美國技術產品的能力,是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實施的最廣泛且最嚴厲的出口限制。
CNBC網站報導,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晶片相關出口管制,可能促使企業把一些晶片產能遷往鄰近的越南與印度,但不太可能擾亂全球的晶片霸權版圖狀態。
法人分析,當前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中,有九家來自美國、荷蘭與日本,當中荷蘭僅艾司摩爾一家,美國、日本則更是關鍵。美、日、荷達成共同封殺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生產設備的共識,幾乎掐死了中國采購生產先進晶片所需設備的管道。史福柏登公司分析師雷斯根直言,中國沒辦法靠自己打造先進(晶片)產業,不可能」。
不過也有一些觀點懷疑,越南和印度是否能夠成為美國限制中國晶片的直接受益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國際關系研究員柳庸煜(YONGWOOK RYU)表示,越南和印度在晶片制造能力上相比起來沒有優勢,能夠以具有競爭力價格生產優質晶片的國家或是企業,才可能取代中國或是中國晶片制造商,成為未來的主要贏家。
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10月7日宣布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未來美國企業除非獲得政府許可,否則不得出口先進晶片和相關制造設備至中國;運用美國技術、在他國制造的晶片,也受此規范。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周一透露,美國已與盟友,包括日本及荷蘭,商討收緊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據報道,日荷計畫禁止向中國出售能夠制造14納米或更先進晶片的機械,雖然14納米較市場上的最新技術落後至少3代,但它已是中國晶片龍頭中芯國際的次佳技術。
《環球時報》引述中國商務部稱,已經就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限制事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作出提訴。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