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Tesla 人形機器人Tesla Bot「Optimus」原型機正式登場 @ 2022-10-03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機器人 特斯拉 亮相 人形機
Concept:人形機械人 , 特斯拉人型機器人
特斯拉(TESLA)2022 AI DAY今(1)日登場,萬眾矚目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原型機正式亮相,執行長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最快量產出有用的機器人,預計未來售價將低於汽車,可能不到2萬美元(新台幣約63.64萬元)。
9月30日,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發表了新型人形機器人OPTIMUS,盡管它還是原型機,但已經能做出很多復雜的動作。馬斯克表示,這款機器人尚未完全開發完成,未來它的能力將更為驚人,並且成本將低於一輛汽車,預計售價將低於2萬美元(約台幣63.5萬元)。
特斯拉 AI 日 (AI DAY) 於美東時間周五 (30 日) 晚間 (台北時間周六) 登場,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向外界展示期待已久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有別於其他類人形機器人,馬斯克不僅看好 OPTIMUS 具備更強大的功能,且預期成本不到 2 萬美元。
中國國金證券認為,特斯拉機器人將加速機器人行業的商業化進程,短期內建議投資人關注人形機器人的增量零部件,選擇技術路徑有利於小型化、輕量化、低成本的硬體公司;另外從長期來看,機器人智能化程度的空間廣闊。國金證券還提到,人形機器人與智能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供應鏈有高度重疊,於投資策略方面,建議投資人在邊際增量大的細分領域,應挑選高成長、競爭優勢突出的個股。
一波新冠疫情後,從汽車到營建業,持續面臨成本與人力等困境,現在有待機器人來解決。即將在周末登場的特斯拉AI日,預期會正式亮相人形機器人的原型,並透露未來用在工廠作業的計畫;至於蓋房子運用已久的3D列印,則繼續進化,英國開發出無人機飛行中的3D列印技術;而聚集各種最先進科技,全新的機器人和AI中心,在愛丁堡正式開張,一起來看看!
證券時報網訊,北京時間10月1日上午,在特斯拉2022年AI日活動中,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正式亮相。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有信心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量產,最終產量將達到數百萬台,價格預計不到2萬美元。(張淑賢 唐維)
北京時間10月1日,特斯拉2022 AI DAY於加州帕羅奧圖舉行。馬斯克攜「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原型機亮相,並帶來了DOJO超級計算機和特斯拉FSD相關進展。
OPTIMUS)原型機正式亮相。特斯拉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工廠搬運、給植物澆水、移動金屬棒的視頻。在展示現場,機器人未被繩索拴住,但行走不算穩健。馬斯克在活動上表示,這個機器人能做的事情比展示出的要更多,
此前馬斯克宣布在今年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上,將迎來TESLABOT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首次亮相,並有可能公布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和DOJO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進展。
回到馬斯克的探索上。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早被證明是吃力難討好的事情。從2021年透露這方面計劃,到這一次人工智能日展示項目進展,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能否大規模普及一直受到質疑。
10 月 1 日消息,北美時間 9 月 30 日特斯拉 2022 AI DAY 上,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 OPTIMUS 原型機正式亮相。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展示了「擎天柱」機器人准備投產的版本,並預計這款人形機器人售價每台低於 2 萬美元,甚至比一台特斯拉電動車更便宜。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今天的表現與此前放出的視頻畫面相比是有差距的,它的亮點在於和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的初步結合所做的模擬仿真,這點比其他機器人更強,而其姿態平衡性、靈活性能力仍然有限。不過,這並不妨礙特斯拉未來做得更好,此次發布會也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人形機器人研發這一能夠改變人類社會面貌的事業。」10月1日,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雖然說 OPTIMUS 用上了很多特斯拉汽車的技術,但對於制造機器人來說,可是大大的不同。畢竟汽車只需要考慮在路上跑的情況,而設想中雙足人形機器人的活動場景則要比特斯拉汽車復雜得多。步行只是基礎,從上下樓梯、蹲下站起、轉身到搬動物體、擰螺絲、電鑽打孔等等等等,都是 OPTIMUS 需要面對的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擎天柱」亮相之前,小米也發布了由其研發的首款人形機器人。兩大巨頭不約而同出招,人形機器人「元年」真的來臨了嗎 ?
本文概述:在8月11日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上,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正式亮相,小米的「造人」計劃引爆了資本市人形機器人是機器人產業界提出最早、但目前還最不確定前景的方向之一,如馬斯克所說,「要讓人形機器人達到跟手機一樣的普及,它的市場份額將難以估量」。
不過,對於今日發布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民生證券持保守態度。「人形機器人對智能化水平、通信、執行、傳感等方向的要求非常高,最終較為理想的人形機器人一定是經過多次迭代,不斷打磨後的產品。」
所以也希望特斯拉此次人形機器人能給國內機器人產業帶來「鯰魚效應」,產生更多的企業和投資機會,這正如優必選科技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時所說,這不僅意味著增量的零部件訂單,也意味著更多人才和資金的進入,更意味著行業拐點的臨近。
「特斯拉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建一個大規模的開發團隊,在動作多樣性上加大開發,在算力上加大投入。同時,特斯拉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時開發了各種芯片、算法平台化能力,並打造了一體化的生產制造方式,都可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在舵機、速器、電池熱管理等方面與自動駕駛共用產業鏈,特斯拉的供應鏈掌控力也可以復用。此外,特斯拉在航天衛星積累下來的材料優勢也可以用於人形機器人。」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