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買太多台灣晶片「這種依賴站不住腳又不安全」...憶65年前美國慘劇 她曝:危機恐重演 @ 2022-07-25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晶片 美國
Concept:美國晶片法案
為了防止「晶片荒」危機再次發生,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正在重組,美國近日正在審理晶片法案(CHIPS ACT),預計下周將有結果。其中設下中國障礙,若或者獲美國補助,將不得於中國擴大先進廠能,外界預期三星恐為最大輸家,而法案補助金額、范圍及對象,將牽涉未來至少10年的半導體產業發展。
美國參院7月19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晶片法案」的程序表決,最快下周將過關,可望為半導體產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助,以促進制造、供應煉和研發,拜登政府稱該法案不僅會創造和維護美國的就業機會,還會加強國家安全。
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17日在推特指出《晶片法案》推動程序已經亮出綠燈。柯寧是知名「友台議員」,2021年曾率團訪台並與總統蔡英文會面,此外他也是《美國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及《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的主要推手。
【大紀元2022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報導)美國晶片法案力拚本周參眾兩院過關,日前傳出該法案設有附加條款,禁止申請補助的半導體業者到中國投資。外界聚焦該法案牽動台廠布局的程度,專家說,現階段或受影響的台廠是台積電與環球晶,台廠中國產能占營收比例不高,「即便美國設下限制,對台灣影響不大。」
一波三折的美國晶片法案終於過了第一關,美國半導體業者向國會施壓,如果不通過就出走,國會正視問題嚴重性,以64票對34票通過程序投票,消息也帶動費半指數周三大漲2.5%,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示警,由於美國晶片高度依賴外國制造,如果台灣晶片供應遭到中斷,美國恐怕會立刻陷入嚴重衰退。
美國國會和最高管理層都開始警覺晶片依賴台灣的事實,而台灣正面臨中國的威脅,烏克蘭戰況也凸顯高度依賴台灣晶片可能造成國安風險。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警告,多達 90% 的尖端晶片要向台灣采購恐危及國安,因此美國國會正准備表決一項 52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
美國於2020年底禁止企業在未經許可下,向中國企業出售可制造10納米及更先進的晶片設備。彭博引述行業觀察機構TECHLNSIGHTS指出,中芯國際(00981)交付使用7納米技術制造的晶片予一間比特幣挖礦公司,較集團過往以14納米技術制造的晶片,提升了兩代。市場質疑若中芯技術出現如此重大突破,是否意味美國實施制裁未有窒礙中國晶片業的發展。
7月19日,美國的兩黨議案——「晶片法案」,已經在美國參議院通過,下周應該會有最終結果,而這個法案規定,如果公司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補助在美國建廠,那麼未來10年,將禁止在中國新建、擴建先進制程半導體公司。可以看到,美國正在積極提升晶片制造的競爭力,而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和日本、台灣、韓國,積極推動「晶片四方聯盟」,這也讓韓國再次陷入兩難。而在這些消息之外,台灣富士康集團對中國紫光的一項投資,也頗為引人關注。
新京報昨天刊出專欄作家徐立凡的「美國再出陰招,欲鎖死中國高端晶片10年」評論文章指出,當地時間19日,美國參議院程序性通過520億美元晶片法案(CHIPSPLUS),並可能於下周正式通過。據估計,該法案針對中國部分,是將要求美國補助的企業在美國建廠後,10年內不得擴大對中國高端晶片的投資,也就是14NM及更小晶片的在華投資。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程序性表決過關,讓目的在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數以十億計美元補貼和稅務減免的精簡版晶片法案得以繼續推進,力拚下周交付參院和聯邦眾議院表決。
美國參議院周二通過晶片法案的程序性表決後,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周三 (20 日) 表態支持,樂觀預測眾議院最快能在下周表決通過。
法案文本還包含一項規定,即半導體業者在美國設廠若獲得美國政府補助,未來10年將不能擴大在中國或其它受關注國家(如俄羅斯)的半導體產能事業。企業仍允許投資「傳統」(LEGACY)晶片,但實際定義范圍尚未敲定。
政經消息,美國參議院周二通過縮減版晶片法案的程序性表決,盡管第一關已經順利通過,但該法案細節仍在研議中,預計最快本周末在參議院通過、下周交付眾議院表決。
抗中緊箍咒有用嗎?美國晶片法案想設「半導體禁登陸」護欄,為何可能形同虛設?
美國參議院針對縮減版晶片法案舉行的程序性表決在周二 (19 日) 過關,為撥款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業啟動立法辯論,最快下周交付全院表決。
根據路透,參院將表決的新立法是將去年中已通過、但後來未能成為法律的法案加以濃縮。參議院去年6月首次通過的晶片法案,包括為晶片業提供520億美元補貼,並另外授權2,000億美元以強化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力。
澎湃新聞20日報導,在美國國會兩黨議員討價還價近兩年後,價值逾500億美元、意圖振興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晶片法案」(CHIPS ACT)再次登上台面。參議院19日以64票比34票通過一項程序性投票,為下周末前參眾兩院表決該法案奠定基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其勝表示,美國國會推動的「晶片法案」,違背基本的市場規律,動用政府力量強行改變半導體領域的國際分工格局,強迫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
美國晶片法案讓參議院和眾議院遲遲沒有共識,延宕一年多,讓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急得跳腳,最新終於展開投票,加速推動520億美元的半導體補助法案。但想獲得這筆補助款可是有條件的,必須在未來10年內禁止在中國新建或擴建先進制程廠,成了美國制裁中國的緊箍咒,恐怕也讓多家指標大廠,包括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環球晶等,在中國布局受到影響。
對於美國晶片法案可能對中國投資提出限制,徐秀蘭則說,晶片法案經參議院程序投票通過,後續還有許多流程要走、細節待定義,在還未定案前,不針對此部分做回應。
此外,法案的通過與否對中、美兩國間的政治角力也有極大影響。五月時,拜登在一場視察活動上清楚指出,《晶片法案》將使美國「與主要地緣政治的對手中國保持同步」。美國正處在這場科技大戰的關鍵時刻,《晶片法案》能為美國為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