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國家統計局料內地失業率3月以後會逐步回落- RTHK @ 2022-03-17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預期 中國 內地
Concept:統計局數據 , 預期中國經濟
基於農歷新年因素,中國內地每年1月和2月份經濟數據都會合並公布,今年也不例外,最新數據昨日「放榜」,國家統計局新聞稿題為〈1-2月份國民經濟恢復好於預期〉,國統局發言人付凌暉在記者會上形容:「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經濟呈現出了真正的暖意。」
大陸1-2月工業、投資和消費數據全線超預期,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昨(15日)表示,從數據來上看,中國經濟呈現出真正的暖意。不過,分析人士計算1-2月數據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3年平均增速後發現,1-2月經濟的確有改善,但僅是溫和提速,幅度並沒有官方數據那麼明顯。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瑞聯銀行預期,中國今年第一季的經濟增長將是自2020年首季爆發疫情以來最慢,相信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速將從2021年第四季的4%,放緩至今年第一季的3%,意味著其他經濟活動指標在首兩個月的表現也難望理想。
無論內地A股還是港股,年初至今的下跌行情都令投資者極度郁悶。這種走勢固然受到了愈發波譎雲詭的外圍環境所影響,但也確乎是中國經濟形勢轉差的反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去年底就提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穩中求進」,釋放清晰的政策信號、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激發市場的主體活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星島日報報道)國統局公布2022年首兩月經濟數據雖然表現勝預期,但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唱淡中國經濟前景,更把今年中國首季經濟增速預測調降至「零增長」,恐全年增長預期難達成政府定下的5.5%目標,主要由於內地將抗疫先於經濟。該行此前曾預計,內地首季經濟會按季增長0.6%。
【明報專訊】農歷新年及北京冬季奧運會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好過市場預期,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6.7%,勝於預估增長3%。國家統計局表示,內地1至2月經濟復蘇趨勢較好,惟有經濟師指出,近期內地主要城市新冠疫情反覆,預期未來經濟續受壓。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2022年首兩月經濟運行情況勝預期,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期內「三頭馬車」工業、固投及零售表現均超過市場預期,基建或將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國統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在宏觀政策發力及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內地1至2月經濟持續復蘇,工業生產、投資及消費增長加快,進出口勢頭良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為今年首季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他直指內地高強度的防疫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續,「我覺得肯定還是要放開,現在成本太高了,也影響經濟」,更大膽預測中國今年年中便會松綁防疫、重開邊境。對於近期中國內地多個省市的散發性疫情,阿輝認為疫情數字仍屬「動態清零」模式下的合理范圍,若未來走向「與病毒共存」,重點還是要看重症和死亡率。
提及中國政府昨日發表支持市場的聲明,尚渤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王磊表示,昨日聲明主要是為了穩定市場情緒。他指中國經濟自去年開始急劇放緩,內地政府在去年底的經濟會議,以及今月的人大會議中,均表明會以經濟穩定為主,並提供財政和系統性的支援,故對昨日的聲明不感到驚訝。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3大重要經濟數據,今年首兩個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7.5%,預期升4%,去年1至2月升9.6%,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1月增長0.34%。
【彭博】-- 由於最新疫情和俄烏戰爭的破壞性影響,瑞銀集團將中國2022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預期從5.4%下調至5%。「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有更多城市收緊防疫限制,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這會抑制消費復蘇,」瑞銀經濟學家汪濤等人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中國今年GDP增速的官方目標為5.5%左右。中國的新一波疫情幾乎波及內地所有省份,全國多個城市采取了封控管理措施,以試圖平息疫情。瑞銀經濟學家們表示,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導致能源價格上漲,全球成長步伐放緩,這也給中國帶來了壓力。他們預計中國當局會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可能在未來一兩個月降息10個基點,以及進一步下調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報告認為,政府還會推出額外的財政寬松措施,放松房地產政策。但經濟學家們補充表示,他們並不認為政府會出台「全面刺激或快速放松防疫清零政策」。瑞銀現在預計,中國今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達到2.7%,下半年料上漲3.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平均漲幅預計為5%,上半年將保持高位。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出口走弱,預計貿易順差與GDP的比例將比先前的預期低0.5個百分點。原文標題UBS CUTS CHINA』S GR
會議研究了相關問題。關於宏觀經濟運行,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關於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關於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關於平台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並盡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台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關於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問題,內地與香港兩地監管機構要加強溝通協作。
另一位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負責人也興奮地對記者說,會議精神顯示出中國改革開放大門不會關上、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的政策態度沒有任何改變,非常有助於穩住市場預期、增強各方對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期信心。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指出,2月社融增量低於新增人民幣信貸表明,大多數新的銀行貸款發放給了非銀行金融機構,而非實體經濟,一個原因可能是信貸需求在1月已提前釋放。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結合從目前內地需求復蘇偏弱,經濟面臨的壓力仍較大,社融、新增信貸數據不及預期,市場對央行進一步降准、減息的預期有所升溫。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