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IMF:烏克蘭危機或將根本改變全球經濟秩序 @ 2022-03-17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俄羅斯
Concept:烏克蘭經濟
俄烏戰爭推高通膨,影響全球經濟發展,但對台灣而言,除了通膨外,還須面對另一個由俄烏戰爭挑起的更大風險:美中競爭加劇。美中兩國對俄烏戰爭采取的立場,不管在勸阻俄羅斯發動戰爭或實施制裁,都不一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日前警告中國,如果協助莫斯科大規模避開制裁行動,絕對會面臨相關後果,正展現美中之間的深層矛盾。
自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之中,戰況一日數變,但整個形勢的主要脈絡還是有一些輪廓可供觀察研判:一是美歐已宣布祭出所謂「金融核彈」的SWIFT制裁,將俄羅斯的銀行剔除在SWIFT系統之外,並對俄國央行采取限制性措施,凍結包括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在內的俄國央行資產。這就意味著俄羅斯既無法銷售商品,也很難買到他國的商品,就是有錢也花不出去;這種金融核彈對被制裁者產生一種窒息效果。在俄國之前,只有伊朗跟朝鮮被制裁過。二是以美歐為主體的西方社會基本已形成了統一立場、統一口徑,從輿論到行動,全面封殺俄羅斯,但就是堅持不出兵,以避免北約與俄國直面沖突。三是迄目前為止,戰火僅及於俄、烏雙方,換言之,俄、烏雙方特別是烏克蘭將是戰火下的最大受害者。於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可以嘗試對這場區域性戰爭及戰爭結束後的全球經濟新形勢作一些初步的觀察與分析。
【大紀元2022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溫妮采訪報導)俄烏戰爭令俄烏雙方兩敗俱傷,全球經濟也因此遭遇重創。不過部分國家卻因戰爭而受益。北美投資策略專家、中國問題專家MIKE SUN表示,加拿大、澳洲等以資源為主的經濟體相對受益,但美國受益最大,而中共則弊大於利。
掌握石油、天然氣能源的俄羅斯,在面對國際上的圍剿,一定會想辦法反擊。陳文甲表示,這對全球經濟勢必造成沖擊,現在除了武器之外,能源也是戰略物資,只要能源一漲價,就不利經濟發展,自然形成安全困境,也就是在經濟上「你制裁我,我也反制裁你」,彼此不斷增加力道。
[新頭殼NEWTALK] 俄羅斯侵犯烏克蘭引發全球公憤,在西方國家與跨國企業接連祭出制裁抗議之下,造成盧布幣值無量下跌,各種進出口貿易也陸續遭到制裁當中。俄羅斯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正在多方面崩潰,迫使克里姆林宮關閉股市並以人為方式支撐其境內的盧布匯價。對此俄羅斯與中國傳出,打算建立單一貨幣機制。 俄羅斯開戰至今已逾兩周,盧布在一連串國際制裁之下崩盤,根據俄羅斯官方媒體《衛星通訊社》報導,以俄羅斯為首的歐亞經濟聯盟(EAEU),成員國正在與中國協調「單一貨幣機制」,以建立一個自由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這些決定是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線上合作的結果。 該報導提到,歐亞經濟聯盟「經濟事務部長」格拉濟耶夫(SERGEY GLAZYEV)表示:「鑒於全球經濟停滯以及歐亞經濟聯盟和中國受到限制的共同威脅和風險,我們提供定期對話層面的專家合作,以及在聯合措施和項目方面的務實合作,必須重新活絡它。」 格拉濟耶夫提到,新貨幣的價值是由各成員國的貨幣,指數及商品價格指數來考慮,與會人員同意在3月底前提交方案。此外,與會人員也就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在燃料能源、資訊技術和大宗商品貿易等領域實際的合作進行了意見交換,另外
該報導說,為制裁俄國侵略烏克蘭,西方切斷了俄羅斯與全球經濟的許多聯系,但若中共為俄國打開缺口,西方制裁可能不會那麼有效;因為聯合國專家小組、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等監管機構都披露過,中國公司曾經多次規避對朝鮮和伊朗的貿易制裁。
【時報-台北電】俄烏戰火遲遲無法落幕,全球股市同步經歷震撼教育,也加速國際資金調整股票布局的決心。根據最新統計,向來和俄羅斯有高度貿易依存關系的歐股基金,繼前周失血66.79億美元,上周再創史上最大賣壓,淨流出金額翻倍至135.45億美元,在國際資金連續四周加速出走影響下,歐股基金全年資金動能也於上周正式由正翻負,轉失血95.45億美元。 至於美股基金逆勢獲資金大舉回補88.25億美元,創下近四周單周吸金之最,也順勢登上上周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 此外,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已連續12周吸引資金進駐,當中的新興亞洲基金買氣更蟬聯第13周,上周淨流入金額再翻4倍至45.13億美元,拉丁美洲基金單周吸金更翻5倍至5.22億美元,並已連續五周吸金。 法人指出,歐洲和俄羅斯向來存在高度的貿易依存關系,包括能源和天然氣等皆仰賴自俄羅斯進口,短線皆不易轉換,加上俄烏談判多次破局,歐美各國又逐步擴大對俄羅斯的金融和貿易制裁,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七傷拳同樣自損歐洲今年經濟成長,使得國際資金一反先前大舉揮進的態度,並加速撤離歐股基金,造成歐股基金上周失血百億美元,改寫史上單周最大淨流出紀錄。 觀察歐洲銀行對民間放
如果戰事可以短期結束,經濟回到既有的成長軌道,對全球通膨、經濟成長的沖擊不大,因此,各國政府政策預計不會有太大調整。不過,一旦進入長期的對峙,在油價攀升後,美國的通膨可能會失控,甚至拖得更久。如此一來,將使聯准會陷入兩難的地步。不升息無法控制通膨,升息又擔心會使經濟下滑,陷入停滯膨脹的困境。因此,升息的幅度、速度可能會減緩。由原本預期3月升息2碼,將降低為1碼,甚至不升息;原本全年升息6至7碼則降為3至4碼。而最糟糕的情況是,歐美對俄羅斯展開全面經濟制裁,而俄羅斯也以切斷天然氣為報復,在天然氣、油價飆升後,經濟沖擊將蔓延全球,有可能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半,甚至回歸零成長。
美國以及盟友對俄羅斯祭出史上最嚴厲制裁。此舉清楚地反映出美國仍是全球第一的經濟和金融強國。聯合制裁加起來占全球經濟的50%以上。與此同時,中國的全球經濟占比大約 18%,而俄羅斯僅占 2-3%。以往人們經常談論中國經濟開始追趕美國,成為占世界經濟大約20%的經濟體,然而假若美國聯合西方和亞洲盟友的力量。經濟總和占比將達到世界經濟一半以上。相形之下,中俄陣營的經濟規模僅占全球經濟的五分之一左右。
文中表示,中共是一個遠比俄羅斯「更重要的敵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規模約是俄羅斯的10倍,而且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已占全球經濟增長的25%~30%。
當前拜登政府當前的主要政策目標是從疫情中回復全球經濟競爭力,弭平國內極化的政治現象與縮小貧富差距,對國際事務降低重心,自阿富汗撤軍是最好的證明。其次,中國正在帶路倡議沿線區域建立屬於自己的區域秩序,對俄羅斯利益的影響巨大,這也是普丁擔憂之處。盡管美中競爭的壓力之下,北京還需要莫斯科的支持避免成為三角戰略競爭的孤雛,但是中俄之間還是有許多利益沖突。
(紐約16日訊)俄烏戰爭牽動全球經貿,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軍事行動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祭出制裁,俄國也陸續頒布反制措施應對,顯示一場蔓延全球的「經濟戰」已逐漸成形。《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今次針對俄羅斯這一重要國際貿易參與國的制裁,正是標志現行的全球化自由貿易體系再遭打擊。由此預見未來的地緣沖突中,國家與企業或再難打破貿易壁壘,轉為在局限范圍內與特定對象合作,令經濟全球化面臨更大沖擊。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