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信報即時新聞0.0 內地政府據報擬慢慢拆解恆大料需時數年 @ 2021-11-15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恆大 中國
Concept:中國政府 , 需時數年恆大
【內房危機】中國政府正著手拆解恆大債務問題 預期整個過程需時數年
【明報專訊】深陷財務危機的中國恆大(3333),有望免「突然死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央計劃慢慢將恆大資產「拆骨」出售,以防止其突然轟然倒塌帶來的巨大風險,並控制購房者和參與其項目的企業遭受的損失。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據悉將完成對恆大與盛京銀行(2066)之間關系的調查。
《彭博》早前報道,中國政府的計劃將恆大部分資產出售給中國企業,實現「受控」的內爆。照顧境外投資者的利益並非中國政府的首要考慮,但當局仍需要令信貸市場保持健康,以防止其他開發商倒下,且顧及中國的形象。
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和政府的官方聲明,相關計劃涉及通過向中國公司出售一些中國恆大的資產來控制該公司突然倒塌的風險,並控制購房者和參與其項目的企業遭受的損失。
同時,又有外媒引述報道指,內地當局正計劃通過出售一些中國恆大的資產,以防恆大突然倒塌,而引發深遠及廣泛的損失,同時控制購房者及項目參與企業損失。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相關計劃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很多細節仍在研究制訂之中。恆大或許能夠存活下來,只是可能會大幅「瘦身」。該公司數百個陷入停滯的項目是關注重點,或會引入其他開發商接手。
另外,中國恆大(3333)傳被穩步拆解,內房或將「軟著陸」。《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內地當局計畫透過向中國公司出售部分恆大資產,以限制該集團突然倒塌的風險,盡量減少購房者及參與相關項目的企業蒙受損失。
【時報-台北電】為鼓勵央企、國企承接恆大、佳兆業等房企的債務問題,據傳中國人民銀行正尋思為負債房企,開辟一條脫手資產的途徑,同時讓接手的國企買家得以不增添債務負擔的兩全之策,希望藉此讓國企更積極協助政府接管瀕臨破產的房企。
內房企業陸續獲批在內地發債,加上據報內地監管部門指示中國恆大(03333)成立工作組處理出售資產事宜,內房股昨繼續向上,恆大股價升近一成,惟整體內房股升勢有減弱跡象。中國銀河證券認為,掣肘內房行業的兩大因素,銷售及融資迎來政策改善,短期有估值修復機會。另外,據報監管部門接近完成調查盛京銀行(02066)與恆大的千億元關聯交易,並發現有潛在違規行為。大公報記者 周寶森
中國內憂外患重重,中國恆大(03333)和佳兆業集團(01638)等房企接連出事,跟美國眉來眼去的印度卻聲勢日旺。一直相當看好中國的「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亦已將其新興市場基金中接近一半資產配置轉至印度等市場,更指印度正處於50年的上升周期「行大運」,一如10年前乘著美國金融海嘯頹勢徐徐崛起的中國!美國聯儲局不忘「踩多腳」,警告內房危機有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波及美國的金融穩定。
其實,恆大地產或中國房地產企業債台高築早已不是新聞,而這波恆大債務危機最根本的問題雖在企業本身,導火線卻是北京當局為了攔住房地產這頭「灰犀牛」所推出數以百計的限制新規。其中,又以2020年8月公布的「三條紅線」影響最鉅。具體而言,三條紅線是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房企如果踩到其中一條,其年負債增速不得超過10%;如果踩了兩條,不得超過5%;如果三條全踩,則不得新增有息債務。在此新規下,三條紅線全踩的恆大集團不能發新債,使其頓失「借新還舊」的工具,再加上政府重手打房,動搖市場對房市信心,使房屋去化不順,銷售款收入下滑。在兩大資金來源相繼枯竭下,恆大集團現金流嚴重受阻,觸發利息未能即時償還的債務危機。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