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信報即時新聞0.0 內地政府據報擬慢慢拆解恆大料需時數年 @ 2021-11-13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恆大 中國
Concept:拆解中國恆大
一些投資者擔心,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公司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會轟然倒塌,並引發深遠、廣泛的損失。不過,中國政府正在幕後慢慢拆解這家大型開發商,這是多年來其面臨的最大金融挑戰之一。
《彭博》早前報道,中國政府的計劃將恆大部分資產出售給中國企業,實現「受控」的內爆。照顧境外投資者的利益並非中國政府的首要考慮,但當局仍需要令信貸市場保持健康,以防止其他開發商倒下,且顧及中國的形象。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政府計劃通過出售一些中國恆大(3333)的資產來控制該公司突然倒塌的風險,並限制購房者和相關企業的損失。
【明報專訊】深陷財務危機的中國恆大(3333),有望免「突然死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央計劃慢慢將恆大資產「拆骨」出售,以防止其突然轟然倒塌帶來的巨大風險,並控制購房者和參與其項目的企業遭受的損失。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據悉將完成對恆大與盛京銀行(2066)之間關系的調查。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國政府的計劃是在控制恆大(03333)購房者及項目參與企業損失的同時,把該公司部分資產出售給中國企業,實現「受控」的內爆。
據知情人士和政府官方聲明稱,該計劃是通過將恆大的一些資產出售給中國公司,同時限制對購房者和參與恆大項目的企業造成的損害來控制「內爆」。
【看中國2021年11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海航集團破產是1949年以來涉及金額最大一起案例,習近平當局處理深陷債務危機的恆大集團得以參照,並傾向於拆解恆大集團。
內房方面,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國政府正在拆解恆大危機,包括計劃拆售資產予其他開發商,同時控制恆大購房者和項目參與企業的損失。
目前中國內部認為恆大事件解決方式,其一是拆解並出售旗下子公司,例如商討出售恆大汽車和恆大物業部分股份。而且地方政府以維穩為先,設立恆大建案資金托管帳戶,確保資金用於建案上,竣工後讓購屋者可取得房子,營造工人可領到工資。此外,中國政府已暗示,一旦恆大倒閉,可能會優先考慮國內利益。換句話說,境外投資人全損的機率很高,恐怕只能自求多福。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政府的計劃是在控制恆大購房者及項目參與企業損失的同時,把該公司部分資產出售給中國企業,實現「可控制」的結果。 消息人士指出,照顧境外投資者的利益並非北京的首要考慮,但當局仍在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因為他們需要信貸市場保持健康,防止其他開發商倒下,且顧及中國的形象。「拆解恆大集團可能需要持續數年,很多細節還在醞釀中;恆大集團可能以某種形式存在,但規模會小得多。」
由於恆大是中國最大的高收益美元債券發行人和銷售額第二大的房地產公司,影響層面廣大。恆大地產在280多座城市擁有1,300多個專案,除了房地產,還有電動車、媒體制作、礦泉水、主題公園,甚至足球俱樂部等事業。高盛估計,恆大集團最輝煌的時候,大概擁有200多家境外子公司和近2,000家國內子公司,資產約2兆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2%。但這麼大的王國為何崩解得如此之快?其實羅馬並非一日可造,也非一日可毀,有關恆大債務問題的負面傳聞,多年來一直沒有平息過,包括資金鏈斷裂、公司面臨巨大財政壓力,甚至被傳多次出售公司資產減債。
中國恆大集團(3333)引爆的內房債務危機愈演愈牽連更多同業,令內房債價大瀉之余,還債及發債能力亦成疑。多家內房轉而向子公司打主意撲水自救,如恆大連續3個交易日沽出恆騰網絡(136),共套現11億元;萬科企業(2202)擬分拆、融創中國(1918)則向子公司融創服務(1516)出售資產套現。市場同時傳出,世茂集團(813)大股東亦抵押香港資產套現,不過大行認為世茂前景持續惡化,呼吁投資者「減持」。
知情人士之前告訴路透,中國政府計劃爭取國有企業以及有國家背景的地產開發商參與收購恆大的資產。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