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金言:恆大窟窿有多大? @ 2021-09-27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海航
Concept:
雖然不太想再提及中國恆大(3333),但不談這個話題就很難吸引讀者眼球。即使本文的重點並非恆大,但因財經傳媒界的潛規則也要寫。有否投資價值僅是次要,重點仍是大眾有興趣聽。那當然,醒目的投資者應該早在今年3至4月份已出售中國恆大的股份(當時仍是13-16港元)。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繼恆大集團、建業集團之後,中國再有房地產開發商爆發流動性危機!9月24日中國社群媒體流傳一封融創中國(SUNAC)紹興分公司發給當地政府的求助信,稱其現金流遭遇障礙和困難,懇請給予政策上的專案支持;而根據融創中國的半年報,該公司也面臨流動性危機。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因嚴重現金不足而導致極端周轉失靈的中國房地產巨怪——中國恆大集團——目前或正遭遇宣告倒閉前的最後時刻。綜合中國與國際媒體報導,恆大集團23日並沒有如期支付高達20億美元海外債券的利息(本周8,350萬美金,下周再加另一筆4,750萬),假若無法在未來30天的寬限期內處理則恐導致違約,或將加速惡化恆大當前的債務災難。盡管此前市場流傳,中國政府仍在考慮分拆重組將恆大「國企化」,但此一說法周五卻被《華爾街日報》的獨家報導潑了冷水。報導表示,北京中央已通令各級地方政府作好「恆大倒閉」的應變准備,包括預先籌組財產清算團隊以著手破產接管,並特別要注意「監控民間不滿情緒所導致的維穩問題」,要求各地預先布置執法部隊,「以面對可能將至的狂風暴雨。」
這種擔憂延伸到了中國的業主和政策制定者,他們將面臨可能違約帶來的影響。恆大集團源源不斷的負面消息在市場上引發了恐慌,並令人們擔心,該公司一旦倒閉,經濟影響可能會蔓延,甚至包括中國以外的地區。由於無法出售公司的部分業務或通過出售新樓盤籌集新的資金,恆大地產還要面對憤怒的供應商、購房者和員工,其中一些人發起抗議,索要他們的錢。
受中秋節假期影響,中國大陸股市星期一(9月20日)、星期二(21日)休盤;香港股市星期三(22日)休盤。但源於中國恆大集團財務危機的股市震蕩得不到多少抵消。
這位諾獎得主提出的結論是,中國或許可以一如以往地粉飾太平,使恆大事件「船過水無痕」,但問題遲早會出現。克魯曼甚至認為,或許恆大不是對中國經濟的終極考驗,但有可能是這個危機的先兆。克魯曼更提出一個質疑,中國能否有著日本社會的凝聚力,一同讓經濟慢慢放緩,而不觸發社會及政治危機。
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一個主要股東計劃出售所持這家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所有股票,並可能因此產生超過10億美元的損失。
去年,中國恆大集團大幅打折銷售房產,以保持銷售的增長,中國政府當時表態的大致意思是,該公司已借債太多,然而中國恆大的審計機構給該公司出具了一份一切正常的「健康證明」。
至於旗艦中國恆大(3333),最新報2.36元,無升跌;恆大物業(6666)最新報4.31元,跌0.5%,恆騰網絡(0136)最新報1.69元,跌0.6%。
資金緊張的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CHINA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GROUP LIMITED, 0708.HK, 簡稱:恆大汽車)已經終止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計劃,目前其母公司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爆發的債務危機打擊了市場信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負債累累的中國恆大集團旗下電動車子公司日前曾警告,除非能夠迅速注入現金,否則未來將面臨不確定性,恆大汽車昨(26)日再宣布,將終止進行發行人民幣股票的計畫,恆大汽車今(27)日在港股早盤一度暴跌26%。
總負債近2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恆大 (03333)債務違約風險未釋除,恆大宣布周四(23日)如期付境內債券到期利息,但至周五(24日)恆大尚未清晰交代已到期的美元債券付息安排,有恆大美元債券持有人指,美國時間周四子夜過後,尚未收到恆大支付利息。中國恆大周四反彈18%後,周五股價愈跌愈急,收報2.36元,跌11.6%。
周四,持有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美元債券的全球投資者茫然不知該公司是否會如期支付一筆至關重要的利息,此次兌付是對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避免債務違約能力的一項重大考驗。
恆大集團曾是中國最高產的開發商,它的起重機點綴著中國的天際線。但現在,它正在3000多億美元債務的重壓下搖搖欲墜。目前的風險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命運問題:恆大的困境令人們擔心中國住宅和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崩潰。該市場推動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三分之一的增長。
鮑威爾:恆大的債務問題似乎是中國特有問題 美國沒有
恆大可能成為中國的「雷曼時刻」的想法一直占據著市場的注意力,雷曼時刻指的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資銀行在2008年的倒閉。盡管中國的許多經濟學家給恆大可能觸發金融危機的說法潑冷水,但他們也指出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普遍疲軟以及其他的長期威脅。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
金管會今天上午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立委質詢中國恆大事件,國內銀行兩家有對恆大集團授信踩雷,是哪兩家銀行?金管會給答案,一家是中信金(2891)旗下中信銀、一家是上海商銀(5876)。
內房中國恆大(3333)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旗下香港兩個新盤的交樓及按揭問題亦備受關注。其中,恆大旗下的財務公司創盈,原為屯門恆大.珺瓏灣的買家「包按」提供高成數按揭,惟6月突要求買家轉其向他銀行、或另一間財務公司「歐力士」上會。及至7月再傳有銀行拒收恆大新盤的樓花按揭申請。
近期中國恆大(3333)債務問題,一直是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當有任何涉及恆大的消息傳出,直接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走向。有關恆大債務問題最終如何化解,目前仍屬未知數。不過趁此機會可以回顧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如何與股東分享利益。作為大股東的主席許家印,歷來獲派息股息高達5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619億港元。
位於香港灣仔的中國恆大中心是恆大集團正設法甩賣的房產之一。
一輛車都還沒有賣出去的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市值一度飆升至6741億港元(866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不僅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其價值竟是母公司恆大的兩倍,中國官媒《新華社》曾批評恆大「紙上造車」。但恆大違約風暴以來,恆大汽車目前估值約300億港元(約新台幣1000億),僅是顛峰時期的4%。就在周二提交給香港聯交所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向3名董事和3180名員工授予3.2372億份股票期權,價值12.6億港元不久後,恆大老盟友中策集團昨(21日)晚上公告,擬出售最多1.33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這也是中策集團持有的全部恆大汽車股份,且將以折讓20%的幅度出售。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