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ET講股通】梁耀康:港股尋底(第二版︰加入文字內容) -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即市財經- 股市 @ 2021-09-16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港股 恆指 股市 恆大 即時新聞頻道 香港經濟日報
Concept:港股恆指
《港股》恆指小跌 恆大系重挫
中港股市在籠罩恆大債務危機、監管整頓擴及博彩業、中國8月經濟表現疲弱的陰霾下,周四午盤後,地產、證券類股跌幅擴大,加速主要股指跌勢。滬深兩市成交金額達1.48 兆元人民幣,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1239 億元人民幣,成交金額連續42個交易日破兆。
9月16日消息,自債券通的「北向通」之後,「南向通」也來了!美國股市周三(15日)先跌後回穩,三大股指齊升。今日早盤,恆指高開低走,大跌2%,午後恆指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港股恆指跌1.46%,報24667.85點,國企指數跌1.46%,紅籌指數跌1.6%,恆生科技指數跌1.03%。有色、地產、工業、醫藥、消費等跌幅居前。
星期三港股大幅下跌,恆生指數跌192點,國企指數跌68點,科技指數跌77點。科技股及澳門博彩股領跌。科技股持續下跌,美團跌3.6%,令指數跌75點。騰訊跌3.13%,令指數跌51點。阿里巴巴跌1.77%,令指數跌37點。澳門政府展開續賭牌公開諮詢,澳門博彩股急挫。金沙跌14.8%,為跌幅最大藍籌股。銀娛跌10%,分別令指數跌21點及22點。澳博跌9.3%,永利跌11.2%。匯豐升1%,令指數升17點。A股開市跌11點。港股開市後跌幅擴大,恆指跌3百多點。澳門博彩股大跌,金沙跌24%,銀娛跌17%,澳博跌17%,永利跌30%,新濠跌16.5%。美高梅跌18.5%。據聞國家將派會計師及律師進注恆大,中國恆大跌2%,但恆大物業及恆大汽車反彈。綠城跌5%,融創跌3.3%,富力跌2.4%。工業股逆市上升,東岳集團升4%,理文化工升4.8%,贛峰鋰業升4.2%。恆生指數跌低跌至25132點,跌370點。但港股低位有支持,港股反彈。恆生指數升至25411點,只跌91點。李寧升4.4%,令指數升20點。港交所升1.2%,令指數升14點。藥明生物升1.62%,令指數升14點。 A股上午收市升11點。8月份中國工業生產等指數比預期差。港股接近中午時跌幅擴大,恆生指數上午收市跌242點,國企指數跌59點,科技指數跌121點,成交799億元。
中港股市今早呈高後低走,恆指再挫逾500點;恆大系復受壓,恆大創逾11年低,恆大物業(06666)更創新低。
美股隔晚反彈,可惜港股跟唔上美股步伐,其實港股一直唔跟美股行已好一段時間,缸邊友唔會覺得驚訝。中港股市先高後低,恆指四連跌,半日再跌近500點。恆指高開8點,最多升12點,見25045點半日高,可惜開市無耐已見沽壓湧現,半日一度跌508點,見24525點半日低位,更創自去年11月2日以來新低。恆指中午報24538點,跌494點;國企指數報8746點,跌189點;恆科指半日跌106點,半日報收6191點。恆指再失二萬五,今次仲要穿埋7月及8月兩個前底,都咪話唔濕滯。
2015 年初,港股跟隨內地股市上揚。市場對透過滬港通有更多資金流入持樂觀態度,及憧憬內地推出更多支持措施,帶動股市攀升。當年4 月,恆指攀升至逾 28000 點的7 年高位。
【財訊快報/林浩博】外電報導,恆大集團危機罩頂,中資地產股受挫,連累港股午後明顯走弱,連續第二天大跌作收。 恆生指數下挫311.58點或1.21%至25,502.23點,恆生國企指數下跌157.26點或1.7%至9,081.73點。恆生綜合資訊科技指數挫跌187.06點或1.15%至16,091.86點。恆指類股齊黑,地產領跌2.22%,金融收低1.49%,緊追在後。
港股昨日急瀉,成交增至上月均值,恆指盤中跌穿 25,000 點,連跌 3 日累跌 4.5%,恆生科技指數連跌 3 日累跌 6.7%。A 股回調及恆大債務危機繼續困擾大市,中國 8 月經濟數據較預期弱,澳門擬修改《博彩法》令投資者憂慮濠賭股會面對更嚴監管。南向資金因中秋假期於今日起暫停交易,下周四復市,期間港股成交額將會較低,近期受北水追捧的股份有可能回調。由於市埸氣氛轉差,估計港股維持弱勢震蕩。
恆生投資管理發表2021年第四季市場展望。恆生投資管理董事兼投資總監薛永輝表示,留意到中國對某些行業作出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推出,對不同行業的公司,尤其是對科網企業的中短期表現有所影響,同時亦令港股處於較為波動的狀態。 他表示,恆生指數的市賬率現時調整至為1.11倍的水平(截至本月13日,以帳面價值約23800點計),與疫情擴散初期相若,惟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在下半年有所放緩,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恆指將繼續區間上落,惟下限空間可能有限。 薛永輝又指,內地股市可能較港股好些,受惠於監管政策松綁,而政策較傾斜於中小企,因此滬深300指數的股票或因而直接受惠。反觀香港股市,除了受內地資金影響外,同時亦會受外來資金影響,所以相對而言,A股應該較為穩妥。 要在股市追尋回報,薛永輝建議,因為中國復蘇較其他地區快,加上政策推動,可留意受惠於內循環的內需股,如體育用品和家電股等,而中國經濟亦逐漸轉型,長遠戰略發展相關的行業料可受惠,如人工智能、 通訊、自動化制造和半導體等值得留意。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