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大行報告》花旗:小米(01810.HK)能負擔得起電動車業務投資市場或予更高估值 @ 2021-04-01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小米
Concept:小米造車 , 電動車投資
小米 (01810)近期動作多多,除了發布3款新手機外,小米正式確認造車,電動車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小米智能電動車投資額100億美元。雖然投資金額不菲,但大行普遍對小米前景持正面態度,瑞信維持小米「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保持34.3元。花旗亦指小米能負擔得起電動車投資,維持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30元。
隨著內地新能源車行業近年擴張加快,市場競爭亦愈來愈激烈,今日先傳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新能源車股蔚來及小鵬,計劃回來本港上市,並已向港交所遞上市申請。同時,小米傳出加入造車大軍多時,今日收市後終於確定消息。首期投資達100億元人民幣。相信未來比亞迪會面對的行業競爭將加劇。
小米確定將造車!未來10年投資額估達100億美元 (圖:AFP)
經過了市場多番傳聞,小米集團的實控人雷軍本周二(30日)收市後公布公司正式立項建造智能電動車。為此,小米將成立一間子公司,初期10年投資100億美元,由雷軍兼任首席執行官。雖然造車的消息得以證實,但卻未見能帶動公司股價大升。屆日小米股價雖然一度高開6%,但升幅卻不斷蒸發,收市只升不足1%。
花旗以小米未來10年計劃投資100億美元計,即每年平均投入6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總收入不足2%,認為風險可控,而電動車業務亦有機會引入其他新投資者,對小米財政、投資者回報及估值帶來重大影響,並預期股價反應正面。
至於小米(1810)日前終於確認造車消息屬實,預計未來將為其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投下大資金。隨著多單利好消息,小米股價早段時間曾高見27.15港元,雖然之後升幅收窄,但仍逆市錄得微升。
沽空 $12.55億; 比率 12.486% 今日股價先升後靠穩,盤中曾高見27.15元一度彈高6.05%,其後升幅回順,最終全日漲0.6%收25.75元。就小米集團正式批准智能電動車業務立項,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投資額100億美元,花旗報告表示,小米計劃未來十年投資額100億美元於發展電動車業務,相信已足夠支付電動車業務的啟動資金,估計小米未來每年約有200億人民幣的營運現金流,擁有充裕的現金,令公司負擔得起拓展電動車業務的計劃,風險可控。花旗認為,小米年均投資65億元人民幣,不到公司總收入2%,但支出會影響淨利潤表現。
計及存貨417億人民幣,以及貿易應收款102億人民幣,小米要拿出100億人民幣作啟動投資問題應該不大,內部資源之外,亦可尋求銀行貸款,在目前低息環境下應沒太大難度。然而如果展望未來十年,小米除借貸之外,亦有股本融資之需要。集團去年錄得正現金流304億人民幣,但當中只有219億是來自經營活動(而且按年有8%的跌幅),另有262億是上文提及的融資所得,而投資活動亦錄得淨流出177億人民幣。每年200至250億人民幣的現金流入,卻要攤分每年約78億的項目投資,財務上可行,現金流卻或會偏緊,未來可持續注視小米如何融資,但在投資者角度,有貨者要有心理准備,未來其股價將持續波動;無貨者,基於其業務表現實屬一般,較賺錢的互聯網業務所占份額仍未逾一成,且其估值並不便宜,同時亦面對政治風險,現價並非一個太值博的選擇。
小米集團落實投資過百億美元發展電動車,股價虎頭蛇尾,早段飆6%後回吐,收報25.75元,升幅收窄至0.5%。至於之前傳出與小米合作造車的長城汽車,股價飆8.3%後倒跌2.5%,收報21.55元。
港股期結日,大市成交偏少,錄約1700億元,加上美債息抽上至1.7厘,美元亦走強,料港股後市仍較為疲弱,不過,小米 (01810)確認造車,料對股價短線有提振作用。
小米終於落實造車,公司指出,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合共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雷軍揚言,願意為造車押上人生全部聲譽,更直言「公司虧得起」。昨日小米尾市急升,最後升2.2%,今天可再密切跟進。
小米與長汽達成合作的利多消息也鼓舞了投資人,直接反映在股價走勢。截至上午11時30分,小米於港股股價大漲7.11%,報25.6元、長城汽車的股價大漲12.9%,報22.4元。
小米官宣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造車後,今天早盤開盤小米集團股價應聲沖高,而小米「朋友圈」公司似乎更為興奮,股票大面積沖擊漲停。
雖然小米今次未有詳細闡述制造電動車的計劃,但作為科技企業,願意投入資金去做研發,就保證她有可能擴展收入來源。當然小米的資金能否維持,加上造車的回本周期長,小米能否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都是未知之數。但雷軍的勇氣就給予了小米一個新的故事,投資故事向來是市場最愛,就看資金會否繼續追捧了。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五早段稍有波動,其後恆指升幅擴大,尾市升幅稍為收窄,收市仍升超過400點。藍籌股升幅不小,其中有傳小米(1810)與長汽(2333)合作造車,惟小米的高層否認,不過最終小米、長汽股價仍升逾6%及10%,分別收報25.4及21.9港元。至於美團(3690)績前股價升逾5%,300元失而復得。收市後美團公布去年第四季虧損22億元人民幣,業績稍遜預期;根據瑞銀即市紀錄,上周五有大量資金流入美團認沽證,這或與最近美團表現相對弱勢有關,加上美團業績稍孫預期,如投資者繼續看淡美團,可留意美團認沽28257,行使價252.68元,2021年7月到期,有效槓桿約5倍。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就有消息傳出,小米要造車了。小米股價短線暴力拉升,總市值一度站上8000億港元。2月21日,小米
在此之前,中國科技媒體「36氪」曾於3月19日報導,據接近小米創辦人雷軍的投資方和車企高層等知情人士處獲悉,小米集團正快速推進造車事項,最快可望在1-2個月內立項,初步討論的品牌定位與小鵬汽車類似,主打強科技屬性的中高端市場;該計畫的直接負責人為小米老將,小米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王川。36氪就上述造車事宜曾求證小米官方,小米當時回覆表示,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行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
留意小米近日走勢波動,業績、新品發布會及造車傳聞等,均令股價大上大落,若憂慮引伸波幅的變動或構成額外風險,亦見有資金考慮中距離牛熊證。如看好可留意小米牛「53153」,收回價22元,行使價21.6元,實際槓桿約6.1倍。如看淡則可留意小米熊「53839」,收回價27.28元,行使價27.68元,實際槓桿約9.9倍。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