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螞蟻上市】監管機構視螞蟻為金融企業若變回舊經濟螞蟻估值大縮水? -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即市財經- 股市 @ 2020-11-04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螞蟻
Concept:經濟螞蟻 , 金融監管
螞蟻集團(6688)上市前夕突現「波瀾」,先有中證監「約談」馬雲及螞蟻管理層,再傳銀保監官員批評螞蟻旗下貸款平台「花唄」的分期手續費高於銀行,與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分析指,螞蟻長期增長爆發性業務勢受監管限制,例如螞蟻最大收入來源貸款業務,會受LPR利率的影響。
【螞蟻上市】螞蟻、馬雲遭監管約談後 官媒未停批評:停止盲目崇拜熱門新股(第三版)
螞蟻上市觸礁原因為何?許多投資者都心存疑問。靠支付寶起家的螞蟻集團,近年大力發展信貸產品「花唄」、「借唄」等,令其信貸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監管當局的注意。多個監管部門約談馬雲等人,據悉,監管部門擬將螞蟻視為金融控股公司,這能否支撐其新股上市逾2.4萬億元、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00700.HK)的高估值?
黃奇帆的言論在螞蟻上市被暫緩後再度被炒熱,有內地傳媒亦指,事實上螞蟻的主要業務由支付業務、消金業務、財富業務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消金業務最為重要,2017年「花唄」及「借唄」的總利潤為95億元,當年螞蟻的稅前利潤是131.90億元。報道更稱,現時內地的借貸平台普通都有「爆雷」情況出現,唯一能讓人放心的就是「花唄」及「借唄」,令其成為螞蟻營收最重要的元素,「目前90後幾乎都差『馬爸爸』的錢,這已經成為一個事實」。
螞蟻集團 (06688)昨日公布煞停A+H上市,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煞停螞蟻上市只是內地監管馬雲旗下的金融科技企業巨頭開端,當局目前正注視螞蟻集團最大收入來源,即信貸平台「花唄」、「借唄」,螞蟻集團料須大增資本或降低信貸規模。知情人士表示,中國監管部門告知螞蟻,必須達到月初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的新資本要求及其他規定後,才能推進IPO。
(1)中央四部門約談馬雲、井賢棟等螞蟻(06688)高層,未有披露約談內容,不過,其後螞蟻回應指,「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其中重點是監管,亦反映約談不算是負面消息,螞蟻將於周四上市,中央當局自然是高度關注,阿里巴巴(09988)美股較港再高1%,亦是螞蟻上市前股價的重要指標,另外,國際配售已見分貨,少量大戶已在暗盤市場交易,亦反映螞蟻集團的升勢。
不過,螞蟻上市前突遭內地四大部門約談,央行、中證監、銀保監會及外管局與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監管約談。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長郭武平昨日更發文批評,螞蟻旗下「花唄」業務類近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續費卻高於銀行,做法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螞蟻回應內媒查詢時稱,會落實約談內容,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能力。事實上,雖然螞蟻近日成為市場最炙手可熱的股份,但亦同時多番受到批評,例如有官媒評論曾指出,螞蟻業務雖然性質與銀行類似,但相比之下受到的監管卻較銀行更少。
上交所昨晚突然公布,由於螞蟻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和首席執行官胡曉明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而螞蟻亦報告了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上交所認為,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螞蟻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訊息披露要求,故根據有關法規並征詢保薦機構的意見,決定暫緩螞蟻上市。
螞蟻上市|新華社十五字暗諷馬雲 附「馬形狀的雲」配圖
風雲突變。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及港交所突發公告:暫緩螞蟻上市。而在暫緩上市的前一夜,螞蟻已被監管多方「敲打」。一面是IPO屢次創紀錄,一面是監管風暴強勢壓頂,自馬雲外灘金融峰會喊話十日以來,螞蟻屢次被置於風口浪尖。眼下投資者最為關切的是,監管緊箍下,螞蟻IPO能否重啟,又該如何進一步規范業務。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