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運房局:國泰港龍停飛需交還航權不能自行轉讓得悉國泰(00293.HK)有意再申請 @ 2020-10-23T04: Back Hot News
Keyword:國泰 航權 港龍
Concept:港龍航權交還 , 航權大灣區航空
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跌出三甲的國泰航空集團,宣布停止營運旗下國泰港龍航空,並正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國泰航空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航空,營運國泰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正籌辦大灣區航空的深圳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首度表明,有興趣申請港龍航空的航權,稱如有適合的航權,時刻都想競爭,東南亞及國內的航權都想要。黃強調大灣區航空的定位,香港是航班主要出發點。黃又指,七月已向民航處申請營運許可證,料至少要一年時間審批。
港龍結業後,雖然國泰有意「繼承」續辦其航線,但運房局表明相關航權先由運房局收回,不能自行轉讓,之後再按機制分配。換言之,正准備入場的大灣區航空隨時有機可乘,與國泰一較長短,隨時成功搶得部分原屬港龍的航線。
國泰宣布的重組計畫,包括放棄旗下已有三十五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昨日即時停運,有十多航班取消,意味國泰港龍從此步入歷史,難再一飛沖天,惟後續仍有不少「手尾」有待處理,其中四款延遲交付的港龍客機,未來需要由國泰接收。雖然國泰表明重新建立航線網絡,但國泰港龍所持有的內地航權,須先交還特區政府,不能直接過渡至國泰和香港快運。運房局指,國泰未來需要申請使用有關航權,再由局方視乎市場競爭、本港航空業的整體發展等因素,決定如何分配。對於國泰選擇「保快運、棄港龍」,學者估計與港龍服務定位含糊有關。
國泰港龍停運前營運的航點逾40個,以內地航線為主,當中亦有東南亞及印度航線。國泰今日公告指,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國泰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航空,營運原本由國泰港龍航空營運的大部分航線。羅祥國表示,航權是由港府批予國泰港龍,故有關航空公司停運後,政府需要收回航權,再公開讓本港航空業申請相關營辦相關航線,「唔系港龍可以私下決定想畀邊個就畀邊個」。
國泰港龍昨即日畫上句號,航班全部取消,告別港人,結束35年歷史任務。國泰主席賀以禮稱抱歉,而航權交還政府後,國泰及香港快運將申請;而深圳東海航空董事黃楚標亦坦言,有意申請航權。港龍工會坦言,賠償方案好過勞工法例,惟「港龍系我地屋企」,同事如家人,沒機會與家人道別,多少賠償都不能彌補。有服務港龍逾10年空姐則形容,公司「過橋抽板」,感心灰意冷。
國泰航空昨日宣布將裁減5,300名香港員工,其附屬公司港龍即時停運。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政府早前大額向國泰注資,金額差不多可買起國泰,並派了兩名觀察員進入董事局,質疑政府應介入國泰裁員,不應將責任推得一干二淨,憂慮有公司會因港龍停運而倒閉。至於港龍停運後的航權問題,他指,運房局未必有迫切性於現在重新分配航權,若政府之後才分配,相信新航空公司如正籌備的「大灣區航空」會較有著數。
對於政府指國泰港龍必須將航權交還特區政府, 不能自行轉讓予其他公司, 譚文豪說, 相關航權只有國泰、快運及港航3間本地航空公司可以爭奪, 不會交至內地航空公司手上, 但擔心當局不會即時處理, 短期無航線取代港龍原有航班, 相關國家或地區亦不會再預留相關的起飛及降落時間供香港航空公司使用.
國泰航空宣布重組,裁員近6,000千人,其中逾5,000名為駐港員工,國泰港龍航空即時停止營運。國泰4個月前獲政府注資273億元,曾任國泰機師的公民黨九龍東議員譚文豪指:「政府不能出來指是一間上市公司,無權干預他們,其實不能這樣說,因為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我自己認為是不用裁員,其實可以做另一樣事情就是停薪留職。」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航空業,近月多次傳出裁員消息的國泰航空集團昨日宣布重組方案,計畫裁減約八千五百職位,經過凍結招聘及自然流失,最終實際有五千九百名員工受影響,其中五千三百名本港員工,未來數周分階段裁走,包括昨日即時停止營運有三十五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料重組方案令國泰每月減省五億元開支。五千九百名本港員工占集團總數一成七,亦是本港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國泰集團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未來由國泰及香港快運,營運港龍大部分航線,須待當局批准申請。國泰管理層昨指出,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遠高於法例要求的「慷慨」遣散方案,遣散費將不會以強積金供款對沖。工會指,除了不少於一個月賠償,另加上額外一個月賠償,至於其余留任員工將統一為單一合約,員工基本底薪大減一成四至三成六。
國泰關掉整家港龍,風險不小,國泰不一定能取回目前港龍所有的航權,如果因關閉港龍而失去部份航權,可能得不償失。
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昨日宣布,港龍熄燈後,未來航線由國泰和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接手服務港龍現時的航班目的地和網絡。不過,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國泰港龍全面停飛後,必須將航權交還政府,不能自行轉讓,局方知悉國泰有意申請國泰港龍航空須交還的航權,局方會按既定機制處理。
英資太古集團旗下的國泰航空史無前例大規模裁員,並結束國泰港龍航空品牌,與此同時中資集團成立的大灣區航空,正式申請航空營運人許可證,或吸納國泰被裁人員。在國泰港龍牌照取消後,航權需要交還給政府,意味陸資大灣區航空獲得營運許可後,亦有機會獲得港龍航權。(劉少風 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特區政府早前向國泰注資二百七十三億元,並委派兩名監察員唐家成和袁國強進入國泰董事局,但國泰仍難逃裁員命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回應則指,此次業務重組安排是國泰集團的商業決定。運房局局長陳帆(見圖)昨談到有數千人失去工作時一度哽咽,直言對國泰港龍停運感到惋惜。
運輸及房屋局指,國泰港龍全面停飛後,必需將航權交還特區政府,目前得悉國泰有意再申請交還的航權。運房局指,國泰不能自行將港龍的航權轉讓予其他公司,本地航空公司可以申請使用有關航權,並由運房局按既定機制分配,強調航權分配的首要原則,是公共資源能夠被充分地利用,以鞏固或增強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
國泰航空今投下震撼彈,宣布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將裁員8500人、約占24%集團總職位,未來數周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600名非駐港員工,以及凍結招聘2600個職缺,同時,國泰港龍航空將停止營運,並要求駐港空服員和機師同意更改服務條件,意即要調整薪酬......<詳全文>" DATA-REACTID="27">香港航空業龍頭國泰航空今投下震撼彈,宣布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將裁員8500人、約占24%集團總職位,未來數周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600名非駐港員工,以及凍結招聘2600個職缺,同時,國泰港龍航空將停止營運,並要求駐港空服員和機師同意更改服務條件,意即要調整薪酬......詳全文>
特區政府今年6月運用土地基金向國泰集團注資273億港元,並委派兩名觀察員加入國泰董事局。早前,國泰還參加了第一期保就業計劃,國泰、港龍、香港快運等附屬公司合共獲7億元工資補助。攬炒派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將裁員矛頭指向政府,聲稱政府沒有「盡責任」阻止裁員。
政府消息人士辯稱,政府沒有與國泰高層直接商討裁員人數,只要求國泰盡力保住草根階層的職位,炒一個機師,便可保住10個基層職位,所以負責飛機餐及地勤清潔的員工全部可保飯碗。對於政府注巨資也救不了港龍,消息人士稱:「如果唔畀那200幾億,今日成個集團玩完。」消息人士指,由政府委派的兩名觀察員只會參與會議,但不會有投票權。該名人士又指,國泰裁員後,政府的注資可助國泰撐多兩年以上,但政府暫無打算再向國泰注資或借貸。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