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芯國際傳遭美國制裁專家: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巨大連鎖反應 @ 2020-09-27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芯國際 美國
Concept:美國制裁中芯國際
路透社26日報道報道,美國商務部向多間有份向中芯國際出口的企業發出信件,內容提到對中芯國際的出口可能被利用在「軍事最終用途上」,會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企業日後需要獲得許可,才可以向中芯國際出口科技產品。
有報道指,美國政府計劃制裁中國最大晶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出口給中芯國際的設備,可能會被轉用作中國的軍事用途,認為有關風險不可接受,企業需要獲得許可,才可以向中芯國際出口技術產品。
此前,美國國防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正在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美國政府部門得出結論,對中芯國際的出口商品可能最終被轉用於「軍事用途」,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
報導引述所見的美國商務部函件稱,對中芯國際的出口可能被用於「軍事用途」,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企業目前需要許可才能向中芯國際出口
這項制裁「中芯國際」的動作,跟華為是有關的。這說明,美國並沒有放過華為和其它具有中共背景的科技企業。華為因為美國的芯片禁令,之前一度面臨徹底斷炊。中共也看到了這個危機,所以他們還寄希望於中芯國際,自主研發芯片,希望渡過此劫。但是中芯國際用的技術和設備,主要也是美國的,現在對中芯國際的出口限制,也會讓他們研發和生產芯片,帶去巨大影響。所以現在「中芯國際」和「華為」,是「好兄弟一起死」。
股癌表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確定制裁中芯,本函指向半導體制造國際公司(SMIC)及其任何子公司和合資企業出口受《出口管理條例》(EAR)管轄的物品,包括中芯國際(上海)公司、中芯國際(北京)公司、中芯國際(天津)、中芯國際(寧波)、中芯國際(深圳)、中芯國際華南公司(SMSC)、LFOUNDRY(意大利)和中芯國際先進技術研發(上海)公司。
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看到的信件復本,美國商務部昨天告訴各家公司,對中芯國際的出口可能被轉用於「軍事最終用途」,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
路透社昨晚報道稱,美國政府稱出口給中芯國際(0981)的設備存在用於軍事的風險,已經對公司施加出口限制,令中芯國際成為繼華為之後,第二間遭到美國貿易限制的頂尖中國科技企業。中芯回應指,未收到此類官方消息,重申公司只為民用和商用的終端用戶提供產品及服務,沒有為任何軍用終端用戶生產。公司在傍晚亦在聯交所發表公告,內容大致相同。
▶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已對中國晶片制造商中芯國際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認為向中芯國際出口產品可能被轉用作中國軍事用途,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下令企業向中芯國際或其子公司出口再出口或在中國國內轉移產品技術前,要申請個別許可證。
如果美國制裁中芯國際,這將是美國針對中國公司做出的最新制裁舉措。近期,美國已經將超過275家中國公司加入商務部的實體名單(黑名單),包括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
外媒26日報導,由於將晶片生產設備出口到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恐怕存在軍事用途的「不可承受風險」,因此美國已決定對中芯國際及子公司和合資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這無疑將對中國半導體業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從路透社援引的一封美國商務部周五發出的信件來看,遭到美國政府出口限制的包括中芯國際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寧波等地乃至意大利的分公司和合資公司。任何受該出口限制令影響的供應商若想繼續給中芯國際供貨,就得向美國政府申請出口許可證。
美國商務部對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進行臨時限制的理由是,“在美國政府依據EAR(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美國出口管制法)的第744節對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進行審查之前,向中芯國際或其子公司的出口可能構成轉移到中國的軍事最終用途的不可接受的風險。”因此,任何物品的特定出口,再出口或國內轉移(出口)都需要許可證,因為存在將其用於“軍事”或“軍事”轉移的風險。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