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專家:美晶片禁令僅影響華為手機- 20200915 - 中國 @ 2020-09-15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華為
Concept:華為禁令生效
台灣媒體《自由時報》報道,華為旗下海思最近大手筆包下一架順字號貨運專機,趕在禁令生效前,赴台灣將所有下單的產出晶圓和晶片運送回中國大陸。
即便其中有不是美國企業的供應商,也會因為簽訂了瓦聖納協定 ( WASSENAAR ARRANGEMENT )的關系,限制具敏感性的高科技若是要輸往中國,都必須要經過申請並核可後才行,這也是為什麼華為禁令這一棒打下的不只是華為,也可能是整個中國發展半導體的夢:因為有太多技術、設備、材料都掌握在美國手中。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針對華為的斷供禁令於15日生效,據中國《證券時報》報導,有華為合作伙伴透露,華為內部目前並無B計劃,暫時只能采用國內替代方案作為對策。
另一邊廂,華為禁令將在9月15日生效。隨著禁令生效,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不能出售產品予華為,除非獲得當局批准。外電此前報道,台積電、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SK HYNIX) 將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晶片。
華為禁令生效世界怎麼變?告訴你7件大事
中美科技戰今日踏入關鍵一天,美國針對華為禁令生效,華為芯片(晶片)供應源恐受打擊,預計手機等消費品業務首當其沖。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指,禁令暫不是對華為的死刑,能以兩項措施緩沖
美國對中國企業華為禁令即將於15日生效,分析人士表示,美中兩強相爭,台灣供應鏈可望受益,但兩大風險不容忽視。
美國對華為禁令,今天(9/15)開始正式生效!南亞科昨天晚間宣布,停止對華為供貨,不過聯發科和南亞科,也接連向美方申請恢復供貨,專家指出,台廠超前布署,主要是希望美方解除禁令時,能第一時間掌握訂單,不過外資仍看好台系半導體三大支柱,除了台積電和聯發科,最新還升評聯電到「優於大盤」。
華為禁令生效 中長期面臨產業鏈重構
美國針對華為的供貨禁令將於下周二(15日)生效,華為承認制裁令公司業務陷入困難,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中國仍可生產14至28NM晶片(NM是納米單位,制程數字愈小,通常意味晶片的效能愈強),預期華為不至於沒有芯片可用。
華為在未受到美國的多項制裁前,台積電一直是其晶片供應商。但在華為受到制裁後,早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明言,9月14日後,即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後,不再出貨給華為和不再接華為的訂單。
美國擴大封鎖中國電訊巨擘華為的禁令將於15日生效,台經院專家今天(14日)指出,台積電空出產能已由其他客戶補足,影響不大,而其他台系半導體業者雖面臨轉換陣痛期,但在中國科技供應鏈積極去美化,加上台灣半導體布局完整下,仍有望取得中國其他手機品牌的5G訂單,未來表現應不用悲觀以對。
但讓人最好奇的還是:華為禁令9月15日正式生效後,台積電無法再代工生產麒麟處理器、聯發科沒辦法賣晶片給華為,更別說高通早就被禁止與華為交易⋯⋯ 中芯14NM的制程,又遠遠趕不上華為的需求。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